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也談“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

《論語》中孔子的“唯女子與小人為難養也!近之則不孫,遠之則怨。”這句話一直為一些讀書人特別是廣大女性所詬病,身為一位聖人,卻歧視女性,這不由的讓人對其人格產生質疑。對於這句話我是這樣理解的,“女子”在古語中是女人和孩子的意思。我的譯文是:‘’在各種社會關係中,唯有與自己的女人、孩子和那些目光短淺的小人之間的關係最難處理好!親近他們,他們不當回事,疏遠他們,他們又會有怨氣。”

說說想法,春秋禮制規定男女大防、授受不親,所以孔子應該沒有同眾多女性打交道的經驗,《論語》中說子絕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意思是孔子杜絕了“不主觀臆測、不絕對肯定、不固執己見、不剛愎自用”四種觀念,既然沒有同眾多女性打交道的經驗,又不會主觀臆測、絕對肯定,那麼這句話的“女”就應該不是泛指;在《論語》中記錄的唯一一個和孔子有過交集的女性就是南子,“子見南子”也流傳為所謂的“千古緋聞‘’。“子見南子”這件事,其實是南子因仰慕孔子的才能召見孔子,孔子的弟子認為南子名聲不好,阻止孔子前往,孔子力排非議,去拜見了南子。當時南子是衛國的君夫人,有識人之明、又在衛國掌權,孔子流亡到衛國,想在衛國得到重用,去拜見南子,其實是不難理解的。所謂的“緋聞”一說,也是見仁見智的。我這裡想說的是南子這類、還有世婦這些身份地位很高的女性,在當時等級分明的制度下,即使孔子與她們有見面的機會,也不是想親近就能親近、想疏遠就能疏遠得了的。

其他的能在遵守禮法範圍內,能與孔子有交往的女性就不多了,在親族中,孔子的母輩和姐妹這類女性,孔子是提倡孝悌之道的,主張對父母“敬而無違”、和兄弟姐妹友好相處,那麼這種關係是必須得處理好,才能稱得上是孝子,就根本談不上“難養”了。所以,還剩啥了……就只有自己老婆了。從古至今,在各種社會關係中,一個人只有和自己的妻兒的關係是最親密無間的,在長時間的相處中,這種沒有距離的關係也很難把握遠與近的尺度,孔子在家是很放鬆並保持身心愉悅的,但同時也主張在家也要規規矩矩的,這種規規矩矩就是一種禮法要求,需要家庭成員都遵守,孔門自孔子起三代失婚,可知孔子一家相處並不融洽,那麼孔子有感而發,覺得與自己的女人和孩子的關係很難處理好,這種說法,也就比較靠譜。既然孔子的弟子把孔子的這句話編錄到《論語》中,說明在孔子的弟子中,這句話有普遍的認同感,並且可以類推成為規律。至於後世的男性如何看待與自己女人孩子的關係,每個時代男女所處的社會環境不同,應該感受也各有差異吧。

至於小人,一些目光短淺的人不懂君子待人謙遜的處世方式,與孔子這樣的君子打交道沒有分寸感,也不難理解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