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當你看近日頭條的時候,每次刷新,都是你愛看的文章;


當你打開美團點外賣,推送的都是你愛吃的菜;


當你在某社交APP上剛和朋友說要買買買,那邊購物APP就展示了相關商品;


當你剛註冊了某個旅遊APP,那邊推銷電話就打爆了手機;


......


生活中這樣的事不勝枚舉,種種事件,無不指向同一個根源——用戶數據洩露。當你經歷過上述或類似事情,


不用懷疑,


你的隱私信息極有可能被手機APP過度收集並“分享了”!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身處於大數據時代,人人都在裸奔。無奈的是,我們無意“裸奔”,卻不得不成為“被裸奔”大潮的一員。


更可怕的是我們的身份信息很可能正在以三分錢一條的價格在網上被販賣!


僅舉一例:“2018年,某社交網站上明碼掛售《華住旗下酒店開房數據(漢庭、桔子、全季等)》包含姓名、手機號、郵箱、身份證號、家庭住址、入駐情況、消費金額等信息約2.4億條。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這些信息洩露有什麼後果?如果你以為僅僅是有些推銷電話那麼溫柔嗎?當然不是!前有身份信息洩露“被貸款“,隨後有海淘額度被盜用,身份信息被用於海外購清關。


雖然我國有《個人信息保護法》與《數據安全法》,但尚未嚴格執法,輿論譴責也就不了了之了。


而歐盟的《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就沒那麼溫柔了,如果企業有數據嚴重洩露行為,那麼這家企業就會被罰高達4%的全球營業額或2000萬歐元。


比如,之前谷歌因在法國違反了《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就被法國國家數據保護委員會處以5000歐元的鉅額罰款。


即便執法如此嚴格,但用戶隱私洩露事件也屢禁不止,即便是世界行業巨頭也難逃這一魔咒。因為這不僅僅是技術問題,還有商業模式的問題。


因為,商業的本質是“流量競爭“!


馬雲說“大數據“是新型的生產資料。在”大數據決勝”的背景下,一些互聯網企業將線上消費者視為大數據掠奪的重要資源,超範圍獲取用戶隱私已經成為行業潛規則。


2018年,中消協發佈的《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顯示,91款APP存在過度收集用戶個人信息的問題。獲取的消費者信息越多,能繪製的消費者畫像越精準,流量變現的效率越高,收益越大。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因而,就有了上述情況的發生。且如果真的嚴格執行信息保護法,大部分互聯網企業將難以盈利。


隨著科技的發展,採集數據越來越方便,數據的覆蓋面越來越廣,數據量越來越大,個人隱私如何保護的問題越來越迫切。


也許區塊鏈的出現可以解決這一問題。區塊鏈作為國家的利好政策,絕不是偽命題,它有著巨大的潛力。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可追溯、不可篡改等優點。區塊鏈通過加密技術,可以通過加密算法,實現用戶身份和用戶數據的分離。


舉個栗子:比如一款購物APP,可以將用戶的身份進行哈希計算,得到的哈希值作為該用戶的唯一標識。類似於比特幣的錢包地址。用戶在改APP上的行為數據,和前面得到的哈希值進行捆綁,而不是和用戶身份信息進行捆綁。

用戶產生的數據是真實的,而使用這些數據的時候不能通過哈希值還原對應的用戶名、電話、或是註冊郵箱,這就保護了用戶的隱私。


此外,區塊鏈中的分佈式存儲有效降低了數據全部被洩露的風險。中心化的數據庫存儲,一旦數據庫被黑客攻擊入侵,數據很容易被全部盜走。可以這樣理解每個人數據都自己掌握私鑰,只有輸入了私鑰才能真正拿到這些信息。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其實,互聯網之所以無法解決洩露事件,不過是因為大部分用戶數據被巨頭壟斷,當巨頭出現問題時,不管是因為被黑客攻擊,還是巨頭本身的肆無忌憚,後果對大部分用戶來說,都是同樣嚴重。

私密信息裸奔,區塊鏈如何保護我們的隱私?

不可否認,目前區塊鏈還不成熟,但區塊鏈有它自身的優勢,不論是在保障信息安全還是防止巨頭壟斷,保證信息的私密程度,區塊鏈都存在完美解決問題的可能性。而在這樣一個概率世界,嘗試比墨守成規,總不會是一個更壞的結果。


公眾號:CECBC區塊鏈專委會

微博:CECBC區塊鏈專委會

知乎:CECBC區塊鏈專委會

今日頭條:CECBC區塊鏈專委會

一點資訊:CECBC區塊鏈專委會


掃描下方二維碼,關注我,帶你感受關於區塊鏈的神奇世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