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01

前兩天跟朋友電話聊天,互相吐槽最近陪孩子上網課的種種,都說經過了這麼漫長的“寒假”,孩子們心都散了,而且越來越懶散,做作業也是三心二意,拖拖拉拉,讓人忍不住想發火。

朋友說:“今天沒忍住又罵了孩子,你說鄰居媽媽帶著孩子過來玩,看上了她的一個小玩偶,很久以前買的,她平時都沒怎麼玩了,我就答應給那小孩了,沒想到為這事兒她哭了老半天,你說至於嘛?七八歲了還這麼小氣,你說該不該罵?”

我笑了笑,說:“這個你可冤枉孩子了,她的東西她有支配權,你私自做主給了別人她不高興很正常啊。”

掛完電話,腦海裡就蹦出了一句話:“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生活中像我朋友那樣的爸爸媽媽其實挺多的,他們總覺得孩子是屬於父母的,那孩子的一切也都是屬於父母的,所以父母有權決定把孩子的東西送給誰,而孩子一旦反抗就被說成是“小氣”或是“無理取鬧”,輕則被教育一通,重則捱揍。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對孩子來說,再多的委屈也沒人理解,再多的解釋父母也聽不進去,所以只能怨恨拿走自己物品的人,甚至從今往後再也不理那個小朋友,嚴重的甚至造成童年陰影。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02

知乎上有個網友問了一個問題:

做客孩子臨走時帶走幾隻玩具,我的孩子抗拒並一直哭,要怎麼開導?

其中一個網友的回答獲得了4.7萬的高贊,她說自己小時候收到爸爸送的一套世界十大系列的叢書,視作珍寶,媽媽的朋友帶孩子來玩,她還主動把自己的書分享給小朋友。走的時候,小朋友提出要把書帶回家去看,媽媽沒有經過自己的同意就答應了,把書送給了別人。

她很生氣就開始哭,然後媽媽還說“你那麼多書,給她一本怎麼了?”

最後,她把媽媽喜愛的花盆扔到了樓下,以示自己的不滿,還“回敬”了媽媽一句話:“你不是有那麼多花嗎,扔掉一盆怎麼啦?”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在這個故事裡,小朋友的舉動給了父母一個漂亮的回擊(

但是往樓下扔花盆的行為不可取,太危險,切勿模仿),對於很多有類似經歷的網友來說,也算是出了一口氣,我想這也是這個回答獲得高讚的重要原因吧。

這位網友的媽媽其實代表了大多數父母的心理:孩子應該學會分享,所以如果別人朝你要東西,哪怕你並不願意,也不能丟了“樂於分享”的品質,否則就會被人說成自私。

可我們忽略的是:分享的前提是平等和尊重,而不是不被重視的掠奪。

屬於自己的東西,即使愛不釋手,別人想要也必須無條件的送給別人,這是什麼道理?這就是掠奪,不是分享。而父母在這裡扮演的角色不是物品保管人,而是“掠奪者”的幫兇。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可能有人會說,這個網友也太偏激了,一本書而已,有必要那麼小題大做,甚至把媽媽的花都扔了。我們都覺得她應該忍,但是忍就可以解決問題嗎?就可以避免父母再一次“擅自做主”嗎?

NO!

忍讓只會帶來第二次,第三次甚至無數次,之前在網上看到有人說,父母一開始會把自己的玩具送給別人,後來大了就是書、衣服,到最後直接把自己買的高價包或是首飾送給七大姑八大姨的孩子,理由是:“你的包包(首飾)那麼多,能用的過來嘛,給別人還能送個人情。”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把孩子的私有物品送給別人換人情,而且還不經過孩子的同意,這樣的父母才更自私吧?他們教孩子學會分享,而自己卻自私的只考慮自己的臉面,完全忽略孩子的感受。

03

而父母之所以把“送東西”當成一件無所謂的事情,歸根到底就是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他們認為那只是一個小小的玩具,那只是一本好久不看的書,沒什麼大不了,但對孩子來說,那就是他的世界,是他快樂的源泉。

說白了是大人和孩子世界的比例不同,父母不能用大人世界的標準來衡量孩子,因為你把孩子的玩具隨便送人了,就相當於:

你的職位莫名其妙被領導送給其他同事了;

家裡的古董花瓶被老父親送給鄰居養花了……

事先都不告訴你,事後還甩一句“多大點兒事嘛”,你能受得了嗎?

在孩子不願意的情況下把孩子的東西送給別人,是在傷害孩子的自尊和安全感,也是在透支孩子對你的信任。這不是危言聳聽,那麼多的網友給出的答案就說明,這種影響是存在的,而且是影響長遠的。

孩子的世界很小,所以孩子的世界裡沒有小事,都是超過孩子承受得起的大事,所以做父母的應該懂得尊重孩子,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標準去要求孩子,就是成人也有自己不願意分享的東西,何況未諳世事的孩子。

不知道在哪裡看過這樣一句話:如果孩子開始懂得鑽石比玻璃球值錢,那麼孩子就悲催的長大了。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當然,有反面人物就會有正面人物,有“吃裡扒外”的父母就會有“拼命護犢子”的父母,比如下面這位網友他爹: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老爸拼命護著自己的航模,不要別的小孩拿走,還說:“我小子花了一天多精神頭拼起來的,不是給你家崽子掰著玩的。”

這樣的舉動,哪怕兒子當時不在場只是事後聽說,也從此對父親“萬般敬仰”,還立下誓言“以後我是爹也必須要這樣。”

還有下面這位網友,爸媽不小心把她的“小紅花”給扔了,她哭得稀里嘩啦,如果換成一般父母,可能會安慰幾句就完事了,但她的爸媽是不顧天黑帶著她去垃圾桶裡找,在殘羹剩飯裡扒拉半天才終於找到了。後來小紅花換了什麼禮物她忘記了,但找小紅花這件事情她卻永遠記住了。

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

這些才是尊重孩子的表現,才是父母真正應該為孩子做的,因為當你尊重孩子的選擇時,孩子會感覺到自己被重視,被保護,以後才能像你一樣去尊重他人,尊重自己的孩子。

如果大家都能做到彼此之間互相尊重,那這個世界也就和諧了。

(完)


父母隨便拿孩子東西去送人就是病,得治!你同意這個觀點嗎?如果有小朋友看上了你孩子的玩具,你會自作主張把它送出去嗎?有什麼不同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區留言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