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不見的硬核偉力——數字礦機、數字經濟與能源

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不見的硬核偉力——數字礦機、數字經濟與能源


很多人聽說過甚至參與過數字礦機的操作,鏈圈、幣圈和礦圈,成為區塊鏈的3大圈層。無政府主義思想淵源的區塊鏈,其第一個應用比特幣,由於代碼算法固化的POW共識機制,實際上創造了一個新的電子行業——數字礦機。比特幣需要通過算力挖礦,而對於高算力的追求,使得數字礦機行業誕生並高速發展。與一代代數字礦機伴生就是對電力的消耗。目前全球為挖礦比特幣而不斷生產和運作的數字礦機,據說耗費全球電力已經超過了1%。而數字礦機不斷瘋狂追求同等能源消耗下的更高算力,一方面帶動了大規模ASIC礦機及ASIC芯片技術的發展,另一方面,這很奇妙地促進了一個冷門行業,即蓄冷空調的發展

蓄冷空調的發展,其實很好理解。算力高速發展,意味著在同一大小空間(例如一間廠房)內集成了更多的算力設備和電子元器件。這些機器的運轉產生大量的熱力,而這些機器需要穩定的運行溫度,那就必須用蓄冷空調來調節和保證穩定的溫度。據說在西部,即使冬天室外溫度達到零下十幾度,而室內礦機開機後如果不打開蓄冷空調,溫度會很快上升到超過30度。所以實際上這些機器運行所需要的電力並不大,

真正大規模的電力損耗,就來自於蓄冷空調的耗費如果集群礦機要降低運行成本,那根本上就需要蓄冷空調的能效比不斷優化。很多人比較挖礦成本時,只考慮礦機的成本,而忽略了其實在運行中,真正最大的動態成本就是蓄冷空調的電力耗費。這種需求,自然促進了蓄冷空調的技術發展。可以說,應用於大礦場集群礦機的蓄冷空調,是技術上最先進的省電空調。

蓄冷空調這個由於數字礦機而不斷技術進步的行業,在去年國家定位區塊鏈為國家戰略技術之前,自然由於區塊鏈整體定位的不穩定性和灰色性而處於低調之中。然而,當國家新基建大計劃開始,作為第一優先的5G基礎設施建設,突然發現,蓄冷空調成為關鍵中的關鍵技術


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不見的硬核偉力——數字礦機、數字經濟與能源

為什麼呢?因為5G每個基站設備的能耗是4G設備的3-5倍。也就是說,每個5G基站都需要配備專用的蓄冷空調系統,否則設備就數字礦機一樣,沒有蓄冷空調根本無法正常運行。而蓄冷空調對電力的耗費,赫然成為5G基站運行中最主要的成本。所以蓄冷空調的能效比,就成為5G系統運行中的關鍵和主要成本,追求最先進的蓄冷空調系統,以降低5G運行成本,就是5G運行最大的剛需

很多人不知道,其實電費是電信企業最大的成本之一。據說聯通每年繳納的電費達到100億元,而全國聯通所有員工的薪資福利是300億元左右,電費就相當於勞動力成本的1/3。5G基站能耗將比4G超出3~4倍。這些電信巨頭們怎麼可能不重視蓄冷空調系統的先進性和能效比呢?

其實並不僅僅是5G,如果我們觀察其他數字經濟產業,會發現同樣的趨勢

。無論是物聯網、人工智能,大數據的數據中心,所有數字產業都依賴於物質世界的集群機器。而這些機器能夠穩定正常運轉,則都依賴於蓄冷空調系統對運行溫度的控制。蓄冷空調赫然在數字經濟高速成長的今天,成為數字經濟硬件系統中的明星產業

所以這很有趣,從數字礦機到蓄冷空調系統,再到5G設備,不知不覺中國形成了一條新的優勢產業鏈。而且是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中必需的關鍵產業鏈


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不見的硬核偉力——數字礦機、數字經濟與能源


除了硬件科技和設備外,從這裡我們也可以觀察到決定數字經濟競爭力的另一個重要領域,就是電力的成本。許多人應該都清楚,數字礦機大量雲集於我國的西部地區,包括四川、雲南、內蒙古等地,主要就是因為這些地區的電力便宜。這種情況,在數字經濟產業全面大發展的今天,勢必對電力成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再是數字礦機這個姥姥不親、舅舅不疼的邊緣產業的需求,而是整體數字經濟產業的共同需求,因為大家的趨勢都是一樣的,隨著數據傳輸量不斷的幾何級增長,需要不斷擴建機房、增加集群機器,這當然是的蓄冷空調系統也必須不斷增加,對電力的損耗就不斷增加。電力耗費,應該就是整體數字經濟硬件系統運行中最大的成本因素。對低成本電力的追求,顯然將會影響數字經濟產業硬件基地的空間佈局和地理佈局。

控制電力價格成本,除了各種能源(石油、煤炭、光伏、風電、核電)的成本外,還有很重要的一個環節,就是

電力傳輸

我們知道,並不是生產了多少電,到最終用戶那裡就使用了多少電,很多電力,在傳輸的過程中都被損耗了,電力網的輸、變、配、用4大環節都會損耗電力。藍調曾經看到文章表示估計中國傳統電力傳輸過程中的總電力損耗可能接近16%,這意味著每年生產電力的約1/7被傳輸浪費了。這可不是一個小數字,國家的電力生產能力是數十年每年天文數字般投資才建設起來的。1/7總電力,大概相當於每年要浪費千億元水準了。


無心插柳柳成蔭?看不見的硬核偉力——數字礦機、數字經濟與能源


解決電力傳輸損耗最有效的途徑,除了高效管理外,技術上最重要的就是特高壓。電壓越高,傳輸損耗越低、而且傳輸能力越強。而且特高壓解決了一個什麼問題?經濟發達地區不必再在本地用運過來的煤或天然氣發電,而是電力生產就在能源生產地,然後用特高壓系統遠程低損耗傳輸電力過來,這樣電力成本自然大幅下降

這一次國家“新基建”大計劃中,特高壓是7大重點發展體系之一。為什麼呢?就是特高壓的電力傳輸能力和傳輸低損耗,這將創造儘量低成本的電力供給。

所以我們可以觀察到,從數字礦機開始的這星星之火,到蓄冷空調系統、5G通訊系統,再到特高壓系統,赫然形成了一個發展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的先進硬件保障產業鏈和基礎設施體系。“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為發展數字社會和數字經濟而準備的這背後的硬核偉力的邏輯,你理解了嗎?

以上就是藍調從數字礦機觸發蓄冷空調發展,再到5G系統、特高壓系統的數字經濟基礎設施的邏輯硬核解讀。一家之言,僅供參考。不畏浮雲遮望眼,只緣身在此山中!

站在未來看現在,藍調與你一起感受時代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