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人间四月天,陌上花开季。


周日,微风不燥,阳光正好。我们几位好摄之徒慕名来到大市镇,探访芭蕉古村。


青砖黛瓦马头墙,在蓝天白云之下,宛如一幅灵动的水墨画,诗意无限。更有当年的沧桑故事,让人不胜感慨。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张公馆,荒草萋萋里的显赫身世


耒阳是一个农业大市,农耕文明源远流长。


其中,有一个很有趣的细节,就是耒阳许多地方的命名,直接用动植物来命名,譬如樟树下、桐子山、茶山坳、牛角湾……等等,诸如此类,数不胜数。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芭蕉,应该也是用上述方法来命名的。或许,当年这里大面积种有芭蕉,古人就以此作为地名了。


芭蕉原是一个乡,1995年撤区并乡,和大市乡合二为一,改为大市乡,后又改乡为镇。


据当地老人们介绍,芭蕉老圩场以前相当有名,每到开圩之日,四面八方的村民前来赶集,摩肩接踵,热闹非凡。对于这点,笔者深有体会,小时候最开心的事,就是跟着妈妈到芭蕉赶圩,因为每次都可以在圩场吃上一碗两毛钱的米粉,香喷喷的味道记忆犹新。


芭蕉古村离圩场不远,与圩场隔河相望。当地人也称之为“公馆里”。


公馆原指宫室,后也指达官贵人或富商巨贾的住所,如上海还存有五大公馆:白公馆,孔公馆,汤公馆,杜公馆,黄公馆。如今都是闻名遐迩的景点。


一个小山村,也称之为公馆里,凭什么?


一问,才知其中的故事。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据村民张再华介绍,以前村里就有一个张公馆。公馆建筑精美,气势宏伟,一直为村里人津津乐道。村子也因此习惯称之为公馆里。


可惜的是,张再华也是从父亲和爷爷那听说的,因为这座村里的地标建筑已毁于战火。民国三十三,日本鬼子进湖南,公馆被路过的日军一把火给烧了。


不过,遗址还在。热情的张再华主动带我们来到了张公馆的遗址旁,给我们比划公馆的规模和形状。这里现在已经是一块荒地,村民零星辟有菜地,但从地上残留的基脚,我们可以想象这栋房子当年的气派。


公馆的主人叫张星三。


张星三,一个不得不提的名字


一提到村里的曾经的名人,村民第一个想到的是张星三。


翻开发黄的《张氏宗谱》,我们找到关于这个传奇人物的简要记载。张星三名先机,学名绍箕,字运成,星三是他的号。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族谱记载,他毕业于湖南大学政法专业。生于光绪辛卯年十七年,殁于民国三十四年。


能够从湘南的小山村,到省城的湖南大学读书,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足见当时张氏族人对教育的重视。


在村民的眼里,他是一个神一般的存在:能言善辩,机智果敢,行侠仗义……


在“皇权不下县”的古代中国,乡村治理主要依靠的 “礼治秩序”。这种“礼治秩序”的显著特点是,“县下唯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靠乡绅”。


张星三作为有才有识有德有能的人物,是远近闻名的乡绅,乡人们有什么难断之事,都会找他来“评理”,当地流传最广的就是他的“断理故事”。现择录其一:


据说当地一张姓女子嫁到了董溪,有天在一块菜地里扯了一把野苋菜。菜地主人借机生事,说苋菜是自家种的,张氏偷菜,要赔钱。事情传到娘家,张氏人都觉得愤愤不平,请张星三前去评理,为张姓人出气。


张星三听说之后,一个人只身前往。那户人家看到张星三前来,不敢怠慢,张罗菜饭招待张星三,张星三提出要煮野苋菜。主人只好照办。


吃完饭,张星三说,这野苋菜味道不错,要带点种子回去自己种。


这户主人一时为难,说,这野苋菜咱可没有种子。


张星三慢条斯理的说,你不是说你家的野苋菜是自己种的吗?


对方顿觉理亏,赶快赔礼道歉。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关于这样的故事当地还流传很多,可惜的是,族谱上对其记载太少,张星三为啥能在这里建起张公馆,我们已无法得知。


古村落,温柔了岁月,惊艳了时光


村子虽然叫公馆里,但张公馆当年幸好是一栋单独的建筑。火灾并没有殃及其它房子。


古村现存的主体建筑是两进四厢式结构,青砖黛瓦马头墙,典型的湘南民居。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村子依山临水,前有悠悠浔江蜿蜒而过,后有后背坳作为屏障。在这样一个地方建房而居,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风水智慧:后有靠山,前有流水,左右有砂山护佑。


前面有水,既能灌溉,又可享受凉风,后有靠山,就是天然屏障,可抵寒潮。建筑坐北朝南,自然冬暖夏凉,天人合一的思想得到了充分的体现。


建筑最古老的部分,是中间的“正厅屋”,从砖上的文字可以得知,建于光绪乙酉年。以此推算,应是公元1885年,距今已有130多年历史了。


正厅屋两边的建筑,以正厅屋为中轴,对称布局。东西两侧各有 2 间厢房,入内为门厅,门厅空间较窄,上方是木质阁楼。过门厅为天井,两侧房屋对称布置,以圆形木柱连廊连接中厅,室内门窗均为木雕构件,制作精美。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据村民介绍,村子虽不是同时所建,但浑然一体,村子前面曾有围墙,整个村子形成一个封闭的院落。里面通过天井采光,光线充足。整个村庄的排水系统都是互相连通,不管下多大的雨,都不会出现内涝。房与房通过过亭相连,清一色的青石板,雨天不打伞也不会湿鞋。


建筑的正立面是硬山顶,当年这种设计,一是防火,二是防盗。最吸引眼球的,莫过于别具特色的窗罩和飞檐了。由于是硬山顶,聪明的工匠们在建房的时候,给正面的窗子设计了用灰塑做成的窗罩,既可避雨,也起到了美化的作用。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窗罩上面既有造型,也有彩绘。虽然时代久远,但图案文字依稀可辩,有三两笔的写意花卉,也有手书的古诗文,散发着浓郁的书香气息,体现了房子主人的内涵和品位。在左边的第二个窗子上,我们发现上面所书的居然是“耒阳八景诗”。


杜陵烟雨暗蒙蒙,易口渔翁乐融融。紫气腾腾马阜岭,白云霭霭鹿歧峰。


东洲桃李争春色,西湖荷花映水红。更有蔡池双月美,夕阳斜照耒江东。


右边的一个窗罩上,我们则发现了当时应该算是非常时尚的图案——西洋钟。从这个细节可以看出,当时的公馆里应该有接触西方文化的思想开放人士。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马头墙上的飞檐翘角,则更具特色,线条流畅,像一翅冲天的大鹏,非常灵动。飞檐的卷角处,还塑有瑞兽,只是由于年代久远,风侵雨蚀,已难以看出本来面目。


一副联,绵延着古村的千年书香


据村里88岁的张泽炽老人介绍。张氏家族从宋朝就迁至芭蕉,在此开枝散叶,成为望族。张氏一族,重教尚文,祖上考取功名的族人众多。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重视文化教育的一个具体表现,就是村里有自己的私熟。古私塾位于芭蕉村后背坳,清代晚期建筑,坐北朝南,视野开阔;砖木结构,小青瓦双坡屋顶,东西两侧各四间房对称布置。


解放后该私塾改成芭蕉中心完小。文革时期,建筑遭到破坏。文革后当地族人集资,在私塾旧址进行了修缮和改造。2006 年芭蕉中心完小搬到山下的新校区。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老人还介绍说,老厅屋以前有一副对联:上联是“千秋金鉴”,下联是“万选青钱”,横披是“珂鸣百世”。


初闻不知何意,后一查阅,大为震撼。


一副对联,包含张姓名人的两个典故。其中的“千秋金鉴”,讲得是唐代著名诗人张九龄故事。据《唐史》载:唐玄宗千秋节时,众大臣都向玄宗奉献宝镜。张九龄说:“用镜子照自己,可以见到体形和容貌;以别人对照自己,可以见到吉凶。”于是阐述前世治乱兴衰的根源,写成五卷书,书名为《千秋金鉴录》,献给皇帝。唐玄宗龙颜大悦,给予嘉奖。


别人以镜讨好皇上,而张九龄以书为镜,提醒皇上居安思危,励精图治。士大夫的铮铮风骨,跃然纸上,让人肃然起敬。


下联的“万选青钱” 比喻文章出众,讲得也是读书人的故事。唐朝有个读书人叫张文成,唐高宗李治时考中进士,被任命为歧王李范府里的参军,因为他不善于巴结,官运一直不好。他想通过科举考试去解决官职问题,他一连考了八次,每次都是“甲科”,但均没有安排,后人称他是“青钱学士”,意指文章万选万中。


一个山村,竟然有一副如此文雅的对联!厚重的书香底蕴,足以傲娇整个湘南。


正是有重视文化教育的传统,建国之后,这里每年考取大学,成为国家栋梁之材的学子不乏其人,成为四里八乡言必点赞的榜样。


探访耒阳芭蕉古村:张公馆里,绵延千年的书香


悠悠浔江,汩汩流淌,默默诉说着当年的书香故事。


在耒阳,像这样有特色的古村落还有不少,遗憾的是,由于保护不力,不少村落已成断壁残垣,一堆瓦砾,再过几年,也许都将消失在我们的视野之外,让人心痛不已。

作者: 遥远的清平湾,

来源: 耒阳视界

(注:文章内图片作者为杨敬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