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方舟是怎么样的"天才作家"?看完这些书,你可能会更了解她。

如果用五个字来形容你最想要的人生,那是什么?心远地自偏。2018年的蒋方舟给出了这样的回答。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作为一个从小就活在大众视野里,被沸腾的人群所裹挟的天才少女蒋方舟,面对想要的人生给出自己的定义。"我希望自己并不在时代的中心,而是在时代的旁边去记录它,去形容它, 去表述它。"

年少成名的标签实在太过鲜明,以至于大家都记住了她是那个人人口中的别人家孩子,是七岁写书,九岁出书的"神童",而忘记或是说并不在意她原本是什么样子。

三个字来定义最想要的人生呢?坦荡荡。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一个字呢?喜。"我不希望自己是一个非常开心的人,但是我希望我是有喜欢的人,喜欢的事。"

我们无从得知,蒋方舟所谓的喜欢的人,喜欢的事具体是指什么?但想必阅读肯定是其中一件。她说,阅读是超越个人局限的性价比最高的方式,它让我们超越了肉身的禁锢,变得轻盈,穿梭于时空,像最智慧的人询问答案,向最丰富的人所要经验。那么在蒋方舟的眼中,哪些书值得我们阅读?我们从这些书中又能看到怎样的蒋方舟?

"最伟大的中篇小说"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托尔斯泰的《伊凡·伊里奇之死》是蒋方舟心目中最伟大的中篇小说,她曾这样评价此书:国家机器中的法官伊凡,临死前忽然发现自己循规蹈矩快乐体面的一生不对头。仿佛身处火车车厢里,窗外的风景提供了错觉:他以为火车在前进,其实在后退,死前一瞬才突然辨出方向,原来一辈子都活错了,写得太真实又惊悚了。

"给年轻人的书"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曾经有网友让蒋方舟给大学新生推荐书单,其中有一本就是莎士比亚的《麦克白》。在推荐理由中她写到:《麦克白》可说是后代一切犯罪心理小说的原典。主人公犯下罪恶的原因不是什么撒旦式的邪恶,而是人性的自然弱点。但是这种自然的弱点结合他的英雄品质,却产生难以预料的化学反应。一个有缺陷的伟人,如何被野心和谗言吞没,终于陨落,这样的故事原型,在《麦克白》里可以找到最强劲和最经典的体现。类似的故事在后来的戏剧甚至历史中,还会一再重复。

"看过之后心灵澄澈"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在知乎上有这样一个问题:让你看过之后忽然心灵澄澈的长篇小说是哪一部?蒋方舟留下了自己的回答:赫尔曼·黑塞的《纳尔齐斯与歌尔德蒙》(如今回答已隐藏)。在微博的评论中她也曾有提到这本书。有读者评论《纳与歌》是对生活的两种思索。我们在成长过程中,精神与感官不断融合又相互制约,在这种微妙的平衡下去努力达到自我完善。

"最坦诚的一次写作"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在去年的奇葩大会上,蒋方舟曾分享自己为了回应别人的期待,活成讨好型人格,在极力想要褪去包袱的时刻,她到达东京,这一年的自我放逐让她的生活不药而愈。她将这一年的生活记录下来,还原成她本该成为的样子。《东京一年》里她写:1786年11月4日,歌德在罗马给自己的母亲写了一封信,信中说:"我将变成一个新人回来。"重获新生的歌德其实并没有变成一个新人,就像在东京度过的一年并没有把我变成一个新人,我们只是更像自己本来该成为的样子。

"做一个善良的人"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蒋方舟作为我们这一代的真实表达者,关注时事热点,关注社会新闻,热衷于思考批判,为许多社会问题频频发声。在对社会的洞察与批判中获得灵感,也在社会的动荡与不安中保持正义。她说阿贝尔·加缪的《鼠疫》:我会反复阅读这本书,不断告诉自己什么是善,以及在动荡、战争、劫难的极端环境下怎样继续做一个善良的人,告诉自己怎样在集体的荒谬和失控中坚守正义。

"书是我读懂世界的说明书。"书也是我们读懂作家蒋方舟的途径之一。2019年,关于未来蒋方舟又将有怎样的故事想要与我们分享?4月13日,在杭州举办的"阅见未来"知识见闻分享盛典,蒋方舟将亲身讲述真实的自我与阅读的未来。

蒋方舟是怎么样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