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提起南明,实在是不能不提起李定国来。

可以说,我知道有南明,完全是从李定国开始的。

我很早就想写一点关于他的文章,然而我却始终未敢轻易下笔。

因为,我读不懂他。

我不知道,为什么一个对明朝怀着仇恨的农民军少年,怎么会转变成南明的忠臣;

我不知道,为了团结抗清,他是如何忍受孙可望的羞辱和讥讽;

我也不知道,他拥有怎样的个人魅力,能够使得讨伐他的孙可望部下临阵倒戈;

我更不知道,身处缅甸时,在明知复国无望的情况下,他是如何坚守。

但是,不论如何,对于李定国,我实在是该写点什么来纪念他。

好了,开始吧。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李定国纪年》郭影秋 著

南明支柱

公元1662年,大明永历十六年。

雨下个不停,似乎比前几天的雨还大,连日的闷热,并没有因大雨而有所减弱。反而火上浇油一般,让人觉得喘气都难。

李定国躺在床上,望着窗外。

这不是他第一次看见缅甸的雨,但却是最后一次了

前些天,得知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杀的消息,他眼中带血,失声痛哭。

他知道,再没有一面旗帜,能够号令天下,中兴大明了!

而此时,他的生命,也即将走到尽头

如果说,永历皇帝是南明中兴的旗帜,那么李定国,一定是支撑旗帜迎风飘扬的旗杆!

作为帝国最后的支柱,他以云贵一隅之地,与早已统一中国大部分的清军抗衡十年,条件之艰苦,局面之恶劣,

比起诸葛亮北伐、归义军守土,还要艰辛万倍。

然而就是这样,他仍然初心不改,矢志抗清。

对内部,他能团结士卒,隐忍退让;对外部,他奋力抗清,多次拒绝清廷的招降。

他所率诸军,军纪严明;他治理地方,百姓爱戴,云贵川多有百姓建“李晋王祠”以纪念。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连环画中的李定国

两蹶名王,天下震动

云贵经过孙可望、李定国的经营,家底足了。

1652年,李定国率军出滇东征。

甫一出滇,就遇到了劲敌——定南王孔有德和他的天佑军。

孔有德,原为明朝将领,崇祯年间带领大量火炮与先进装备投靠清军,因其所率部队装备先进,便于攻城略地,不论是打明朝还是朝鲜,一直都是满清倚重的部队。

孔有德对满清的影响,比之于吴三桂亦不遑多让。

然而遇到李定国后,孔有德大败,举家自焚,成为满清第一个阵亡的亲王级将领。

李定国一战成名,这只是个开始!

1652年,清军派出敬谨亲王尼堪南下对抗南明。

尼堪,努尔哈赤之孙,是清初三大理政王之一,战功卓著。作为满清皇族,其地位和身份,是孔有德完全无法比拟的。

十月,尼堪率军十万南下;十一月,李定国阵斩尼堪,衡州大捷。

(基本可以理解为尼堪用了一个月时间,从北京跑到湖南,然后送个人头。)

至此,天下无人不知李定国!

逮夫李定国桂林、衡阳之战,两蹶名王,天下震动。此万历戊午以来全盛天下所不能有。——黄宗羲

战后清廷震惊,甚至准备放弃西南七省,与李定国讲和。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李定国衡州大捷后南明的形势

在桂林之战后,李定国在七星岩摆下酒宴,问当时在座的兵部尚书刘远生:

“君读史,以曹操、司马懿为何如人,奸耶愚耶?”

刘远生尚在思虑间,定国又道:

“操、懿有戡乱之才,喋血百战,摧大敌,扶弱主,以垂令名于后世如探囊取物,而顾以此博万世笑骂,犹持黄金换锈铁,农夫樵竖之不为,而操、懿为之,非至愚而何!”

刘远生道:“方今之世,一宋末之局也。君羡文文山(文天祥)、陆秀夫、张世杰诸前哲乎?”

李定国说:“文、陆、张诸公,其精忠浩气,固足以光昭青史,为天地生色,然吾侪之对于国家,窃不愿有此结果也!

此番对话,或可看作是李定国当时内心的一种剖白吧。


兵败新会

当然,李定国不是神,他也打过许多败仗。最重要的,恐怕就要数新会之战。

在我看来,这是南明复兴最为关键的一仗。

如果拿下新会,就可以进兵广州,与郑成功合兵一处,南方国土大半可复。

然而,李定国却败了,败得那么不可思议:

二十万大军,几个月的时间,愣是没打下一座由八千清军驻守的新会。

1654年九月,李定国兵围新会。

开始打得挺猛,但是每每危急时刻,清军总会驱赶城中百姓当“炮灰”,李定国不忍伤害百姓,使得清军总能化险为夷。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连环画《李定国抗清兵》

听说新会城中已经无粮,李定国就想做持久战,将清军困死城中,既不伤民,又能夺城。

岂料清军不但在城中掠夺百姓的粮食,而且兵围两月后,清军粮尽,竟大肆宰食人肉充饥,命令城中百姓献上人口,供他们食用。

就这样,城内饿死和被吃者累计尸骨逾七万人。

明军久攻不克,加之瘟疫横行,士气大衰。

此时清军援军又至,原定会师的郑成功也没有来,李定国与清军接战不利,损失惨重,被迫撤军,退守南宁。

“两粤之业至是衰”。

从此之后,李定国的军队再也没能组织起大规模的反攻。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李定国抗清斗争示意图

他与他们不一样

新会之战,是南明翻盘的最佳时机之一,然而被寄予厚望的李定国却失败了。

在许多人看来,与大明的基业相比,几十万百姓的性命又算得了什么!

平心而论,新会之战,李定国失误的地方太多。可能,只要他集中炮火进攻,不管城中百姓生死,新会城很容易攻下,但是李定国太爱民了

这种爱民之心,很早就在他心中播种了:

早在和张献忠在四川时,张献忠爱杀人,李定国就曾经多次劝谏。

率军出滇时,为了防止士兵扰民,他就已和士兵约定“兵行五要”,现在读来,尤觉难得:

一不杀人,二不放火,三不奸淫,四不宰耕牛,五不抢财货,有一于此,军法无赦!

与其说李定国败给了清军,不如说他败给了自己。

或许,许多明军将领都会嘲笑他的“妇人之仁”。

同为大明的将领,高杰可以为了军粮劫掠扬州,左良玉可以杀良民假报战功,但是对于李定国来说,他与他们不同!


宁死荒外,勿降也!

然而在乱世,仁慈爱民,并不能解决战乱。

功劳太高,也总会引人怀疑。

1657年,孙可望嫉妒李定国功高,引兵攻打李定国,兵败降清。

导致清廷得意掌握南明虚实,使得南明危在旦夕。

在撤往缅甸的途中,李定国设伏,准备重创清军,然而由于叛徒告密,使得功亏一篑;

这难道真的是英雄末路吗

1662年,永历皇帝被吴三桂绞死于昆明。

不久,李定国病逝于缅甸。时年四十二岁。

临终时,对其子李嗣兴说:

宁死荒外,勿降也!

李定国死,李嗣兴降清。

如果不以成败论英雄,在明清之际各方面的人物当中,他是光彩四耀的一颗巨星,其他任何人都无从望其项背。——顾诚《南明史》

二十万明军对八千清军,李定国为何会失败

云南勐腊的汉王庙(李定国祠),据说三十多年前曾经修复,现已近乎废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