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

在山西乃至全國、世界眾多考古發現中,

無疑是十分重要的。

它是第一座有確切紀年反映中亞古國的實物資料。

他對研究入華粟特人,

特別是祆教提供了很好的幫助。

它的發現,

使一個久已淹沒在歷史長河中的古國,

重新進入人們的視野,

而且成為流傳世界各地相關文物鑑定的標準,

在世界範圍內掀起了研究高潮。

發掘資料一經公佈,

即被評為1999年的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

後又入選中國二十世紀百項考古大發現。

之前,

由於虞弘墓漢白玉石槨一直在外借展,

在館內僅以噴繪複製品在展廳展示。

如今,

他已結束漂泊之旅迴歸山西,

以裸展的方式,作為基本陳列,

靜靜地等守候在山西博物院民族熔爐展廳,

等待每一位來目睹其繁華與研究他的人

感知“一帶一路”在山西的印記,

感知北朝歷史中中亞異域風情。

| 展廳中虞弘墓石槨全貌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石槨全貌(歇山頂部分未展出)

石槨三開間,歇山頂式殿堂,由長扁方體底座(石床)、中部牆壁和歇山頂三大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由數塊或十幾塊漢白玉組成。石槨內外雕繪著貼金彩繪圖像,由五十多個單體圖案組合而成。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石槨底座石獅

槨座下四周各墊了兩個石獅頭,共有八隻,它們的背上負著槨座,其形象憨態可掬。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行旅飲食圖

雕繪在行途中駐足飲食的情景。馬為深紅色高頭大馬,馬背上坐一人,氣宇軒昂,頭戴鑲有寶珠的紅色王冠,有頭光,冠下飄起兩根絲帶。他深目高鼻,多鬚髯,眉須皆為黑色,須呈大三角形拖至胸前,黑色長髮梳成波形狀拖在肩後。身穿紅色圓領長袍半臂衫,下著白色緊腿長褲和軟靴安然坐於馬背上,兩腿彎曲,左手自然下垂,右手端一碗舉於面前作欲飲狀。馬後有一個年青隨從,深目高鼻,黑色短髮,有頭光,右手放於腹前,左手平伸在胸,在手心內放著一個果實。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騎馬出行圖

雕繪一人騎於馬上,身後有頭光。頭戴冠,在冠後飄著兩條前窄後寬的飄帶。穿一件圓領窄袖長袍,長袍下至膝部,足登白色高筒長靴,靴尖朝下,不見馬蹬。馬後立著一位侍從,手舉華蓋。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聖火壇與祭司

虞弘墓石槨底座上的祭壇形象反映的是瑣羅亞斯德教崇拜祭祀火神的場景。棺槨上的焰紋,是祆教的標誌。祆教在古代波斯地區(如今的伊朗)流行時,名叫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被人們稱作祆教或拜火教。圖案中祭壇燃起了熊熊火焰,兩邊各站一名祭司。祭司們擁有鳥的身體、人的臉龐。鳥戰神的化身,祭司們化作鳥的形象,是為了守護聖火,祛除黑暗。祆教徒死後,要在欽瓦特橋接受神的檢驗和判決,通過考驗的人將由女仙帶路,升入只有光明、沒有黑暗的天國。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胡騰舞

在石槨中最大的一幅畫面宴飲圖中間一位胡騰舞者;在騎駱駝獵獅與胡人持角形器圖(3)下部也有一側坐,手握一角形器者,看上去也很像在跳胡騰舞。有關於胡騰舞的描述,李端的《胡騰兒》中寫道:“胡騰身是涼州兒,肌膚如玉鼻如錐。桐布輕衫前後卷,葡萄長帶一邊垂。帳前跪作本音語,拾襟攬袖為君舞。安西舊牧收淚看,洛下詞人抄曲與。揚眉動目踏花氈,紅汗交流珠帽偏。醉卻東傾又西倒,雙靴柔弱滿燈前。環行急蹴皆應節,反手叉腰如卻月。絲桐忽奏一曲終,鳴鳴畫角城頭髮。胡騰兒,胡騰兒,故鄉路斷知不知。”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獅人搏鬥圖

獅子是惡神阿赫裡曼或爭奪王位的人物的象徵,將這種雕刻題材,是為宣傳帝王的神性、權勢和榮耀。

| 虞弘其人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誌蓋

虞弘墓誌蓋為盝鬥形,長、寬均約 73 釐米,厚約 8 釐米,在志蓋頂中部陽刻的九個邊長約 11 釐米的方格中陽刻“大隋故儀同虞公墓誌”九個篆字。四殺上陽刻忍冬和帶葉蓮花花飾,四邊形另一側線刻蔓草紋飾。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誌

墓誌長、寬均約 73 釐米,厚約 7.5 釐米。共 25 行,行 26 字,除右下角缺 25 字外,還存字 625 個,分志與銘兩部分。

墓誌記載:“公諱弘,字莫潘,魚國尉紇驎城人也。”“年十三,任莫賀弗,銜命波斯、吐谷渾。轉莫緣,仍使齊國。”等信息,可知墓主為虞弘,魚國尉紇驎城人,祖父為魚國領民酋長,父親為茹茹國莫賀去汾達官,出使過北魏或東魏,他本人十三歲時曾奉茹茹(柔然)國王之命,代表柔然出使波斯、吐谷渾等中西亞諸國。文宣帝高洋時出使北齊,此後一直留居內地,留任官職,歷經北齊、北周、隋三朝。在北周一度“檢校薩保府”,職掌在華外國人事務,隋時轉儀同三司,隋開皇十二年(592年)卒於晉陽,時年59歲。是一個經歷和身份比較特殊又受到皇帝寵幸的官員。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誌挖補的“魚”字

虞弘的“虞”字在墓誌蓋上寫作有虞氏的“虞”,但在墓誌中卻改成“魚”字,仔細觀察墓誌中的“魚”字,應是由虞氏的“虞”字修改而成的。魚姓改為虞姓在《隋書·虞慶則傳》中記載:“虞慶則,京兆櫟陽人也。本姓魚。”墓誌說他“派枝西域”,應當是南北朝時期西域的一個小國或部落。應該在中亞兩河流域,大致就在今天的阿富汗、伊朗一代。虞弘的族屬和國別,學者們考證有稽胡、大月氏、柔然以及祖先是馬薩革泰人等各種意見,由於虞弘墓石槨圖像總體風格和主要取向屬波斯文化,因此虞弘出身的魚國與波斯有關的可能性最大。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誌中的"薩保府"

薩保一詞有多個異譯,如薩寶、薩薄、薩甫。源於印度地區,原為商隊首領,作為官職是在粟特地區。隨著粟特人移居中國,薩保一職被帶入中國。是北朝至唐初由朝廷任命的管理胡人聚落併兼及其內宗教活動的官員。薩保府是一個政教合一的胡人管理機構。凡有薩保府之地,定是波斯人或中亞人云集聚居之地。另外,在隋代時,還有太原人擔任過薩保一職。《隋翟突娑墓誌》載:“君諱突娑,字薄賀比多,幷州太原人也,父娑,摩訶大薩寶。”說明北朝隋唐幷州的確居住著不少中亞人。在太原郡還有人起名為“薩寶”,如晉中市平遙縣博物館收藏的一塊北齊佛教造像碑,上有許多供養人姓名,其中有一個就叫“王薩寶”。再據敦煌出土文書《天下姓望氏族譜殘卷》,唐代前期幷州“□陽郡三姓:儀、景、魚。”《太平寰宇記》第四十卷河東道幷州姓氏條下也記載:“晉郡三姓:魚、儀、景。”結合虞弘一族,說明幷州確實有不少魚姓胡人。根據虞弘的墓誌記載,虞弘在北周時曾一度“檢校薩保府”。可斷,志文中所言的薩寶府,應在晉陽城。

| 虞弘墓的發現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墓地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位置示意圖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考古工作結束後,吊運石槨

1999年7月8日,太原下大雨,晉源區王郭村村民王秋生擔心大雨浸泡南院牆,便提上鐵鍬出門,想在土路南邊挖個小水渠。可是沒挖兩下,便蹬不下去了,一塊硬物死死頂住鐵鍬。他好生奇怪,就把僅半鍬深的路土鏟去,一長段白色石頭露出。此時,忠厚的王秋生萬萬沒有想到的是自已這一鍬,竟然鍬出一千年古墓。

其實,上點年紀的人都記得,腳下的這塊地叫“石豬窩”,平整土地之前這裡曾是一片荒丘墓地,石豬、石碑隨處可見,修整土地時,被人埋入東面路邊的土溝內。於是,他們猜測這大概是個墓子。山西省文物局獲悉後,緊急部署,安排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晉源區文物旅遊局組成聯合考古隊,由時任山西省考古研究所所長的張慶捷帶隊,於7月13日進駐現場,正式開始發掘。經過考古隊20多天的考古發掘,墓葬基本清理完畢。

| 虞弘墓概況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漢白玉石槨復原圖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平、剖面及器物分佈圖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發掘現場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發掘現場

虞弘墓位於太原盆地晉源區王郭村村南一條東西向的土路上,路寬4米,路北邊緊鄰著村民的住房,路南皆為玉米地。距該墓西南600米,原有北齊東安王婁睿墓,該墓於1978年發掘。虞弘墓所在村莊北距晉祠鎮約3公里,距唐代晉陽城遺址約5公里,向東3公里即是汾河。

虞弘墓是一個磚砌單室墓,由墓道、甬道、墓門、墓室幾部分組成。總長13.65米,坐東北向西南。墓道殘存長度8.5米,寬約2米。甬道寬長1.25米。墓室平面呈弧邊方形,磚壁略帶弧形,砌法是三順一丁,共四組。墓室地面無鋪地磚,僅在四周墓壁下用磚平鋪一層,呈方形框,以作為磚壁基礎,弧形磚壁就砌在這方形磚基上。從墓室底部和石槨頂部發現的唐開元通寶和唐後期白瓷圈足碗可知該墓或在唐末已遭盜擾。

墓內葬具僅存一具漢白玉石槨,安放在墓室中部偏北之處。石槨整體上是方形,四個角被砌成了弧形,這是北朝隋唐時期普遍的墓葬形制。石槨三開間,歇山頂式殿堂,由長扁方體底座(石床)、中部牆壁和歇山頂三大部分組成,每一部分又由數塊或十幾塊漢白玉組成。石槨總長2.95、寬2.20、高2.17米。槨座下四周各墊了兩個石獅頭,它們的背上負著槨座。該石槨內外雕繪著貼金彩繪圖像,由五十多個單體圖案組合而成,浮雕圖案繁複,雕法硬朗大氣,內容有宴飲圖、樂舞圖、射獵圖、家居圖、行旅圖等。其中狩獵圖中,多為騎馬、騎象、騎駱駝搏殺獅子者,人獅搏鬥的場面甚為激烈。圖中人物皆深目高鼻黑髮,人物服飾、器皿、樂器、舞蹈以及花草樹木等,均源於波斯與粟特諸國,典型的有帶綬鳥、帶綬馬、“胡騰舞”和帶端為葡萄葉形飄帶及長帔等,波斯、粟特文化色彩非常濃厚突出,有些畫面和祆教有關。

在墓室和石槨之間的夾道中,出土有墓主人虞弘和夫人墓誌,石質彩繪侍從俑、武士俑和伎樂俑以及八稜形漢白玉石柱、蓮花座、白瓷碗、銅幣等80餘件。石槨內外,清理發現兩具散亂腐朽的人骨,經專家鑑定為一男一女,結合墓誌認定這是一座夫妻合葬墓。

| 石槨圖像佈局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槨結構及主要浮雕位置示意圖

特別提示:1-9中1、9為外壁浮雕,其餘均為槨內壁浮雕,為了方便參觀,展廳內展覽時將內壁浮雕朝外放置。

虞弘墓石槨圖像內容是以中亞、西亞為背景,由許多單幅圖像組成的歷史畫卷。具有強烈的波斯、中西亞文化色彩。整個石槨共雕繪54個單體圖案,有宴飲圖、樂舞圖、射獵圖、家居圖、出行圖等。圖中人物都是深目高鼻黑髮。人物服飾如頭光、飄帶、長帔以及器皿、樂器,還有花草、樹木、繫帶鳥、繫帶馬、“胡騰舞”等等,石槨圖像內計有人物85人(包括2個人首鷹身者),有三個民族的人物形象,即粟特人形象、波斯人形象與突厥人形象。其中粟特人形象的約50餘人,達到多半以上。粟特人是“昭武九姓”諸國人的泛稱,由許多國家的人所組成,服飾、髮式均有一些差別。這些圖案與中國以往考古發現的形象截然不同。根據畫像自身的內容和佈局可分為三個部分。

第一部分是中部由9塊大石板組成的石槨牆壁。各浮雕出一大一小主輔兩個畫面,然後再加以彩繪,主畫面大,氣勢非凡,位置格外醒目,浮雕工藝精良,人物身份高貴,在所有畫面中佔有主要地位。與北朝墓室壁畫相比,它們的位置相當於墓室四壁的壁畫。這9幅圖像又可細分為兩組,分別表現了墓主人的生前和死後兩個階段。這兩組圖像以第5圖為區分界限,1-4為一組,表示了墓主人虞弘生前作為凡人的經歷和本民族的生活情景。5-9為一組,表示了墓主人死後所希望進入的生活境界。

這9幅畫面四周都浮雕著一圈肥葉忍冬紋花邊,忍冬紋蔓枝呈連續的s形 , 忍冬花邊內,畫面又分為上下兩部分,詳見下列圖片: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後壁中 宴飲與人獅搏鬥圖(5)

圖案原位於槨內後壁居中部位,雕繪畫面正對著槨門,是所有圖案中面積最大、人物最多的一幅圖案。上部圖案構圖複雜,人物眾多,從上至下排列,呈現出一個較大的場面。畫面上部兩角,雕繪著葡萄葉蔓和成串的葡萄。在葉蔓之間,還有三隻鳥。圖案中部是一大氈帳的後半部,中間高,兩面低,呈坡狀斜下,至圖案左右兩邊。在斜頂和兩邊氈帳立柱中,佈滿成串橢圓形的聯珠紋飾。通過這種剖面雕繪法,既顯示了氈帳外形,又展示了帳內的空間。在帳內空間靠後正中,是一亭臺式的小建築,亭為尖頂,雙層翹簷,簷中是相連的聯珠紋飾。簷下兩根立柱也飾聯珠。柱下是一向前伸出的平臺,上部邊上也飾聯珠。亭簷前垂有很短的花邊幔幛和長流蘇之類的飾物。在亭前平臺上,坐著一男一女。男者頭戴冠,冠後有兩條長達臂肘的飄帶。深目高鼻,右手端著一隻多曲碗,舉於胸前。目光溫和地平視著對面的女子。女子曲腿坐於平臺上,頭戴花冠,身著半臂裙裝,左手放於左膝,右手前伸,舉一高足杯,與男子飲酒。在男女二人中間,有一盛滿食物的大盤。在二人後側,各有兩名男女侍者,兩兩相對。在主人和侍者前面,還有很大場地,場地上,有六名男樂者,分左右跪坐於兩側,樂者之間有一男子正在跳著“胡騰舞”。在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則是一個人獅搏鬥的場面,二獅已分別將兩個搏鬥者的頭部咬入口中,整個畫面驚心動魄。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後壁西 騎象搏獅與系綬帶神鳥圖(6)

圖案原位於槨內後壁西部,上部大圖案中部為一人乘象殺獅的場面。該人有頭光,後飄著兩條綵帶,帶端有三個圓形飾物。頭戴花冠,波狀長髮披在肩後,深目高鼻,鬍鬚濃密,帶有耳飾。身穿一件長袍,外套一件紅色圓領半袖衫,領口有邊,袖口有雙層花邊,腰部繫著革帶,帶上有圓片形飾物。下身穿一條緊腿褲,膝下部分另有一寬肥的花邊護腿,足蹬一雙軟鞋。他兩手各握一把長劍,兩劍之首為圓環形,無劍格,劍身細長,左手之劍是劍尖朝下,立在身後,擋住一頭從身後撲上的雄獅;右手之劍高舉過頭,扭身回首,奮力向該獅劈去。所乘之象形體高大,長鼻高卷,護在主人背後,迎擊前面上方襲來的一頭獅子。在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雕繪一隻鴿子,向右側立,羽毛豐滿,脖上系一條絲帶,帶端向後飄去。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後壁東 騎駱駝獵獅與大角羊圖(4)

圖案原位於槨內後壁東部,上部圖案是騎駝獵獅圖。一頭高大雄健的單峰駱駝昂首挺胸,背上負一騎者疾奔。騎者僅可見背側,深目高鼻,黑色的突厥式長髮,穿一件半臂衫,下為緊身褲和軟靴,扭身向後俯看,左肩低,右肩高,左手握一張大弓,手腕處戴著珠飾,弓上端系一絲帶,右手扯緊弓弦,箭頭對著駝後一頭雌獅之口,引弓欲射。在駱駝前方還有一頭雄獅,直立而起,從正面攔撲駱駝,前爪一上一下抓入駱駝脖頸內,並且張口咬住脖頸。駝下還有一犬,衝向雄獅。在圖案上部,雕繪著兩隻飛鳥和兩朵祥雲。在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雕一隻奔跑的鹿在花草中。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外正壁左方 騎馬出行與牛獅搏鬥圖(9)

圖案位於槨外正壁左方,上部圖案下方兩角雕繪少許花草,中間雕一人騎在馬上,身後有頭光。頭戴冠,這種冠酷似某些菩薩和波斯王日月冠,在冠後還飄著兩條前窄後寬的飄帶。穿一件圓領窄袖長袍,長袍下至膝部,足登白色高筒長靴靴尖朝下,不見馬蹬。馬後立著一位侍從,手舉華蓋。馬前不遠處也立一人,神態恭謹,雙手舉於胸前,捧一放著果實的小盤。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左邊是紅色忍冬葉和小花朵,中部為牛獅搏鬥圖。圖中獅尾豎立,前爪舉起,撲在牛背上撕咬,牛夾尾弓身,試圖用犄角頂挑獅子。野獸之間的爭鬥也是波斯美術中悠久的題材,伊朗波斯波利斯遺址中,阿契美尼德時期的宮殿基牆壁面上就雕刻出獅子襲擊牡牛的場面。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外正壁右方 牽馬與神馬圖(1)

圖案位於槨外正壁右方,上部畫面中間雕一人騎在馬上,鞍韉俱全,絡頭帶、攀胸帶、鞦帶等為金色,馬額上佩一當盧,頭下絡頭帶上飾有紅纓,鞦帶上飾桃形金葉,韉和障泥為花色金邊。不見馬蹬,馬尾中部用絲帶紮成蝴蝶花結,花結下,馬尾分為兩叉。牽馬者為年青男性,鼻子又高又尖,雙眼凹入,身襲圓領窄袖紅色長袍,領口有寬緣,長袍下至小腿中部袍在身體前右側開衩,足蹬一雙白色高筒皮靴。馬側後立有三人,均為男性,深目高鼻,身著圓領窄袖長袍。在畫面中還有兩條犬和兩隻鳥,大鳥有頭光,脖頸系一條向後飄揚的綵帶,似為一隻孔雀。孔雀右是一隻綠色小鳥,正在銜一條葡萄枝蔓。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雕繪著一匹奔馳的有翼神馬,馬的後部變形為魚身魚尾。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東壁南部 釀酒與獅子咬神馬圖(2)

圖案原位於槨內東壁南部,在上部大圖案中,最下方是忍冬藤蔓和花卉,上是一精雕細刻的六角臺座,上有勾欄,欄內從左至右並列三人,手臂相接,蹲腿曲膝,作舞蹈狀。三人均為男性,體態肥腴,深目高鼻。在臺座下右側有二男性,左邊一人多半身掩在臺座後,右邊人雙手在胸前抱一敞口圈足大壇。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雕繪一雄獅與神馬搏鬥圖。圖中馬前肢生翼,後肢和尾化為魚尾狀,頸系飄帶,奮起前蹄,低首弓頸,撞向撲來的惡獅。圖像中獅子簡潔而馬精心刻畫,帶有突出神馬的取向。這種馬身魚尾獸可能是希臘或者是歐亞草原斯基泰的創造進而影響到祆教藝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東壁北部 騎駱駝獵獅與胡人持角形器圖(3)

圖案原位於槨內東壁北部,上部圖案四角為忍冬葉蔓或小花,中部上為一人騎駝射殺獅子的場面,該人有頭光,後飄著三條綵帶,短髮,深目高鼻。身穿一件前開口長袍,袍外上套一件紅色圓領半袖衫,袖口有雙層花邊,下部也有花邊頸上佩寬邊項圈,腰部系革帶,帶上有飾物。下身穿緊腿褲和軟鞋。該人跪騎在駱駝背上,左手平舉,撐著一張大彎弓,弓梢處繫有絲帶,右手扯滿弓弦,上身稍傾,渾身之力聚於兩臂,將弓拉成半月,注視著左方撲上來的一頭紅色雄獅,引弦待射。駱駝配合著主人與另一頭獅子搏鬥,咬住獅子的腰脊。大圖案下的小圖案中,有一深目高鼻、有頭光的人側身坐在一個又大又厚、鑲有花邊的圓墊上,右手握一角形器送向嘴邊。該角形器略有彎度,大口朝上,小口朝下,似為來通、角杯之類的飲器。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西壁北部 行旅飲食與山角圖(7)

圖案原位於槨內西壁北部,雕繪在行途中駐足飲食的情景。馬為深紅色高頭大馬,神駿異常。馬背上坐一人,氣宇軒昂,頭戴鑲有寶珠的紅色王冠,有頭光,冠下飄起兩根絲帶。他深目高鼻,多鬚髯,眉須皆為黑色,須呈大三角形拖至胸前,黑色長髮梳成波形狀拖在肩後。身穿紅色圓領長袍半臂衫,下著白色緊腿長褲和軟靴安然坐於馬背上,兩腿彎曲,左手自然下垂,右手端一碗舉於面前作欲飲狀。馬前站一年青隨從,面對主人,雙手端一盤,盤內盛滿果實,高舉著進獻給主人。馬後內側還有一個年青隨從,也有頭光,深目高鼻,黑色短髮,裝束同於前者。他立於一側,注視著二人,右手放於腹前,左手平伸在胸,在手心內,也放著一個果實。在馬前下方,有條白色獵犬,在主人頭頂,有隻頸繫絲帶的吉祥鳥向右飛翔。在大圖案下的小圖案內,雕繪著一隻白色帶黑斑的山羊,脖中系一帶,看著前方的小花,緩步向小花走去。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槨內西壁南部 出行休息與奔鹿圖(8)

圖案原位於槨內西壁南部,上部大圖案表現的是主僕三人休息的場面。主人在左,二僕在右。主人有頭光,戴冠,身穿窄袖長袍,坐在一個紅色束腰座上,右手握一白色高足大口杯,杯口呈波浪形狀。在他面前有一年青僕人,單腿跪地。雙手捧一裝滿果實的果盤獻給主人。在他身後,還立著一年青僕人,兩手於胸前抱一琵琶正在為主人奏樂。在大圖案下的小圖案內雕繪了一隻飛跑著的白色大角鹿。

第二部分是由中部9塊大石板組成的石槨外壁右、左及後面的畫面組成(第一部分其中7塊的反面),均為繪畫,共7塊,每塊繪1人,雖然畫面亦大,但內容簡單,主要為墨線勾邊,內填白黑二色,有男有女,有立有跪,皆無頭光,神態恭謹,似為侍者。這類身份的人,在傳統墓葬壁畫中,身份低下,都是墓主人貼近的人物,往往被繪置於墓室中(此部分是原墓槨的外壁,現展覽是把內壁朝外,所以此部分看不到)。

第三部分由虞弘墓石槨座外壁畫面組成,其中正面、左右側面的圖像都是浮雕加彩繪,背面只有彩繪,四面共有圖像29幅,主要雕繪於槨座四周外壁特定的壁龕和壼門內,內容和民族成分較為複雜,表現的是遊牧民族基本成員現實的日常生活。畫面較小,分佈密集。

| 人獸搏鬥圖 |

在虞弘墓石槨圖像54個相對獨立的畫面中“搏鬥”和“捕殺”兩種場面圖像共15幅。“搏鬥”圖像在石槨上佔據醒目的位置,“捕殺”則是石槨上的附屬圖像。“捕殺”圖中人物居主導地位,追捕著逃竄的動物。“搏鬥”圖中人與獸不分主次,甚至強弱難辨,雙方都在攻擊。從這些“捕殺”“搏鬥”圖像所表現的內容可知其具有特定的含義。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槨槨座左壁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槨槨座右壁

以“捕殺”為特徵的圖像共9幅,均作邊飾,分佈在槨座左壁和右壁上欄的有6幅,雕刻於龕內。動物被騎馬人物追捕,驚恐逃竄。槨座後壁下欄也有2幅彩繪圖像,為人物騎馬追捕羊或鹿的場面。“捕殺”圖像中被追逐的主要是羚羊、鹿,只有一幅是獅子。

狩獵題材的圖像在古代世界各地都很流行。中國早在戰國、漢代的陶器和青銅器上就已經出現,其後也繪於墓葬的牆壁上,用以表現貴族的日常生活,也象徵身份等級或具有軍事訓練的意義,獵取的野獸用於祭祀、食用。儘管虞弘墓的狩獵圖在構圖、人物特徵或動物種類方面有所不同,但象徵意義大同小異。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人物騎駱駝鬥獅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人物騎駱駝鬥獅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人物騎象鬥獅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獅馬搏鬥圖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獅牛搏鬥圖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獅人搏鬥圖

虞弘墓石槨圖像中“搏鬥”的畫面是中國境內發現的極為罕見、新穎的題材。其中兩幅為人物騎駱駝鬥獅,一幅為人物騎象鬥獅,都是獨立的大幅畫面。用動物表現神是西方文化的特徵,葛樂耐(Grenet)教授指出過祆教諸神與動物形象的對應關係,姜伯勤教授把駱駝解釋為勝利之神,又猜測騎象之神可能表現阿胡拉·瑪茲達神。

象、駱駝與人物共同參與搏鬥並非是人物神勇之外的補充和襯托,或是誇張的藝術表現。這種奇特的場面在中國漢唐狩獵圖中根本不見,張慶捷教授指出這是“仿波斯風格的圖像”。薩珊銀盤目前約有幾十件流傳於世,以帝王與猛獸搏鬥為題材的佔三分之二以上,製作年代從3世紀末~7世紀初,與薩珊王朝的興亡相伴始終。在西亞波斯美術中,勇壯的帝王與兇猛野獸格鬥的主題,是頌揚國王的權威和勇猛,並有著濃厚的宗教色彩,從祆教的觀念來看,帝王代表了光明、正義之神阿胡拉·馬茲達,怪獸、獅子則是黑暗、罪惡之神阿赫裡曼的化身,兩者間的搏鬥,是光明與黑暗、正義與邪惡之爭。與中國“因搜狩以習用武事,禮之大者也”的“狩獵”含義完全不同。帝王搏殺猛獸圖,寓含了社會地位和權力之爭,這種題材在波斯藝術中歷史悠久,阿契美尼德王朝時的雕刻中就很常見,直到薩珊時期長久不衰。

| 對坐宴飲圖析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圖案位於槨內後壁居中部位,雕繪畫面正對槨門處石板上畫面的主要內容是對坐宴飲,對坐二人似為夫妻。其中居於左邊的、留有濃密長鬚的男子形象,在這套圖像的很多場景中都有出現,顯然是整套圖像的主角。姜伯勤先生最初也認為此畫是在善的天國之宴飲圖,對坐二人或為墓主夫婦。其後,他又指出“此幅槨壁浮雕,即墓主人男女對飲圖,是本石槨畫像石中關鍵的一幅圖像”。馬爾沙克先生同意姜伯勤關於墓主夫婦在天國宴飲的觀點,並做了進一步發揮:“儘管死者並不曾成為國王,而且在其他棺床上也從未有過死者戴冠的現象,但此處如此處理,或許是通過將這對男女置於天國的背景下,以表明他們到達了一個極樂世界,享有皇室般的幸福”。榮新江先生則認為此處是墓主夫婦居家宴飲圖,又從畫面上不少人物有頭光來看,認為反映的似乎是主人進人天國之後的情景衝。總之,諸家看法在細節上雖有不同之處,但基本上都認為是一幅夫婦宴飲圖。而也有學者否定這一說法,認為這是接引“義人”靈魂升入天國的敘事畫卷。

| 葡萄酒文化的體現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虞弘墓浮雕圖案中既有踩踏葡萄釀酒的場面,也頻繁出現了葡萄藤蔓圖案、鳥銜葡萄等圖案,畫面中更出現了男女主人飲酒及僕人侍酒的圖案,其中,有關飲酒的圖案共出現了9幅,酒壺共出現了7次,酒碗共出現了6次。充分反映出葡萄與葡萄酒在墓主人生活中的地位。

踩踏葡萄也稱為“踏漿”,是古老而傳統的葡萄酒釀造方式,在沒有機械化壓榨之前,曾廣泛流行於波斯、古希臘、古埃及、古羅馬等地,並傳播到世界各地。在埃及古墓的壁畫中,就有多幅踩踏葡萄釀酒的場景與虞弘墓槨壁浮雕的場景極為相似。在歐洲,踩踏葡萄一般由姑娘們來完成,留下了“美女踩葡萄”的習俗。電影《雲中漫步》中也有青年男女用腳踩踏葡萄釀酒的場景。在我國,也有不少使用腳踩製作的美食,如釀造白酒的“端午踩曲”、古老的製茶秘技“以腳揉茶”等。清朝末年,腳踩葡萄釀製葡萄酒的工藝也曾在我國的文獻中出現。

| 出土石件 |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石俑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廊柱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砂石女侍俑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墓裡乾坤:太原隋代虞弘墓

漢白玉彩繪伎樂俑

在墓室和石槨之間的夾道中,出土了石質彩繪侍從俑、武士俑和伎樂俑以及八稜形漢白玉石柱、蓮花座、白瓷碗、銅幣等80餘件。在展廳中展出了五件石俑。

| 藝術特色 |

虞弘墓石槨圖像題材豐富,表現了墓主人生活的各個側面,有通過狩獵、搏殺群獅等情景描繪粟特、波斯、突厥民族勇敢精神的,有通過樂舞、宴飲等情景表現這些民族美好生活的,有通過祭壇、神靈等細節顯示這些民族的信仰和神話的。這些場景所反映的是以中西亞波斯薩珊王朝粟特人為主的生活場景。他們信奉的是瑣羅亞斯德教。在南北朝時期,以虞弘為代表的大量西域部落人群沿著絲綢之路輾轉來到了太原,經商做官,同時把他們的文化也帶到了這裡。

石槨圖像的表現方式主要是浮雕,其次是繪畫,繪畫又分為彩繪與墨繪兩種。精華部分是浮雕加彩繪。畫面均為單幅圖像,每幅圖像或自然用槨壁區別,或人為使用壁龕、壼門等形式分開,主要畫面模仿了波斯遺存的摩崖石刻和波斯銀盤表現英雄和重大事件式的紀念性畫面,內涵深厚,中心人物突出,佈局簡潔疏朗。可以將這些圖像統稱之為“仿波斯風格的圖像” 。追溯其源,一是波斯,二是中亞,合二為一。

圖像中幾乎所有人物、動物、飛禽表現的都是側面或半側面,彎弓射箭者,有弓無箭,也是模仿波斯藝術,與北朝墓葬畫像截然不同。超現實的誇張形式,如許多飄帶頭不是朝下,而是朝上。狩獵是遊牧民族圖像藝術中恆久的主題,除波斯和粟特常見的人獅搏鬥圖外,還有即使在波斯和粟特也罕見的牛獅搏鬥圖、犬獅搏鬥圖、象獅搏鬥圖、馬獅搏鬥圖,甚至還有駱駝與獅子撕咬的圖景,這些表現的不是在華移民的現實生活,而是一種濃厚的思鄉懷舊情緒的反映。

| 關於祆教 |

祆教在古代波斯地區(如今的伊朗)流行時,名叫瑣羅亞斯德教,在中國,被人們稱作祆教或拜火教。瑣羅亞斯德出身於米底王國(一個古伊朗王國)的貴族騎士家庭,20歲時離開家獨自隱居,30歲時聲稱受到神的啟示,改革傳統的多神教,創立新的宗教。在基督教誕生前,他創立的宗教曾經是中東和西亞最有影響力的宗教,是古代波斯帝國的國教。基督教中的“魔鬼”(devil)一詞,就是譯自祆教的“daevas”;而希臘人稱魔鬼為“daibolos”,意思是“誹謗者”或“控告者”,這是猶太人對“撒旦”的概念,它也源自瑣羅亞斯德教的思想。

在瑣羅亞斯德教中,阿胡拉·馬茲達是代表光明的善神,安格拉·曼紐是代表黑暗的惡神;善神的隨從是天使,惡神的隨從是魔鬼,互相之間進行長期、反覆的鬥爭,為了戰鬥,阿胡拉·瑪茲達創造了世界和人,在此之前,他首先創造了火。瑣羅亞斯德的出生是善神阿胡拉·瑪茲達勝利的結果,瑣羅亞斯德的精髓每一千年產生一個兒子,他指定第三個兒子為救世主,與魔鬼鬥爭以徹底肅清魔鬼,使人類進入“光明、公正和真理的王國”。人死後要進入“裁判之橋”,根據其生前所作所為決定入地獄或天堂,但在世界末日時都要受一次最後審判,惡人的靈魂可以蕩除罪惡而復活。

瑣羅亞斯德教認為,火是阿胡拉·瑪茲達最早創造出來的兒子,是象徵神的絕對和至善,是“正義之眼”,所以廟中都有祭臺點燃神火,日常點燃和保存神火要經過繁複的儀式。

拜火是祆教的基本特徵,主持拜火儀式是祆教祭司的主要職能。祆教認為火是最高神阿胡拉·馬茲達的象徵,包含了太陽和其他天體的光輝,顯示了善神的力量、偉大和能力,以最純潔的形式,閃耀著最高的真理。既然火是如此純潔,如此神聖,所以祭司們在主持祭祀儀式時,一定要帶口罩,以免呼吸汙染了聖火和祭品。拜火時帶口罩是古代祆教祭司的慣例,現代祆教徒仍保持了這一傳統。

人首鳥身的形象也與祆教創世神話有關。雖然難以辨別祭司之身是鷹還是雄雞,但雄雞和鷹都是祆教崇拜的對象,是阿胡拉·馬茲達為與群魔和術士對立鬥爭而造的。據說,有兩種鳥,一種叫“阿紹祖什特”,另一種叫“索克”,它們被賦予了《阿維斯塔》的語言。《阿維斯塔》是瑣羅亞德斯教的主要經典,意思是“知識”,也叫“波斯古經”,主要記述瑣羅亞斯德的生平以及教義。當會說話的鳥一旦開口講話,就會讓群魔膽戰心驚,無可逞其伎。此外,雄鷹也是祆教戰神巴赫拉姆的化身之一,靈光也曾“化作雄鷹騰空而去”,可見鷹在祆教信仰體系中佔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圖像中給祭司賦予人首鷹身之形象,應該也有保護聖火、驅除邪惡的含義在內。

古時,瑣羅亞斯德教在中東迅速傳播,成為波斯第一帝國的國教。後來阿拉伯帝國征服波斯,在伊斯蘭化過程中,瑣羅亞斯德教受到伊斯蘭教排斥,被迫向東遷徙,部分進入印度,部分通過西域進入中國。因瑣羅亞斯德教祭天,然而這個“天”是胡人之“天”,不是中國原始宗教中的天神,因此被稱為“祆”,即“胡天”。古高昌、匈奴的許多部落,都信奉祆教教義。漢朝將領霍去病俘虜匈奴渾邪王,曾繳獲休屠族的祭天金人,這金人後來被漢武帝供奉於甘泉宮—休屠族在匈奴部落中是專責祭祀的,他們祭的這個“天”,就是祆教中的光明之天神。《魏書·西域傳》裡說,波斯國拜祭火神、天神,而《北史·西域傳》提到焉耆、高昌都拜天神,這“天神”就是由波斯商賈傳來的。北魏後期及北齊、北周都有祀“胡天”的記載,這種神像崇拜,與原本的瑣羅亞斯德教是有出入的,祆教在這一過程中既有對傳統的繼承,又有本土化的一些變革。

祆教在古代中國的傳播,主要由絲綢之路上經商的粟特人來完成。唐代前期及中期,在一種開放姿態的引導下,世人對各種宗教都有尊崇之心,當時來華經商的胡人很多。經西域傳來的摩尼教,和基督教分支景教正經歷在中國的黃金時期,粟特、波斯、回鶻等胡人在中國大量定居,政府更設立專門官職“薩保”(祆教中的大祭司)來管理這些不同信仰的胡人。那時,從河西走廊到長安洛陽都可以看到火祆祠的蹤跡。不過,祆教主要是在華的胡人信奉,本地的居民不可以祈祭,但也有可能私下傳佈。唐代會昌滅佛期間,對西方來的祆教、景教、摩尼教祠寺也一併禁燬,祆教在中土受到了打擊,雖然會昌之後還有留存,但影響漸漸小下去。宋代還有殘存的祆祠,南宋以後,中國的典籍上已經很少見到祆祠的名稱,如今在山西還介休倖存一座祆神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