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已明確,還需技術東風助力

縱觀美國、日本、新加坡等國家的冷鏈物流案例,除了各個國家的政策支持外,核心就是把新進的技術應用到冷鏈物流領域,比如真空預冷技 術、分揀系統、GPS、信息化、智能化等技術和高科技應用到冷鏈物流的各個環節,從而提高了效率和產品安全性。

拿美國來說,他們的冷鏈物流公司將冷鏈的各個環節與高科技相結合,新進設備的應用中包括電子數據交換、卡車衛星定位系統、車載系統等,使得產品在運輸的各個環節都能實時跟蹤、把控。

從發達國家的冷鏈發展歷程來看,注重冷鏈物流基礎設施建設十分重要。

中國冷鏈物流問題出在哪裡?

從我國冷鏈物流業發展的總量看,我國冷庫保有量是每人0.07立方米,遠低於美國的0.36和日本的0.33。地域分佈上發展也不平衡,北京、上海等地冷鏈運輸較為發達,冷庫面積較大,而西南等內陸地區冷鏈建設相對較少,設施較為落後。

聚焦“最先一公里”

當前,我國大量農產品流通成本過高,流通過程損耗嚴重,農民賣難等問題,很大原因就是“最先一公里”問題沒有解決甚至忽略。“賣不了、運不出、儲不行、成本高、虧損大”,嚴重影響農民增收、貧困戶脫貧。

東方鑫達物聯網冷鏈(蕪湖)有限公司旨在解決“最先一公里”問題,公司的冷鏈科技研究院,是以中國工程院、中國科學院兩院院士領銜技術研發,主攻互聯網+冷鏈新材料、新技術、新設備與新管理應用,建設有3000平米大數據中心,作為全鏈設備的智慧大腦,為冷鏈的全鏈程提供智慧預測、智慧排產、智慧倉儲和智慧運營。通過大數據中心,形成冷鏈物流體系,為冷藏、加工、運輸、分銷等方面提供精準信息,有效避免了農產品種植、採購、價格、 營運等方面的盲目性和隨意性。

未來,冷鏈行業將會向更細緻的分工、全方位覆蓋、結合物聯網技術的方向發展。

尤其是京東、阿里、蘇寧、順豐等互聯網公司重金投入冷鏈物流,將會進一步提高農產品冷鏈物流的技術水平、並幫助傳統農業節本增效。東方鑫達也會在冷鏈物流的細分領域——產地“最先一公里”上繼續耕耘,繼續為提高人民生活質量做貢獻。

國內冷鏈物流行業的發展方向已明確,還需技術東風助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