啟蒙育兒: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啟蒙育兒: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在養育寶寶的時候,兒歌是親子互動的主要方式。在溫馨歡樂的互動中,用兒歌豐富多樣的內容,給寶寶打開一扇扇大門:古詩詞、英文、動物世界、日常生活……

古詩詞是我們燦爛文化的瑰寶,其語言精煉,含義深遠,韻味無窮。如何能讓孩子感受到古詩詞的魅力呢?用兒歌唱,即帶著孩子一起唱學古詩詞。

作為古詩詞的開端《詩經》,其內容採集於民間歌謠;而其後發展出來的詩詞,在當時也都是靠傳唱的。也就是說,所有的古詩詞都能被唱出來。如今,有不少專注於內容的平臺,在不懈地給一些詩詞譜了曲。作為父母,可以藉助發達的網絡找到相應資源,然後帶著孩子一起唱。

啟蒙育兒: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挑選給孩子唱學的詩詞,最好能按照從簡單到複雜、由淺入深、情境感染的原則。比如對於兩歲以下的嬰幼兒,可選擇輕鬆歡快的小詩,如《詠鵝》、《池上(其二)》、《靜夜思》、《春曉》、《憫農》、《春夜喜雨》、《江南》、《小池》、《古朗月行》、《賦得古原草送別》等等。而有些小詩也可以在類似情境出現時,唱給孩子聽,比如在公園看到鵝時,可以順勢唱《詠鵝》;孩子吃飯、告知其糧食的來之不易時,可以唱《憫農》;晚上遛彎賞月時,可以來一小段《古朗月行》……

依然記得,大寶出生後,我每隔一段時間學一首新的古詩詞兒歌。唱給大寶聽時,大寶總是目不轉睛地看著我,現今二寶也是如此。孩子的專注神情,觸動我的心絃,讓我從最初的磕磕巴巴慢慢地流暢起來。

依然記得,大寶當初吃飯浪費時,跟他說了《憫農》。往後吃飯時,只要飯粒不小心掉出來,他都會說“農夫猶餓死”、“鋤禾日當午,汗滴禾下土”,然後把沾在衣服上的米粒撿回來吃(衣服上的米粒乾淨),並爭取不掉米粒。這個習慣一直保持至今。

依然記得,大寶洗澡不愛洗頭髮,嫌棄洗頭時水流到臉上去。為了讓他抬頭,便說了句“舉頭望明月”,大寶一聽立馬把頭仰起來。看到房間的吸頂燈時,他很驚喜,說燈是圓圓的、像月亮,這是月亮燈。從此,洗頭髮不再是難題。

啟蒙育兒: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大寶眼中的月亮燈

依然記得,期盼已久的春暖花開的遊園賞花。繁花壓滿枝頭,蜂蝶翩躚流連,大寶突然問,黃鶯在哪裡呢。原來他一直記著《江畔獨步尋花(其六)》的“自在嬌鶯恰恰啼”。

依然記得,帶著大寶去蘇州崑山的舅舅家遊玩,看到滿池的荷花,他隨口唱的《江南》。脆脆的童音撞進心裡,便覺暢意萬分,“江南可採蓮”便是如此吧。大寶很想去採蓮,總是惦記著附近公園池塘的荷花,可惜只能讓他回家畫一畫,順勢補了一些安全知識……

啟蒙育兒:如何與孩子一起感受古詩詞的魅力

大寶畫的荷葉與蝌蚪

用兒歌形式唱學古詩詞,讓孩子與爸爸媽媽共同徜徉在古詩詞的海洋中,讓孩子對自然、人文、社會、情感的感知有新的視角,讓孩子的視野開闊、情感豐富、表達多樣。最最主要的是,讓孩子與爸爸媽媽的感情得到沉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