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澤融媒:蓼泉鎮扶貧“小車間”脫貧“大舞臺”

連日來,在臨澤縣蓼泉鎮灣子村茫茫翠綠的西藍花基地裡,二十幾位“扶貧車間”的工人在基地技術員的指導下,熟練地進行著移苗、培土等一系列的“精細作業 ”。

臨澤融媒:蓼泉鎮扶貧“小車間”脫貧“大舞臺”

臨澤縣蓼泉鎮灣子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魏淑蘭家有5口人,公公婆婆年老體弱,兩個孩子在上學,家中僅有8畝耕地,家中收入僅靠種地收入,“扶貧車間”的出現讓她在照顧家裡老人和孩子的同時有了另一份不錯的收入。

“我在‘扶貧車間’已經幹了三年了,主要是在西藍花基地上鋪膜、除草、移苗,一天工作9個小時,一個月能掙3000多元,還能回去照看老人和孩子,挺好的”。”談起現在的變化,灣子村村民魏淑蘭如數家珍。

臨澤融媒:蓼泉鎮扶貧“小車間”脫貧“大舞臺”

“我們公司這幾年一直和灣子村勞務公司合作,平均每天用工量在50人左右,一年勞務費用達200萬元左右,在解決村上富餘勞動力務工的同時,很好地解決了我們公司的用工問題,是雙贏的合作。”臨澤縣絲路綠洲有機農業有限責任公司西蘭花基地負責人方海兵說。

“2018年,我們依託臨澤縣瑞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建立了就業扶貧車間,今年扶貧車間在原有的基礎上擴大規模,吸納近50名產業工人務工,每月工資3300元,進一步拓寬了群眾增收的渠道,增加了群眾的經濟收入。”臨澤縣蓼泉鎮灣子村黨總支第一書記李玉龍介紹說。

臨澤融媒:蓼泉鎮扶貧“小車間”脫貧“大舞臺”

在該鎮雙泉村沙洲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內,務工人員正在切塊、分揀、拉運、晾曬剛剛採挖出的肉蓯蓉。“這幾天家裡也沒啥活幹,閒著沒事就過來到扶貧車間切塊、分揀肉蓯蓉,這裡離家近,賺錢的同時還可以照顧上家。像我這麼大歲數了,在家門口掙個零花錢挺好的。”雙泉村73歲貧困戶石翠蘭說。

沙洲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理事長王延福說:“我們合作社每年到了繁育苗木、栽種枸杞、採挖加工肉蓯蓉的時節,是用工量最多的時候,一天用工人數達200多人,扶貧車間的建立,既幫助當地群眾特別是貧困勞動力解決了務工需求,也解決了合作社的用工需求。”

臨澤融媒:蓼泉鎮扶貧“小車間”脫貧“大舞臺”

近年來,該鎮以就近就地吸納貧困戶務工、激發貧困群眾內生脫貧動力為目標,探索“合作社+貧困戶”模式,通過村黨支部或能人大戶成立專業合作社,建立“扶貧車間”,結合農村“三變”改革,灣子村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經濟組織+農戶”模式,牽頭註冊成立了臨澤縣瑞豐勞務服務有限公司,雙泉村依託沙洲苗木農民專業合作社建立扶貧車間,為專業合作社和龍頭企業提供農機、勞務、基地管理等方面的有償服務,拓寬群眾增收致富渠道,有效促進一二三產業的融合發展。同時,為解決貧困戶思想顧慮和能力不足的問題,積極組織開展就業技術、設施農業、畜禽養殖等方面培訓,提升貧困戶生產技術水平和就業能力,確保貧困戶穩定就業,持續增收,早日脫貧。目前,全鎮“扶貧車間”解決了近110餘名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就業問題,讓有勞動力的貧困戶早日實現脫貧致富,真正實現了即“輸血”又“造血”,即“扶人”又“扶業”的發展局面。(郭海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