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想读的书,最后你都会不得不翻开它

昨天,是世界读书日。往年的这个时候,各个地方都会开展形式丰富多样的活动,而今,受疫情的影响,很多的线下活动都无法开展,似乎冷清的许多。

不想读的书,最后你都会不得不翻开它

看到半月谈一篇文章《疫情下的世界读书日:对知识力量的信仰不可改变》,觉得很有感慨,面对疫情,唯有以科学的知识防控,才不至于慌乱。在封城期间,有些人闲着无事可做,有些人趁此读完了多本之前没有时间读的书,有些人在方舱医院治疗的时候依然在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是驱散无知蒙昧、增加底蕴知识最直接的途径。

回到题目,疫情还没有结束,我从一家互联网公司离职了,来到一家体制单位(并不在体制,劳务派遣形式),是宣传相关的工作,以前总觉得,在这样的单位上班做宣传,就是讲些假大空的话,都不用去看书学习,编都能编出来。

不想读的书,最后你都会不得不翻开它

现实狠狠得打了自己的脸,凭着自以为还不错的文字水平,最后把做好的任务结果拿去给领导看,被批得一无是处。当时,心理还不服气,心想真的有那么差吗?事后也反思了一下,拿自己和其他人写的一对比,确实有不小的差距:浮夸做作、没有深度、逻辑不严谨。

怎么办?需要学习来提升,去找相关书籍和各大报纸来看,之前看这些都是简单瞄一眼,觉得千篇一律,写不出什么太出彩的文字,但这次仔细学习后发现,他们确实写得好,无论文字水平还是逻辑深度,一时半会都学不来,需要很多的积累和沉淀。在他们面前,连半吊子都算不上。

不想读的书,最后你都会不得不翻开它

那些之前不愿意看、不想看的书,最后都一本本捡起来,像上学时的课本一样去仔细阅读。除了这些,还有像拍摄剪辑,在大学都学过,可能觉得自己以后不会从事与专业相关的工作吧,当时都没有好好学,也没有天赋。但现在工作必须要求你能做,所以又要自己去摸索,在工作中,不可能像在学校差不多就行,需要得到领导的标准为止。

所以很多次在被领导要求返工的时候,都在后悔大学时候为什么没有好好去学相关的课程,即使可能以后不从事这方面的工作,但多一项技能知识能够加分,更快进入到工作状态。工作不是学校,会给你很多时间和机会,自己不珍惜把握只能徒增哀叹。

在我们的印象中,这些单位的人都非常官僚迂腐,但接触一段时间后,发现他们都有很强的执行力,可能平时比较闲没什么事情做,但有任务下来会保质保量完成;他们在待人接物方面会让你非常舒服,反而是自己,因为之前工作的原因,缺少外联沟通显得内向。

我们也要勇于跳出自己的舒适圈,趁年轻去突破,寻找更多的可能,那些性格上的一些不如意很多都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去改变,就看你会付出多大的决心和毅力。不做不想做的,可能在当时会很爽,但后来你会发现,都会为自己的任性付出成本,这代价会比之前努力一下的成本大得多。

从现在开始,多读书、多看看外面的世界,会发现别样的乐趣和精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