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的孩子為什麼容易分心?

樂樂剛滿3歲,是一個活潑好動的孩子,他非常喜歡汽車玩具,媽媽給他買了好多不同類型的汽車玩具。每次玩玩具時,樂樂總是三心二意,玩一會兒這個就不玩了,轉頭又去拿另外一輛汽車,汽車玩具總是被他換來換去。媽媽有些擔憂,孩子的專注能力是不是不夠好呢。


可能很多寶媽會遇到類似的情況,其實這與孩子這個年齡段的注意力特點有關,今天我們就一起來談談注意力。注意不是一種獨立的心理過程,而是一種心理狀態,它是一切心理活動的共同特性。也就是說,我們生活當中的一切心理活動都離不開注意,由此可見注意在我們日常生活中是多麼重要了。在幼兒階段,家長和教師一定要注重培養孩子專注的習慣。


注意的定義

注意是一種心理狀態,是心理活動對一定對象的指向和集中。從定義可以看出,注意有兩個特點:指向性和集中性。

指向性是心理活動有意識地選擇某個對象而忽略其它對象。這也不難理解,因為注意的資源是有限的,我們沒有辦法同時注意到所有事物。當我們去電影院看電影的時候,我們會有意識地注意電影的內容和裡面的人物角色,而對於外界環境的印象並不深刻,可能最後我們連坐在旁邊的人都不記得是誰,這其實就是指向性。

那集中性又是什麼意思呢?集中性是指心理活動集中在某個對象時便會全神貫注。當老師在課堂上授課時,老師的注意力會高度集中在學生和授課內容上,這就是集中性的體現。


注意的種類

(1)無意注意

無意注意也稱不隨意注意,是指沒有預定目的、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我想大家都有過上學遲到的經歷吧,當你遲到推門而入的那一刻,全班人齊刷刷的目光都聚集在你身上的那種尷尬情形就是無意注意。因為你遲到推門的這個動作對於其他人來說是一種新的刺激,大家不約而同地就關注你了。同樣地,小學生聽到教室外面喧鬧的聲音就會望向窗外,這也是無意注意的表現。無意注意是人和動物共有的注意形式,是一種低級的被動的注意形式,主要由外界的新異刺激引起。

對於0-3歲的幼兒來說,無意注意是他們注意的主要形式,這一階段的孩子很容易受外界刺激的影響,因此家長和老師在提供教育環境時一定要簡潔明瞭,切忌花裡胡哨。我們也可以利用無意注意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對幼兒進行教學,尤其是幼兒老師,在授課過程中一定要注意語音語調的變化做到抑揚頓挫,這樣才能更好地引起小朋友的無意注意。另外,家裡各式各樣隨意擺放的玩具容易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孩子很容易在遊戲的過程中三心二意,就像前面提到的樂樂的故事。因此建議家中玩具要擺放有序,拿一個玩一個其他玩具就先收起來。


(2)有意注意

有意注意也稱隨意注意,是有預定目的,必要時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日常生活中很多心理活動都離不開有意注意,比如看書、考試、做題等,這些活動都需要我們的意志和思考才能完成。在課堂當中,學生認真聽講也是一種有意注意。有意注意不侷限於教育活動,對於愛好英雄聯盟的人來說,為了上分認真打遊戲也是一種有意注意。

總而言之,只要涉及到目的和意志努力兩方面的活動都是有意注意。有意注意是人類特有的一種高級的主動的注意形式。3歲以上的孩子他們的有意注意開始萌芽並逐漸發展,開始學會用意志來調節自己的活動。因此家長和老師可以利用遊戲這種豐富的教學形式來調動孩子的積極性,培養他們的有意注意。


(3)有意後注意

有意後注意是有預定目的,卻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有意後注意是有意注意的一種特殊形式,但是它並不需要意志努力。當我們剛學會開車時,新手的我們往往會聚精會神,不容半點分心,腦海中會不斷思考著路線及駕駛技巧,這是一種有意注意。而當我們熟練開車成為一個老司機時,我們就能夠邊開車邊和別人交談了,這時候我們不用像新手一樣去思考怎麼掛檔怎麼轉彎怎麼加速,這就是一種有意後注意。因為這時候我們的開車技能已經達到自動化程度,不需要再關注駕駛的具體操作了,從而能夠把注意力分配給其他的活動。

需要注意的是,有意後注意只有當活動達到自動化程度時才有可能出現。培養有意後注意的關鍵在於發展對於活動的興趣愛好,所以家長和老師可以帶孩子體驗不同的課程類型,從中挖掘孩子的興趣愛好進而培養他的有意後注意。

更多育兒知識請關注VX公主號@Psy學前心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