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田野考古記:沿線新發現遺址35處

小清河田野考古記

最近,小清河又在考古界引發關注:沿線新發現遺址(墓地)35處。

35處新“地標”,大致勾勒出小清河沿線古代文化的版圖,為世人研究小清河文化文物提供新參考例證。那麼,這些遺址在哪裡,它們來自哪個朝代,要講述怎樣的歷史故事?為了與它們重逢,山東考古工作者又付出了怎樣的“真心”?

首次圍繞小清河

開展田野考古項目

小清河防洪綜合治理工程考古調查項目,是首次圍繞小清河開展的田野考古項目,也是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對小清河沿線文物進行勘探挖掘。

在這場歷時一個多月的“尋寶”中,由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牽頭,會同臨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日照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菏澤市曹州文物考古研究所組建聯合考古調查勘探隊,完成了分洪道工程82.5公里、防洪堤壩198公里、復航工程169.2公里及沿線涉及的改道、裁彎取直和泵站以及部分支流治理工程調查、勘探工作,共登記43處文物點。

43處文物點從西向東分佈於鄒平、高青、桓臺、博興、廣饒、壽光6個縣市,其中鄒平13處、高青6處、桓臺5處、博興5處、廣饒8處、壽光6處,包含了龍山文化、嶽石文化、商、周、漢、隋唐、金、元、明、清等時期的文化,商周時期的遺址最多,集中分佈於鄒平、高青、桓臺段,廣饒、壽光則集中發現了較多古代製鹽遺址,時代從商周到金元時期。

“已知文物點8處,包括2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2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其餘35處均為新發現。這次調查勘探,商周時期遺址大量的發現,對於瞭解小清河沿線商周以來古地貌的變遷、古遺址的分佈與埋藏特點具有重要意義。”調查、勘探項目總負責人,山東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第一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高明奎說,因為調查、勘探工作剛結束,只能確定是否是“遺址”,瞭解到的信息非常有限,文物的內涵和價值意義必須經過進一步發掘。

高明奎告訴記者,調查、勘探工作結束後,綜合考慮諸遺址的文化內涵、學術價值、保存埋藏狀況、工程佔壓影響大小等多方面因素,堅持分類保護,分級施策,儘可能多搶救發掘,努力減少文物損失。“我們將43處遺址分成A、B、C三類,以A類為最高優先級,向後逐次降低。每類採取不同的保護措施,由不同的單位負責。”

A類文物點15處,歷史文化內涵十分豐富,保存較好,價值重大。需進行考古發掘,涉及區域工程應預留,須考古發掘後再施工建設。B類文物點5處,歷史文化內涵較豐富,保存好,價值大,但埋藏深,不易發掘,或工程影響較小,須在考古機構指導下施工建設。C類文物點23處,文化內涵欠豐富,保存一般,或工程影響較小,或基本無影響。工程單位可先行施工,當地文旅部門加強巡查。

目前,全線需要發掘的15處文物點中,除國家級、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保護方案需等待國家文物局批覆外,其他10餘處均已開展發掘工作,主要分佈於鄒平、高青、博興、壽光和廣饒等地。“發掘工作剛剛啟動,初步預計在5月20日結束。”

高明奎透露,正在發掘的文物點中,目前還沒有重大發現,“只有胥家莊南墓地發掘到10多個唐代墓藏以及龍山文化墓葬,在當地一帶屬於首次發現,相關工作還在進行中。”

為山東製鹽遺址研究提供新素材

相傳,中國的鹽業起源於山東,早在四千年前,山東沿海的夙沙氏部族煮海為鹽,被歷代鹽工尊為“鹽宗”。小清河下游分佈著商周製鹽遺址,其中,最為著名的就是南河崖鹽業遺址群。

2007年4月至2010年初,廣饒縣在進行第三次全國文物普查時,新發現十餘處由100多個面積不等的古代製鹽遺址組成的大型鹽業遺址群,且均保存較好,其中最大的遺址群面積約9平方公里。

這些鹽業遺址大部分距離小清河很近,其中南河崖鹽業遺址群已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小清河從遺址群南部穿過。該遺址群是整個山東北部地區最靠近現代海岸線的商周時期煮鹽遺址,發現的煮鹽遺存能夠組成一個完整的煮鹽技術流程。該商周煮鹽遺址的考古發現,很大程度上破除了“這裡是只有幾百年歷史的退海之地”的傳統認識,對於研究古代海岸變遷、制定現代防治海水倒灌的相關對策具有重要學術價值。

此次新發現的35處遺址中,也有多處製鹽遺址。位於廣饒縣丁莊鎮尚道村東南約100米處的尚道村東南遺址,可能就是晚商時期的製鹽遺址。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工作人員趙益超介紹,遺址南鄰小清河,東西約95米,南北約85米,面積約7000平方米,地表遺物豐富,年代應為晚商時期。

同樣與製鹽業相關的新發現,還有位於廣饒縣大碼頭鄉東北塢村北約100米處的東北塢村北遺址。趙益超說,通過探孔,僅在泥漿坑內見到戰國時期陶盆口沿,結合製鹽遺蹟現象判斷,該遺址年代應為東周時期。

在壽光段,位於壽光市羊口鎮西劉旺村北部500米處的劉旺村北遺址,地表遺物十分豐富,主要為東周時期內壁飾方格紋或戳印三角紋的大型盔形器,以及少量日用陶器,如壺、盆等,推斷遺址為東周時期的製鹽遺址。

羊口鎮侯辛莊村東北約500米處,是侯辛莊東北遺址,其北部緊鄰小清河東部,大致以現代溝渠為界。趙益超介紹,在現防洪堤壩北側約200米處有多處取土坑,其內暴露地層,可見大型製鹽遺蹟,與勘探地層基本對應。“是典型的晚期製鹽作坊。”因為地表遺物極少,只有白瓷碗底、素面硬質灰陶等,推斷年代為宋金時期。“結合製鹽遺蹟多為大型鹽池且含大量草木灰,底部有明顯加工痕跡等綜合分析,判斷遺址為宋金時期。”他說。

小清河流域,土地豐饒,歷史悠久,該流域遺址眾多,已知的許多遺址在山東考古甚至在整個中國考古史上都有重要影響。此次調查、勘探除了“新發現”,還重新勘探了已發現的遺址。

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陳莊遺址,位於高青縣陳莊村南,主體在小清河干流北側。遺址內文化內涵以周代遺存最為豐富,其中西周時期的遺蹟最為重要,另外也有少量的唐、宋、金時期文化遺存。陳莊遺址的考古發掘在許多方面填補了山東地區的考古空白,是半個世紀以來山東周代考古,特別是齊國曆史考古的突破性進展。“在前期遺址範圍的基礎上,我們重新勘探,從原有的9萬平方米擴至50萬平方米,這算是陳莊遺址的新補充。”趙益超說。

用“熊掌”

觸摸4000年前的文化脈搏

2月21日,山東省考古研究院小清河考古隊率先復工。100多位考古隊員用腳丈量出了小清河防洪工程、復航工程的長度,用洛陽鏟探出了小清河沿線4000多年來的歷史厚度。

“田野考古是磨洋工的細活兒,要透過蛛絲馬跡來還原古代現場。”高明奎介紹,調查、勘探工作原則上採用50米×50米等距離排孔普探,對重要遺蹟進行卡探,發現文化堆積的佔壓區外也進行了追探,以期全面瞭解地層堆積的情況和遺蹟的整體分佈狀況。

田野考古,意味著風餐露宿。考古隊員每天吃泡麵、拉麵、餅乾、榨菜等方便食品,蹲在田間地頭,或在野外建築物、溝坡的背風向陽處,或蜷縮在車內,解決了一頓頓的早午餐。

由於小清河沿線淤積嚴重,文化堆積普遍埋藏較深,博興縣以西,漢代以前的遺址普遍在地表下2-4米,鄒平以西,商周及更早期的埋藏在地表下5米或更深。厚厚的黏土淤積層,迫使考古隊員要打5-7米不等的深探孔,常常豎立3-4層樓高的鐵探鏟杆,在風中搖搖欲墜。隊員手掌磨出血泡,磨出了老繭,粗糙的手變成了“熊掌”。

鄒平段是調查勘探過程中難度最大的一段,平均勘探深度達4米以上。該段由臨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負責,起點於碼頭鎮的五龍堂村西北,終點於九戶鎮新河東村北,長度為29公里,新發現文物點10處。

臨沂市沂州文物考古研究所張子曉是鄒平段調查勘探的主要負責人,攤開手掌,一層層繭子清晰可見,摸上去很硬。“泥土堆積形成了很厚的黏土,厚度達到80釐米到1米,用洛陽鏟一鏟一剷下去,很難鏟動,有時得兩個人打一個探孔。”他說。

學會使用洛陽鏟來辨別土質,是每一個考古工作者的基本功。一剷下去,通過帶上來的包含物進行推測,判斷隸屬哪一朝代。在10處新發現文物地點中,位於鄒平市九戶鎮北河溝村北約120米的北河溝遺址,是埋藏頗深的一處,“文化層距地表5米,厚約0.5—1米”。

北河溝遺址所處平原地貌,地勢平坦,東西長約340米、南北寬約110米,面積約3.3萬平方米。張子曉介紹,該處堆積深厚,按照層位學,可分13層。①—⑨層以墊土、沖積、沉積淤積土為主,可分若干小層。①層為耕種層,②—⑨層均為自然沖積、沉積、淤積層,形成年代應晚於宋代。⑩層可能是宋代形成的文化層,層或為周漢時期,層或為嶽石文化、商代。“地表採集遺物有瓷片、陶片、磚塊、瓦片,器型有罐、豆、鬲、盆、盂、蚌鐮等,推測是嶽石文化、商、西周、東周、漢代的器物。”張子曉說,“北河溝遺址也是A類文物點之一,我們正在進行發掘。”

記者瞭解到,勘探中還充分運用RTK測繪、奧維地圖等可視化手段,確保每個探孔信息得到詳細記錄。在勘探工作進行的同時,注意地表遺物的採集、河道剖面的觀察,結合以往考古資料,並向當地百姓和文物幹部收集信息,確保勘探資料的準確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