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邓敏 汪玉洁/ 文图)谈起岗上村,泌阳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机关支部副书记、官庄镇岗上村第一书记罗超显得非常兴奋。他说:“岗上村是我的第二故乡,这里有像父辈一样关爱我的老同志,也有亲如兄弟姊妹的同龄人,还有淘气可爱的小朋友,相信岗上村会建设得越来越好!”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作为岗上村第一书记,罗超倾其所能为群众,脱贫攻坚挑重担,精准解决村里存在的实际问题,一举改变了以往落后的村容村貌。提起他,广大村民好评如潮。

  强化村级组织建设

岗上村位于官庄街西北1公里处,下辖5个自然村,全村628户,总人口2975人。建档立卡贫困户33户61人。2016年7月,罗超经县委组织部选派到官庄镇岗上村任第一书记。岗上村是一个多年无集体经济的贫困村,而且班子不健全,只有村支部书记和一个委员。

初来乍到,对于罗超来说,这是他人生道路上意义深刻的历程,是一个全新的开始。为了帮助岗上村的父老乡亲早日摆脱贫困,罗超走村入户了解情况,寻找发展经济振兴乡村的突破口。罗超深知要想带领村民致富,必须有一个强大的班子,因此,首先通过换届配齐了“两委”成员。同时,他说服家人捐款10万元,给村委配齐了电脑、办公桌椅、图书等办公用品,让办公环境焕然一新,并新建高标准农村书屋,存有三农、教育、卫生等各类书籍3000多册,为群众及时“充电”提供了方便,极大地丰富了村民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在实际工作中,罗超扎实做好基层党建,引领村两委班子和全村37名党员,通过开展“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四讲四有”和“四个合格”教育,引导广大党员增强为民服务观念,增强纪律规矩意识,对照查摆问题,注重整改提升,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改善乡村宜居环境

走进岗上村,只见村内道路干净整洁,道路两旁都是新栽的绿化树木,文化广场上几个孩子在嬉戏,看孩子的老人围在一起说说笑笑……一派现代农村人居环境的优美画卷。

看着眼前的一切,罗超颇为自豪:“以前村里的道路不好走,有的地方没路灯。今年有了政府的财政补助,村容村貌变美了,群众也满意了。”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为彻底改善村居环境,提高村民生活质量,罗超抓住“乡村连片治理”工作契机,规划辖区内茨园等5个村实施乡村连片治理项目,重点集中连片解决村民需求最迫切、反映最强烈、受益最直接的问题,明确了道路硬化、墙体美化、文体广场建设等一系列重点工程。目前,已修通4.5公里水泥路、2公里柏油路,解决了群众出行难的问题。新建标准化村文化广场一座,各种健身器材、文化墙等一应俱全,村容村貌得到了极大提升,从根本上解决了村民多年缺乏文化场所的困难。

岗上村属贫水地区,天旱时土质干硬,天涝时满地泥泞,没有堰塘坝,更没有一口深水井,饮用水矿物质含量高,村民吃水难、灌溉难的问题十分严重。针对这种情况,罗超积极与县水利局协调,先后投入20多万元打了一口深水井,建起了水塔,为5个村民组群众建设了输水管道,使628户村民用上了自来水,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方便了农民生产生活,结束了多年来人畜饮水困难的历史。

茨园村70多岁的村民王保箱感慨地对罗超说:“真没想到,困扰俺村几辈人用水难的问题让您给解决了,您真中!”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增强群众发展能力

在精准扶贫工作中,罗超把提升贫困群众发展能力作为脱贫攻坚的重点工作,综合施策,助力脱贫,产生了良好效果。

罗超通过调研和外出考察,确定在岗上村依托红薯,发展产业项目,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目前,已领办农民专业合作社——老杜农业专业合作社,并以此为载体,推广高淀粉红薯种植产业,并通过红薯深加工,拉长产业链条,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促进群众致富奔小康。

为了增强村民致富后劲,罗超申请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项目,精心制定培训方案,与县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签订培训合同,邀请农技专家,组织5个村组有培训意愿的贫困劳动力共计100余人,在大岗村委会议室、田间地头,开展了多种形式、内容丰富、深入浅出的理论和现场教学,为贫困群众自主发展产业脱贫奠定了坚实的技能基础。

罗超说:“扶贫不只是给困难群众几个钱就能解决的问题,只有按照贫困群众发展种养殖技能需求,让他们掌握技术,才能提升其发展能力,真正脱贫致富。”

官庄第一书记罗超,感人事迹好评如潮

桃园村73岁的杜荣德,一家5口人,3个重残疾,仅靠板凳行走,没有劳动能力,董荣德也年老多病,难以撑起家人的生活。

针对杜荣德家的情况,罗超通过群众评议和公示的程序,将其纳入帮扶对象,给他家办理了低保、光伏发电产业直投、教育医疗等补贴,解决了杜荣德家的困难。与此同时,罗超还主动到县工业集聚区联系企业,为杜荣德代领小工艺、发卡等手工原料,让杜荣德和家人手工制作成品,然后再帮杜荣德把成品交回企业,领回工资。杜荣德深感,有党和政府的大力帮助,才使自己一家人度过了难关。

抗击疫情冲锋在前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罗超第一时间组织召开“两委”、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及网格长会议,并成立以村支书为组长、村“两委”及网格长为成员的村级应急疫情防控领导小组,分工明确,开始逐户逐人进行排查上报从湖北返回人员,逐一建立台帐,落实好“四包一”制度,严格落实好管控措施,一天两次上报体温监测情况,做到居家不出门,必需物资专人配备。

罗超严格按照“外防输入,内防扩散”要求,以村为家,他主动担责,亲力亲为,不仅要对村民宣传和心理疏导,还要在全村各个沿路路口,村民小组设立疫情防控宣传服务站,宣传引导群众不要走亲访友,不要聚集,不信谣、不传谣,做好自我防控。同时组织村委干部悬挂宣传横幅、发放宣传资料,有效减少人员的流动性和集聚性。

为遏制输入性疫情入侵,罗超安排卡点值班人员24小时值班,自已坚持每天在最关键的路口进行值守,对往来群众进行宣传,提高群众知晓率,对过往人员车辆进行登记,并进行体温测量,同时做好信息收集,有效遏制输入性疫情入侵。

做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罗超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始终坚守疫情防控第一线,勤恳实干,牢记使命,处处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切实做到了“守土有责,守土尽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