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中德两国国旗掩映下

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桥并肩而立

两只大手紧紧相握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中德两国国旗上方,南京大报恩寺琉璃塔和海德堡古桥巍然耸立,两只大手跨越国界紧紧相握

“并肩战疫,南京与你同在”

这是贴在一批特殊捐赠物资上的图标

讲述的是一份跨越80多年的

守望相助与涌泉相报的情谊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南京捐赠德国物资

北京时间4月17日17时33分

这批物资从南京飞抵德国柏林

他们的目的地是海德堡

受赠方一栏填写着:

“托马斯·拉贝”、“海德堡大学医学院”


南京人对“拉贝”这个名字不会陌生

约翰·拉贝,1882年出生于德国汉堡市

对中国人,特别是南京人来说

是故人,更是恩人

他是西门子中国洋行经理人、纳粹党南京小组代理人、南京安全区主席,在1937年那段至暗时刻里,他和留在南京的其他几个欧美人士组建国际安全区,不辞艰辛,甚至是冒着生命危险,挽救了25万中国百姓的生命。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南京国际安全区委员会部分成员,居中者为约翰·拉贝

在南京大屠杀期间,拉贝还曾经多次写信给希特勒,希望他能阻止日军的暴行。

1938年,约翰·拉贝回到德国,细心整理自己的日记和有关资料,他写下的《拉贝日记》,被公认为是近年来发现的研究南京大屠杀事件数量最多、保存最为完整的史料,成为日军暴行的有力证据。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拉贝一家

随着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的肆虐,在拉贝的家乡德国,截至20日零点,累计确诊新冠肺炎病例141672例,其中死亡4404例。

约翰·拉贝的孙子托马斯·拉贝,目前是德国海德堡大学医院的医生,疫情期间一直坚守在一线。

近来,他给中国驻德国大使吴恳写信求援,医院急需一批抗疫药品。

南京立即行动起来。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拉贝故居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等紧急行动,爱心企业迅速采购,

620瓶指定药品、200套防护服、30000只口罩等筹措到位

除向拉贝先生及家人进行捐赠外,南京还向海德堡市政府、海德堡大学医学院捐赠医疗物资,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南京市政府外事办公室在两地来往航班十分紧张的情况下,积极沟通联系江苏赴德援助包机,打通了物流运输渠道。

守望相助、共克时艰,一段时隔80多年的跨国情谊有了温暖延续。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中国企业向德国捐赠的口罩包装箱上印有一句德国谚语:“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

其实南京人一直以自己的方式,感谢着拉贝。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拉贝因曾是纳粹党员而失去了工作,生活一直艰难。

1946年南京市民得知拉贝一家经济陷入困境,自发成立“劝募救助委员会”,时任南京市市长的沈怡亲笔签署文件,要求以最快的速度,在瑞士购买食品寄给拉贝,并邀请他回中国安度晚年。

拉贝此后每个月都能收到捐助,这些钱和食品支撑他和他的家人走过最困难的岁月。

80多年过去了,我们也从来没有忘记那段历史和帮助过我们的人。

南京人的涌泉相报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