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經濟現象系列篇之二十九

281:扭轉操作(Operation Twist):指美聯儲第二次量化寬鬆之後,政策工具掣肘,於是開啟了不影響央行資產負債表的扭轉操作,即賣掉短期國債,買入長期國債,推低長期債券的收益率以變相地營造寬鬆政策的預期。


282:諾威格定律(Norvig law):谷歌研究院院長諾威格提出, “當公司的市場佔有率50% ,市場佔有率無法再翻番了”。 這句人人都懂的大白話卻道出許多大公司興衰的根源:在一個市場占主導地位的公司必須不斷開拓新財源,才能長盛不衰。有效的開拓途徑包括“擴展”現有業務和轉型。


283:費孝通之問(the question of Fairbank):美國“中國通”費正清透過《美國與中國》一書提出了著名的“費正清之問”:“一個西方人對於全部中國歷史所要問的最迫切的問題之一是,中國商人階級為什麼不能擺脫對官場的依賴,而建立一支工業的或經營企業的獨立力量?”


284:桑弘羊之問(the question of Sang):漢昭帝年間,儒生賢良與武帝經濟改革的推手、御史大夫桑弘羊舉行辯論,討論民生疾苦問題。賢良們對桑大加撻伐,抨擊武帝的各種經濟政策,隨後桑弘羊反問:“如果不執行國營化政策,戰爭的開支從哪裡出?國家的財政收入從哪裡得?地方割據的景象如何化解?”賢良門無解,今人亦無解。


285:傑塞爾悖論(Jessel paradox):美聯儲前主席格林斯潘在《動盪的世界》一書中分析過去十年美國房價飆升的原因時,寫道,當他還是十多歲少年時,當時著名喜劇演員喬治傑塞爾講了一個故事:一位疑心較重的投資者不太情願地參與股市投資。他先買入少量交易量很少的低信用公司股票,驚訝地發現價格立刻從10美元漲到11美元。這樣一來,他認為自己已經是位聰明的投資者,於是繼續買入。最終,他一個人的出價把那隻股票推到了每股30美元的高價,然後決定套現離場。他給經紀人打電話,要求賣出股票,對方猶豫片刻後反問道:“賣給誰呢?”


286:制度漂移(institutions drift):指原本兩個國家或地區的制度可能一樣,但是由於一些偶然的因素,兩者漸行漸遠,會產生分化,導致兩者之間存在本質的區別。如南北朝鮮。該概念由阿西莫格魯與羅賓遜於2012年在《國家為什麼會失敗》一書中提出,此概念的提出強調了制度變遷中的偶然因素的作用。


287:康曼達契約(commenda):早期的有限合夥的雛形。契約規定:一方合夥人(坐商)將商品、金錢、船舶等轉交於另一方合夥人(行商)經營。承擔資金風險的合夥人通常獲得3/4的利潤,但僅以其投資為限承擔風險責任;從事航行的合夥人則管理雙方投入的全部財產,獨立從事航海貿易,獲得1/4的利潤,並承擔無限責任。


288:頂尖效應(top effect):指由於系統內個別效率較高的組織的出現,對其他效率較低的組織的存在和發展構成了破壞或抑制的作用。由於個人之間、地區之間、國家之間的發展極不平衡,頂尖效應普遍存在,可部分解釋“富國恆富,窮國恆窮”。因為自由貿易將迅速摧毀發展中國家尚處幼稚階段的生產力——已經形成的分工合作關係。

生活中的經濟現象系列篇之二十九


289:動量效應(Momentum effect):又稱慣性效應,由Jegadeesh和Titman(1993)提出。指股票的收益率有延續原來的運動方向的趨勢,即過去一段時間收益率較高的股票在未來獲得的收益率仍會高於過去收益率較低的股票。基於此,投資者可以通過買入過去收益率高的股票、賣出過去收益率低的股票而獲利。


290:阿拉巴馬悖論(Alabama paradox):指增加議席也可能反而導致某些喪失議席,是一種以“相對公平”為標準的份額分配法中的悖論。最早發生於美國阿拉巴馬州,眾議院的席位按照各州的人口占比來分配,採用最大餘額法計算,當一次人口普查後,準備增加眾議院席位,卻發現增加議員數反而使得阿拉巴馬州的議員數減少,這就會產生了悖論。(部分資料來自網絡,侵權聯繫必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