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天的堅守——特高壓錦屏換流站抗疫值班的故事

作者:左宇龍 黃成林 李雲 劉文勇

90天的堅守——特高壓錦屏換流站抗疫值班的故事

錦屏站全景圖。國網四川電力供圖

  川西高原,大涼山下,安寧河畔。一座大型的現代化電力設施——±800千伏錦屏換流站,矗立在蜀中的青山綠水間。

  4月18日12時12分,±800千伏錦屏換流站極Ⅰ低端換流器由±800千伏蘇州換流站操作解鎖成功,錦蘇直流雙極四換流器大地回線方式運行方式正常。至此,±800千伏錦蘇直流年度檢修任務全面完成。這讓在站內堅守了90天的張豪和30名同事備感欣慰。

  穿過大涼山凜冽刺骨的寒風,走過抗疫保電和超長時間的值班值守,勤勞的四川電力檢修人忙碌在春檢一線,只為搶在西南豐水期送電高峰來臨之前的窗口期完成換流站的年度大型檢修工作。錦屏—蘇州±800千伏特高壓直流輸電線路西起四川涼山,東至江蘇同裡,跨越8個省(市),全長2059公里,輸電容量720萬千瓦。錦屏換流站是這條線路的發源端,它持續安全穩定運行,對國家脫貧攻堅資源轉化、改善能源結構、治理大氣汙染,乃至助力疫情防控,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90天,張豪和同事們藏起心中對家人的牽掛,封閉在站內,同心協力,共克時艱,守護著西電東送大動脈,為助力全國人民抗疫和復工復產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電網安全關係千家萬戶,容不得一絲一毫的懈怠。只要設備有異樣,我們都會快速出擊、合力戰鬥,哪怕時間緊迫、困難重重。

  2月18日8時10分,±800千伏錦屏換流站極Ⅰ控制B主機頻繁報出中性母線電流故障。

  錦屏換流站副站長張豪立刻意識到問題的嚴重性。如不及時處理,控制錦蘇直流極Ⅰ的“大腦”系統失去備用,會降低設備的安全可靠性。若主系統突發瞬間故障,後果不堪設想。若發生閉鎖,錦蘇直流將損失一半負荷,可能會給華東電網造成衝擊。這將直接影響華東地區電力客戶。2月中旬,全國新冠肺炎疫情形勢嚴峻,不管是保障醫療防護物資生產,還是保障人們正常生活,電力都須臾不可缺。

  張豪,一位來自重慶的“80後”小夥。這段時間,因換流站站長吳紅波在湖北老家休假,被居家隔離。張豪主動扛起了錦屏換流站“當家人”的重任。

  運行警報響起5分鐘不到,在張豪的指揮下,檢修人員蔣張威、辜盆就趕到現場,檢查故障點、分析評估原因、確定處置方法,並向國調中心申請緊急檢修工作單。運行人員和檢修人員配合高度默契,檢修方案一確定,運行的國調申請單幾乎同時出來。

  來自浙江湖州的“90後”蔣張威2月8號進站後,就一直按規定隔離在房間,10多天都沒和同事見面,沒想到一工作起來就配合得很好。相比平時處置同類型故障,這次的故障處理時間縮短了一個多小時。他說:“和同事心靈相通,一個眼神就足以瞭解彼此。”11時10分,故障處理完畢,測量電流值恢復正常,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了下來。同是“90後”的辜盆說,這短短3個小時的緊急搶修,他特別有成就感,這是他參加工作6年來最難忘的記憶。

  運行班副班長楊金深知,站上設備安全運行直接關係到2000多公里外的華東電網。儘管他每天都擔心湖北孝感老家父母的情況,但從農曆大年三十值班到年檢期間,他每天都定時帶隊特巡設備。疫情防控期間,他比往常更細心、更嚴格,工作不容許他有任何分心。他常常在心裡默唸:“全國人民都在抗疫,電網不能有任何閃失。”

  3月26日,全國疫情有所好轉,按國家電網有限公司科學精準分區分級做好復工復產指示,錦屏換流站解除封閉管理。但是年度大型檢修即將開始,31名員工繼續堅守崗位。

  3月31日,錦屏換流站年度檢修全面啟動,這是國家電網公司在疫情緩解後首次開展的特高壓直流大型集中檢修。14天,750餘名檢修人員,66個作業面,換流站裡31位員工要完成各類檢修、技改、消缺等項目2997項。面對比往年高出數倍的工作量和連續工作週期,大家都像陀螺一樣不知疲倦地轉著。張豪穿梭於各工作面之間,為各工種“挑毛病”。大家叫他“管家婆”,說他吹毛求疵,但他一點也不生氣。

  就在前一天,3月30日,站裡的譚博洋過了一次“政治生日”——在入黨紀念日面對黨旗重溫入黨誓詞。站在他旁邊的張豪心中升起了一種莊嚴的使命感。譚博洋說:“要時時牢記自己是一名黨員,最苦最累的活自己要先上。”看著譚博洋年輕稚嫩的臉,張豪暗暗稱讚道:“小夥,好樣的!”1991年出生的譚博洋家鄉在吉林延邊,這次主動結束休假返崗。1月28日,他輾轉3000多公里,克服交通阻隔回到單位。停電操作的每一次通宵鏖戰,譚博洋從未缺席。4月2日,東方現出魚肚白,剛剛忙完國調中心下達的命令,熬了一夜,譚博洋還組織站裡的物業人員給大家測溫消毒。最後,天已大亮,完成交接班,他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回房間休息。

  同樣是黨員的李擂,也是恨不得腳踩風火輪。作業面工作交代、驗收、終結工作票、投運前檢查、停送電操作,每一樣他都仔細認真完成,從4月4日9時一直忙到5日9時交班,真正是24小時連軸轉。每次忙完,李擂總是躬著腰,強忍著腰椎間盤突出帶來的疼痛。每天帶著護腰帶上班,檢查換流變壓器主設備時,他都是忍著痛一步一步從扶梯爬到變壓器頂部,從上到下週密排查。

  “前幾天,我寫了入黨申請書。”2015年入職的“90後”員工張曾想要入黨的願望這一刻是如此強烈。這幾十天,為了保證換流站安全運行,張曾看見太多的黨員在急難險重工作面前勇於擔當。3月27日,換流變壓器本體壓力釋放閥出現報警時,張曾二話沒說,穿上隔熱服,仔細檢查安全防護措施後就登上了帶電運行的換流變壓器。在同事的周密協助下,他很快消除了設備缺陷。

  我們雖然來自五湖四海,我們卻早已把換流站當作自己的家。只要“家”有召喚,接令必回,哪怕相隔千里、路途艱難。

  今年28歲的吳永建,2016年參加工作,浙江湖州老家距離錦屏換流站有2300多公里。1月23日,吳永建回老家籌備婚禮,原定3月1日舉辦的結婚儀式卻因為疫情不得不另擇良日。2月4日晚,他突然接到站裡的電話:“永建,你回來上班吧,馬上買票。”一買票,他才發現回到工作崗位的路並不順暢。浙江省疫情防控啟動比較早,地市之間全部封閉管理,只讓出不讓進。也就是說,他出了湖州,如果杭州市不讓進,他也回不去湖州,回去還會被強制隔離。當晚,他告別家人乘車到杭州機場,在機場等了一夜,第二天乘飛機到達宜賓,再坐單位派出的值班專車回到了站裡。

  任務就是命令。大家雖來自五湖四海,卻把換流站當作自己的家,有召必回,共同守護。

  肖亞,“90後”,貴州人。1月19日,他與相戀多年的女友步入婚姻殿堂,婚禮第二天一大早,他就依依不捨告別妻子,從貴陽坐火車、汽車,長途輾轉,一路顛簸回到錦屏換流站。每天,他最高興的就是結束工作後與妻子視頻。為抗疫保電,本該1月31日換班回家的肖亞需繼續留在站裡封閉隔離輪班。

  1月27日,老家在山東煙臺的翟羽得知湖北籍員工2月份都不能回川上班的消息後,主動結束假期,輾轉2000多公里回到站裡,以緩解值班人員緊張的困境。他從2月8日進站參加抗疫保電和年度檢修工作,一干就是71天。

  26歲的金偉琦是湖南常德人,1月21日與未婚妻在廈門拍完婚紗照,第二天就匆匆飛回四川上班。他和未婚妻是初中同學,同事們都說這次駐站保電是對他們愛情的考驗。他笑著說:“十年都等了,這幾十天不算啥。”

  2017年參加工作的黃富全,家住四川會理縣,距換流站180公里。2月9日,涼山州各市縣公共交通線路停運,黃富全騎著摩托車趕回換流站。“離開家時,麥田還是綠油油的,現在小麥都已經熟了。”黃富全說,“這次疫情保電和年度大修工作,是自己工作以來最長的一次值班,但非常充實,學到了很多知識,現在我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90天的堅持,90天的共處。錦屏換流站值班人員不僅完成了工作任務,更在同舟共濟的特殊時期把心貼得更近了。入職一年的檢修專業值班員劉霏霏深有感觸:大家通過視頻、微信聯絡,大家相互關心鼓勵,特別暖心。疫情防控期間在站裡值班,她的專業技術快速提升,並收穫了來自團隊的鼓勵和幫助。住站休息的宋曉偉、蔣志明,用並不嫻熟的手藝給大家理髮。頭一次讓同事理髮的張豪說:“大家總是累活搶著幹,休息先讓別人,這樣的工作氛圍讓所有人心中多了甜蜜、溫暖。”

  我們雖然與外界隔離,心卻不再孤單。只要心中有愛和牽掛,愛情和親情都不會缺席,哪怕時空阻隔、缺少陪伴。

  宋曉偉是錦屏換流站運維二班值長。按照春節值班安排,1月17日進站的他本應在31日就能歇班與家人團聚。可是,新冠肺炎疫情讓這一計劃落空了。

  2月2日,宋曉偉駐站值守第17天。正在檢查站內設備運行情況,他接到門衛室電話,說他的家人要見他。等他到了大門口,才看到年邁的父母、妻子和3歲的兒子在大門外等著。宋曉偉家離換流站不過30公里,驅車可達。

  家,近在咫尺;愛,刻在心裡。

  按公司要求,為保證值班人員的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保障錦屏換流站安全運行,疫情防控期間,錦屏換流站實行全封閉管理。新冠肺炎“零感染”和“零疑似病例”疫情防控目標是張豪心中的頭等大事。除每天安排站裡的正常生產管理外,他還必須做好站裡物業安保人員與值班人員的有效隔離,用“一萬”的努力防範“萬一”的風險。購買調配消毒液、洗手液、體溫計等物資,細化班組交接流程,制訂每日消殺計劃,分片劃分負責人、調整休息室安排,組織食堂實施分餐制、各個班組分時取餐配送等,每一個環節、每一個細節,每天都要在張豪心裡過一遍。除此之外,穩定“軍心”也是張豪的責任。給同事做心理疏導、緩解壓力、加油打氣是他每天的“必修課”。

  “爸爸,生日快樂!”3月31日,張豪正忙得不可開交,兒子卻突然打來電話送來了生日問候。他壓根就沒記得生日。“乖兒子,快別打擾爸爸工作了,他現在還有好多事要做。”電話那頭,是妻子催促兒子趕緊掛斷電話的聲音。那一刻,電話掛斷的聲音是那麼地不情願,可兒子的祝福、妻子的理解卻是那麼溫暖踏實。

  4月4日2時,正在主控室值班的孫浩飛接到國調中心命令:可以開展送電操作。此時的孫浩飛,已從3日的9時起連續工作了17個小時。1992年出生的孫浩飛來自河南,在四川與妻子結識併成家。他不敢花更多的精力去牽掛預產期在5月的妻子——如果那樣做,他的心會亂、眼眶會紅。他必須再堅持數小時去完成送電操作,他必須再打足精神去完成另一輪停電操作。他知道他會堅持到第二天的9時,那將是整整24小時。他將對妻子的掛念藏在了屬於自己的星光中。

  什麼時間能放假回家呢?這是一個想了很久的問題。農曆春節前,檢修班的蔣志明對家中父母說:“爸、媽,今年過年我不能在家陪你們了,我有我的職責,年後我一定回家陪你們。”沒想到,這句話至今還是一個無法兌現的承諾。

  愛情、親情,因陪伴而珍貴,陪伴是一種幸福的責任,但只要心裡有大愛、有責任,彼此守望、相互理解,親情和愛情就不會缺席。

  在特殊時期,他們無怨無悔履職盡責。

  劉霏霏是站內值守人員中唯一的女員工。1月21日,劉霏霏像往常一樣進站值班,卻沒預料到她很快成了“滯留”人員。3月初,得知媽媽居家隔離多日後第一次出門竟然是去醫院治療腰椎病,她崩潰了。那一刻,她只想立刻回家陪媽媽。但是冷靜下來,想到肩上的職責,想到戰”疫”一線的醫護人員和疫情防控工作人員同樣堅守在崗位上多日無休,她又平復了心情。她暗自鼓勵自己:無論發生什麼情況,都必須堅守在自己的崗位上。

  來自四川宜賓、2015年參加工作的曾紅榮在日記上寫下了:“我們都是平凡人,但不能阻礙我們用偉大的愛去做平凡的事,讓世界變得更美好。”曾紅榮的母親也是黨員,從小就對他要求嚴格。他2月8日進站值守,從冬天值到了春天。同事梁夏榮說曾紅榮經常說的一句話是:“工作就是這麼多,誰幹都是幹,幹多了也不會掉塊肉。”遇到這樣的同事是幸運的。在工作上,曾紅榮總是任勞任怨、主動作為。曾紅榮在完成常規運維工作的同時,還梳理出停送電操作步驟10000餘項,準備的操作票、檢查表正確率100%。

  4月18日一大早,溫暖的日光等不到雲散就傾瀉在錦屏換流站。春風渡過安寧河,輕輕拂過田間小麥,拂過換流站裡檢修一新銀光閃閃的設備。一輛大巴徐徐駛出錦屏換流站的大門,車上是在站裡先後駐守了三個月的電網員工。他們終於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歸程。三個月,他們的活動場地僅限於換流站主控室、設備區、宿舍樓。出門的那一刻,劉霏霏在朋友圈發了一條信息:“出關了。”

  據四川電力交易中心數據統計:1月17日至4月18日,錦屏換流站31位員工90天不換班堅守,為華東電網輸送清潔電能42.7億千瓦時。

  守護錦屏換流站的31名國家電網人,在抗疫值班和年度檢修的90天裡,保持24小時在線,晝夜維護設備穩定運行。如果有人問哪裡的星星最好看,那麼一定是錦屏換流站那些提著手電夜裡仍在特巡的人!

  這就是錦屏換流站的故事,詮釋著國家電網人的初心和擔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