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近日,郭德纲老师发布一条微博“一日清闲一日仙”,并配上自己出演京剧《济公活佛》的图片,图片分别是济公成佛前后的状态,郭德纲老师扮起济公别有一番韵味。近几年德云社顺风顺水,郭德纲演出的次数也少了很多,将更多机会都留给了徒弟们,也给自己留下空闲时间,去做一些自己喜欢的事情。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郭德纲老师对京剧有一种“执念”,近些年京剧行业并不景气,但郭德纲老师依旧坚持着,开办麒麟剧社,大多数的演出都是亏状态,但是郭德纲老师一直没有放弃、没有叫停,每年都会抽出时间演几场京剧。

郭德纲老师演过很多场京剧,例如《北汉王》、《六国封相》、《包公铡驸马》、《斩彭越》等,为何郭德纲老师再次晒出《济公活佛》的演出图片呢?因为济公对待人生的态度和郭德纲老师很像,疫情期间郭德纲在家,像极了济公活佛无拘无束的样子。出家前、出家后、成佛后分别对应郭德纲人生的三种阶段。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济公出家前,称得上富家公子,从小受到佛家思想的熏陶,对此深信不疑钻研佛法。郭德纲幼年在天津长大,从小受到相声、评书的熏陶,对相声行业产生浓厚的兴趣,六岁开始拜师学艺,苦练基本功。

郭德纲的父亲是警察,母亲是教师,在那个年代可以称得上衣食无忧。郭德纲却选择自己“创业”,拼搏出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北京吃不上饭的时候,也没有伸手向父母要一分钱,根据郭德纲老师的回忆,一天吃不上饭的日子时常发生。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出家后的济公,法号道济,蕴含济世救人的含义,身着破衣、头戴破帽、手拿破扇,言行举止都与正常的佛门弟子不一样,被世人称为济颠僧。此时的济公也为后人留下很多典故,“古井运木”、“戏弄秦相府”、“棒打寿联”等故事。济公的很多行为不被当时的人民理解,仿佛是那个社会的异类。

曾几何时,郭德纲的做法并不被同行们理解,等同于相声行业的“异类”,郭德纲从不按套路出牌,让很多人措手不及。但是郭德纲也拥有自己的底线,从不赠票只卖票,郭德纲也给出过理由,只有让观众们花钱买票,他们才会珍惜你的演出。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那个时间段的郭德纲被贴上嫉恶如仇、睚眦必报的标签,出家后的济公何尝不是这样呢?一直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和方法救济世人,虽然不被理解,但是从来都没有放弃,从来都没有改变自己的初衷。

成佛后的济公,更像是一个“招牌”,他的故事启发和警醒世人,更像是一个时代的见证者,他的故事感染了很多人。如今,郭德纲老师的境界和成佛后的济公很接近,郭德纲老师使相声行业“活”了过来,门下弟子近百名,郭德纲老师在相声行业的里程碑中会是光彩耀目的一点。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看待事情的心态也是有所不同,撕掉了睚眦必报的标签,而是选择理解。如今,郭德纲老师可以凭借手艺令自己和家人衣食无忧,他所需要考虑的则是将相声行业传承下去,让自己的弟子们有口饭吃。

济公活佛一生的经历和郭德纲老师的经历很接近,“一日清闲一日仙”非常符合郭德纲老师目前的状态,也达到了济公成佛后的境界,郭德纲老师的励志故事感动了很多人。期待郭德纲老师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无论相声还是京剧,期待德云社早日开箱。

郭德纲老师演过数百场京剧,为何独爱济公呢?只因为两个人太像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