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媽媽”收穫特殊母親節禮物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課外活動:一二三!一二三!

課堂誦讀:一隻綠色的,一隻黃色的,豆豆很喜歡吃魚。

這些尼泊爾孩子在中國漢語教師呂瑩的帶領下學習中文,他們親切地將呂瑩稱為自己的“中國媽媽”。

今年3月,一個學年的課程結束了,呂瑩也買好了返程機票,準備卸任回國。沒想到,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將一切都打亂了。呂瑩被迫滯留在了尼泊爾。

在此期間,呂瑩為孩子們錄製關於防疫知識的視頻,希望能為孩子們提供幫助,而她的學生們則在尼泊爾母親節到來之前,專門趕到學校,給她送來一份特殊的禮物。

22日,即將升入六年級的蘇羽,穿著呂瑩送給她的漢服,早早來到學校。

漢語教師 呂瑩:你好嗎?

尼泊爾學生 蘇羽:我很好,我很想你。

漢語教師 呂瑩:我也想你啊,走,咱們進去。

尼泊爾學生 蘇羽:母親節快樂

因疫情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媽媽”收穫特殊母親節禮物

尼泊爾學生 蘇羽:中文課上老師一直鼓勵我們積極應對疫情,她叮囑我們戴口罩、勤洗手、加強消毒,她告訴我們這樣做不是因為厭惡而是因為我們彼此關愛,需要保持安全距離。

呂瑩,90後,來自中國瀋陽。2018年4月,她第一次來到尼泊爾,成為一名漢語教師。按照原計劃,她會在今年3月,學校放假之後卸任回國。沒想到,新冠肺炎疫情暴發了。3月22日開始,尼泊爾禁止國際航班入境,呂瑩已經定好的機票多次被延期。作為學校唯一一名外籍教師,她獨自滯留在了空蕩的校園中。

因疫情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媽媽”收穫特殊母親節禮物

漢語教師 呂瑩:已經快一年沒回家了,其實還是挺想家的。現在居民不能隨意出門走動,外面的商店也已經關門了,所以我很快就陷入了一種“彈盡糧絕”的境地。

患難見真情。呂瑩沒想到,得知她的處境後,自己的學生、學生家長和校長紛紛給她打來電話,吃穿用度,事無鉅細地向她伸出援手。

因疫情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媽媽”收穫特殊母親節禮物

有的學生給她送去零食和生活用品,有的家長主動提出幫她外出買菜,校長還讓住在學校附近的尼泊爾老師幫呂瑩一起在學校的小菜園摘新鮮蔬菜拿回去吃。

尼泊爾學生 安澤:這是我給你帶的禮物,我們全家給你的禮物。

漢語教師 呂瑩:是尼泊爾蒸餃,我非常喜歡,謝謝。

尼泊爾朋友的關愛,呂瑩看在眼裡記在心裡。她決定,在放假期間繼續備課,專門為孩子們錄製一些防疫知識的小視頻,比如,如何洗手、如何摘戴口罩。

這些小視頻被放上網後,得到了孩子們積極地反饋。

因疫情滯留尼泊爾的“中國媽媽”收穫特殊母親節禮物

呂瑩所在學校校長 比什努:呂瑩老師最近給我們介紹了關於新冠肺炎的相關知識。比如這個病毒是什麼、患者會出現什麼症狀、如何防控、怎樣避免感染病毒。

呂瑩所在學校校長給她起了個尼泊爾名字,sanskriti,意思就是“文化”。因為呂瑩在尼泊爾同事眼裡是一位中國文化使者,經常會組織一些文化交流活動。而學生們眼中,呂瑩已經成為他們的“中國媽媽”。幾年下來,雙方早已結下了深厚的情誼。校長比什努說,如今,疫情當前,大家只有團結一致,守望互助,才能共渡難關。

呂瑩所在學校校長 比什努:中國提出“人類命運共同體”這一說法,這很重要。我想,這裡面最基本的含義就是我們要團結共存。如今全球正面臨共同的挑戰,只有合作才能一起戰勝困難,對於中國和尼泊爾來說這點尤為重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