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商承諾變空話 養殖企業討說法

近日,重慶市雲陽縣高陽鎮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的部分股東向媒體反映稱,為支持三峽水庫生態環保,他們自行拆除了投資2000萬的攔壩養魚,按當初政府招商引資的承諾,他們至今沒得到任何補償,政府的承諾成為一句空話。

在黨和國家大力強調打造良好營商環境的當下,投訴人反映的問題是否屬實?

7月30日,記者親臨重慶雲陽縣高陽鎮樂公村進行了實地採訪。

本報記者 曾華/文 圖

截河養魚 遭限期拆除

“在沒回鄉創業時,招商引資的領導熱情似火,什麼都承諾,等我們的卿國尚老闆真正回鄉入股加盟我們的農業開發公司時卻遭遇生態環保,必須將攔壩拆除,讓河流貫通。面對我們企業的生存和轉型,當地政府卻是冰火兩重天,不管不問。”見到記者,雲陽縣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的股東王安春不停地訴說。

據王安春講述,從2019年6月份至今他過得無比揪心。讓他揪心的事源於6月份雲陽縣人民政府發佈了一則《關於限期拆除三峽水庫雲陽境內攔網養殖的攔網和壩體的通告》的公告。其內容為三峽水庫雲陽境內所有的築壩攔網養殖的攔網和壩體必須在6月30前全部自行拆除,恢復河道原貌。這則公告的發佈,意味著他和全體股東在高陽鎮樂公村的攔壩養魚投資全打水漂。想到當初有關領導不考慮三峽水庫的生態環保,為了招商業績採取“開門招商,關門打狗”,讓他脫貧致富的願望瞬間成為泡影,他就寢食難安。

招商承諾變空話  養殖企業討說法

雲陽縣政府發佈的通告

在王安春的帶領下,記者來到雲陽縣高陽鎮樂公村四組三峽水庫消落帶所屬的河汊,只見原來用來攔截河道的壩體已是千瘡百孔,亂石林立。兩臺挖機揮舞著利刃將攔壩的石頭撬起,機器轟鳴,一臺裝載機伸出有力的“臂膀”將一顆顆石頭“放”進停泊在壩口的貨船中,裝載滿後的貨船鳴著汽笛而去。

在王安春的帶領下,記者下到河堤的養殖水域觀看,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攔壩水域水清澈亮,微波盪漾。據王安春講,正在拆除的攔壩他們總計花費上千萬,攔壩的水域面積大約1200多畝。

見記者拍照,四季春養殖公司的煮飯工唐仙潔帶著惋惜的口吻說:“眼看就能見到收穫,怎麼說拆就拆了呢?可惜了剛剛投放的100多噸的魚苗。拆了後,我每個月2600元,10年的工資找誰要呢?”。 “想當初,王安春在雲陽縣也是響噹噹的‘人物’,他的出名並不是他有多少財富,而是2004年4月30日,王安春接受邀請與高陽鎮人民政府簽訂了招商引資協議在樂公村三峽水庫消落帶準備發展淡水養魚。”

自從雲陽縣人民政府發出限期拆除三峽水庫雲陽境內攔網養殖的攔網和壩體的通告後,再也不見王安春昔日的風光,每次見到他時總是穿梭在各相關部門之間。唐仙潔說。

招商承諾變空話  養殖企業討說法

正在自行拆除攔壩

回鄉投資遇“關門打狗”

在拆除現場,王安春向記者提供了一份2004年4月30日他以龍天養殖場名義與高陽鎮人民政府簽訂的《土地承包農業綜合開發合同書》中,該合同內容顯示乙方自願租賃甲方175米以下閒置的荒灘荒地築壩進行農業綜合開發,租賃地點高陽鎮樂公村4、14組(原牌樓村8、9、10、11、12、13、14、15、16組),小地名:沙壩田,該宗土地面積632畝;總投資1200萬元,2005年底投資400萬元,2004到位100萬元;200412月底之前修建高陽大橋至壩子的路,2005年底之前用挖掘機修通樂公小學至樂公14組的連接路,2009年之前完成全部工程;租期70年,從2004年5月1日起至2074年5月1日止。

王安春說,就在簽定合同的當年五月,長江委發出通知,不允許在長江沿岸截壩養魚,可雲陽縣時長江委的通知置若罔聞,視而不顧,依然鼓勵他們繼續發展生態養魚。為了遵守承諾,在自己資金不能按期到位的情況下,不斷有合夥人加入。後來的合夥人卿國尚每次回憶起當初放棄在廣東發展較好的事業選擇回鄉投資的事就直稱後悔。按王安春的說法,在沒回鄉投資時,當地政府開門招商熱情似火,什麼都承諾,真正回鄉投資後按相關要求前往各部門辦理證照時卻冷如冰霜、事事推諉、讓他們真正體味到什麼叫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關門打狗”的營商環境真正在雲陽縣淋漓至盡表現出來。

2008年,在廣東的一場招商會議上,雲陽縣主要領導盛情邀請在廣東從事養殖業的卿國尚希望他能將養殖技能帶回家鄉幫助王安春投資發展,讓父老鄉親脫貧致富。為了讓卿國尚回鄉投資,主要領導向卿國尚承諾,他可以在高陽鎮樂公村的4組、14組的三峽水庫消落帶及所屬河汊內的水域進行農業種養殖、水產養殖、農家樂、休閒度假村等農業綜合開發,享受當地招商引資政策的優厚待遇,雲陽縣各職能部門配合幫其完善各項相關手續,積極服務卿國尚入龍天養殖場。

想到自己從小生長在農村,農村的貧困生活和艱難的貧困記憶至今記憶猶新。特別是留守人員生活非常困難,如今自己有能力給他們提供一個就業崗位,讓他們過上幸福的生活,心地善良的卿國尚當即答應了家鄉領導們的盛情邀請,決定回鄉投資王安春的龍天水產養殖場。

2008年9月12日雲陽縣召開專題會議鼓勵雲陽籍外出務工成功人士唧國尚在高陽鎮樂公村4組、14組的三峽水庫消落帶及所屬河汊內的水域投資農業綜合開發項目(包括農業種養殖、水產養殖、農家樂、休閒度假等)。10月20日雲陽縣人民政府再次召開專題會,以2008-50號會議紀要出臺《關於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投資高陽農業開發項目有關問題的會議紀要》,縣政府按照招商引資項目對待,享受招商引資優惠政策。

招商承諾變空話  養殖企業討說法

專題會議紀要

11月7日,王安春到雲陽工商部門將龍天養殖場變更為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有限公司並依法取得營業執照攔壩養魚“開門營業”。王安春說,攔壩養魚的相關手續遲遲沒有完善是因為雲陽縣有關領導聲稱可以先發展後補辦。

香饃饃變成冷饅頭

在樂公四組三峽水庫消落帶的攔壩地,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的另一曾姓股東聲稱,因發展的需要,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不斷吸入了幾名有實力的股東,大家注入資金在樂公村四組就地取材,按相關程序到公安機關審批炸藥開山炸石花費1000多萬攔河築壩,陸陸續續投放100多噸魚苗。就在快有收穫時,在毫無徵兆的情況下,6月29日,雲陽縣人民政府以(2019)86號文發佈通告,三峽水庫雲陽境內所有的築壩攔網養魚的攔網和壩體,必須在6月30前全部自行拆除,恢復河道原貌。“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是政府主導下通過合法的招商引資來的,為保障三峽水庫的生態環保我們支持,堅決拆除,但我們注入了鉅額資金,按政府當初的承諾,應該得到招商引資相應的補償呀”。曾姓股東說。作為普通百姓,全家多年辛辛苦苦掙的錢幾乎全部投在這個項目中了,如今被政府“忽悠”,致富夢瞬間破滅。找各個部門都在推諉塞責,全家人的生活都成問題,下一步,他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會議紀要成廢紙

針對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的遭遇,記者和幾名股東來到雲陽縣高陽鎮政府,該鎮主要領導接受了採訪:“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的截壩養魚拆除是因為三峽水庫所屬河汊受到生態影響,中央環保督察組及長江委多次要求恢復三峽水庫的生態,貫通河流,必須拆除。為此,縣政府多次以書面通知並進行公告,限期拆除,但重慶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置之不理。如今限期來臨,生態環保重於泰山,在緊急情況下,如果四季春農業開發公司不自行拆除,政府將組織強行拆除。至於該公司提出的享有招商引資優惠政策目前沒有,拆除後企業人員如果生存困難,符合條件的該納入低保就納入低保,如果願意轉型,選後項目後地方政府將再次提供優惠條件大力支持。

“三峽水庫的生態環保我們義不容辭的該大力支持,但我們投入大量資金,10年的心血就此白費,政府總該給我們出謀劃策,力爭讓我們能順利轉型,而不應該不管我們的死活,讓我們自尋出路,強烈的不信任感和巨大的心理落差,讓我心緒難平”。王安春說。

新聞鏈接:

北京師範大學陳教授建議:作為佔據主導地位的地方政府,在招商引資時要實事求是,講清投資條件、項目要求,避免出現隨意性、亂開口,偏離招商的原本目標。其次,政府應當誠信招商,答應什麼條件,就兌現什麼承諾,不能出爾反爾,傷害投資者感情。如因客觀原因確有變化,在不影響投資者利益的前提下,政府部門應當主動與投資商溝通協調,徵得其同意,並給予更大優惠條件作為補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