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文/章一

編輯/程成

#宿利群藝術#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永樂與成化祖孫的故事》 紙本水墨 45×34cm 2019年

海德格爾在《藝術作品的本源》一文中認為:“‘存在者的真理自行設置入作品’,作品並非附加藝術屬性的物品,作品揭示了物品的本質。”我們對於藝術的理解源於我們的生活本身,源自於文化的認同感。在中國傳統文化中,所指的“物”並非是簡單的器物,而是蘊含著特有的文化與生活。在明代文震亨的十二卷《長物志》中,可見文震亨對“賞物”的執迷,以及他所代表的文人士大夫的審美情趣。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水上輕盈步微月》 紙本水墨 97x170cm 2016年

《長物志》中反映出中國傳統文人士夫“賞物”成風的文化現象。以瓷器為例,文中談到:“官、哥、汝窯以粉青色為上,淡白次之,油灰最下。紋:取冰裂、鱔血、鐵足為上,梅花片、墨紋次之,細碎紋最下。”可見對於“物”,文人們逐漸從“用”轉變為“品”。乾隆時期有專職的宮廷畫師繪製了《埏埴流光》圖冊,圖冊中描繪了乾隆皇帝所珍愛的大量瓷器。《埏埴流光》圖冊彷彿是一箇中國“物”文化的時代縮影,其中承載了士大夫階層的賞古風尚與玩古情趣。當我們通過圖冊欣賞這一件件奇珍異寶時,亦是在品味著那段歷史的滄渝,透過每一處紋飾的細節,見證著王朝曾經的興衰榮辱。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清代 《埏埴流光圖冊》-汝窯蟠龍洗

在中國傳統文化裡,“物”除了泛指一些賞玩的世俗之物外,還常常與“器”聯繫在一起。從廣義上看“器”從屬於“物”,但從文化的層面來看,“器”具有更深層次的象徵意義,例如“禮器”、“樂器”、“瓷器”等等,在封建社會中“器”成為了身份和地位的象徵。正是基於這種對“器”的崇尚,當代畫家宿利群選擇將瓷器作為象徵性符號,創作出了《永樂與成化祖孫的故事》、《元青花與成化天字的對話》、《乾隆與弘治的細語》等新水墨作品。在這一系列作品中,“器”成為了他觀念表達的載體,同時由於語境的不同,這些作品呈現出與《埏埴流光》圖冊截然不同的審美特質。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 元青花與成化天字的對話》 紙本水墨 34x45cm 2019年

在當代中國社會,多元文化的影響使每個人都有獨立的價值觀和審美傾向。宿利群希望通過不同時期的瓷器之美,將中國形而上的哲學思考及其中生命的象徵透過這種美表現出來,這也是一種文化自覺的意識體現。有獨特涵義的中國“物”文化,是一個涵蓋了人文與審美的寬泛的文化範疇下的觀念。這樣的獨特涵義也成就了宿利群新水墨畫豐富的人文底蘊,以及與眾不同的表現力與審美風格。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 乾隆與弘治的細語》 紙本水墨 45x34cm 2019年

明代高濂在《遵生八箋·燕閒清賞箋中卷》中談到對於畫的境界的評價與追求:“餘所論畫以天趣、人趣、物趣取之。天趣者,神是也。人趣者,生是也。物趣者,形似是也。”認為聚齊“天趣、人趣、物趣”的畫作,才能稱得上是好畫。宿利群在描繪物象的過程中,並沒有將臨摹其外部形象作為唯一準則,而是通過自身的主觀意識去感知與塑造物象。從對物象形色的描繪中,表現出物的靈氣、物的內在生命,同時也透過其所描繪的物象傳達出自身的思考和精神追求。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 《瞎子的大明芳華》 紙本水墨 36x52cm 2019年

關於“物趣”,林語堂在《論趣》中認為:“人有人趣,物有物趣,自然景物有天趣。”“名、利、色、權,都可以把人弄得神魂不定。只這趣字,是有益身心的。”繪畫中的“物趣”指的是畫中物象使觀者對其產生興趣,其妙處在於物的形神合一。解讀角度不同自有不同理解,即有物其形,亦有物其意,兼有畫物人之情,這即是宿利群的藝術探索和精神追求。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 《青花捲草紋印盒》 紙本水墨 36x52cm 2018年

藝術家簡介:

漫談中國的“物”文化與“物趣”

宿利群,1961年2月19日生於北京,祖籍遼寧瀋陽。從事壁畫、環境藝術創作設計。現為清華大學清華工美高級工程師,自由藝術家。1981年考入中央工藝美術學院,師從祝大年、吳冠中、袁運甫、杜大愷先生,學習壁畫專業,1985年7月畢業並留校任教,曾任裝飾藝術系系秘書,中國美術家協會壁畫藝術委員會學術秘書。1995年至1996年在法國巴黎國際藝術城研修。主要作品有重彩壁畫—《大自然的呼喚》(1990年),彩色琉璃壁畫—《百鳥朝鳳》(2012年);在中國美術館舉辦“宿利群油畫作品展”(1989年),在北京今日美術館舉辦“尋真·宿利群油畫、水墨作品展”(2016年)。

#藝術# #收藏# #瓷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