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九月初九祭重阳

故事:九月初九祭重阳

很久以前,在今河南省泌阳县的五峰山流下一条大河,流经遂平、汝南、平舆、正阳、新蔡班台与小共河相汇流入大洪河。汝河流域面积约有7376平方公里,除西部山区外,沿途大都是平原。这一带人烟密集,水丰草美,五谷丰登,六畜兴旺。

也许是汝河流域的人们太富裕了,引起了一个瘟毒恶魔的嫉妒。这个恶魔全身都是瘟毒,只要它一经过,人畜皆患病而亡。由于恶魔对人间的祸害,汝河一带天天有人丧命,人们受尽了瘟魔的蹂躏,苦不堪言。

汝河边有一个美丽的河南村,这一年秋天,人们正准备迎接丰收,一场突发的瘟疫让全村人都患上了重病。一个叫恒景的青年人和父母都患上了重病,他的父母因病死亡了,桓景也差点儿丧了命。病愈之后,恒景辞别了心爱的妻子和乡亲们,远游访仙学艺,他立志一定要为家乡人民除掉瘟魔。

恒景四处访师寻道,访遍各地的名山高士。他不畏艰险和路途的遥远,磨破了无数双鞋,翻过了无数座山,终于在东方的一座大山上找到了法力无边的费长房。仙长为桓景的精神所感动,他收留了恒景,教给他降妖剑术,还赠他一把降妖宝剑。恒景废寝忘食刻苦练习,终于练出了一身非凡的武艺。

这一年的九月初八,费长房把恒景叫到跟前,说:“徒儿,明天是九月初九,瘟魔又要出来作恶。你的本领已经学成,应该回去为民除害了。”

说罢,他送给恒景一包茱萸叶,几盅菊花酒,并且密授避邪用法,让恒景骑着仙鹤赶回家去。

恒景当天告别仙长回到家乡。第二天九月初九的早晨,恒景按照仙长的叮嘱,把乡亲们领到了附近的一座山上,发给每人一片茱萸叶,一盅菊花酒,做好了降魔辟邪的准备。

太阳越升越高,渐渐地到了中午。只见汝河上黑浪翻滚,恶气冲天。汝河两岸没有跟随恒景上山的人们纷纷中毒倒地,两岸一片悲哀之声。

突然,河水冲起一股黑浪,一个长相怪异,浑身长满毒刺的恶魔发出几声怪叫跳在汝河岸边。瘟魔冲出汝河,却发现附近的山上不时向下传出一阵阵清香之气,将恶魔发出的黑气冲散。

瘟魔气得哇哇怪叫,便向山上冲来。恒景让人们把茱萸展在面前,把菊花酒泼酒在空中。瘟魔刚扑到山下,突然闻到茱萸奇香和菊花酒气,惊吓得戛然止步。瘟魔赶紧运功让身上的毒刺不断射出毒汁,企图用毒汁伤害人们。

恒景手持降妖宝剑跳下山来,与瘟魔打斗在一起。无论瘟魔射出多少瘟毒。都无法伤害恒景。几十个回合过后,恒景运起神功,大喝一声:“呀-呔!”,一剑过去,把瘟魔刺死剑下。

恶魔一死,恒景让人们把茱萸叶和菊花酒撒进汝河,转眼间,汝河风平浪静,水清如镜,沿河两岸,菊花盛开。从此,汝河两岸成为人们安居的乐园。

故事:九月初九祭重阳

从那一天起,人们为了纪念恒景驱魔的事迹,每到九月初九,便登高赏菊。因农历九月初九,二九相重,称为“重九”。人们在重阳之日有登高之风俗,人们又称重阳节为“登高节”。同时,也有人称重阳节为重九节、茱萸节、菊花节等不同说法。

九月初九的“九九”与“久久”音同,有长久之意。于是,人们在纪念恒景的同时,往往在此日祭祖或回家拜见长辈、祖辈以示敬老。

重阳节与春节、清明、孟盂节(农历七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祭祖的四大节日。2012年12月28日,我国法律明确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

汉代,《西京杂记》中记西汉时的宫人贾佩兰称:“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

相传,汉代便有了重阳节求寿之俗。这是受古代道士追求长生,采集药物服用的影响。一些重阳大型饮宴活动,是由先秦时庆丰收之宴饮发展而来的。《荆楚岁时记》云:“九月九日,四民并籍野饮宴。”

重阳节在我国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最早可以推到春秋战国时期。战国时代,初时重阳只是在帝宫中进行的活动。汉代,过重阳节的习俗渐渐流行。相传汉高祖刘邦的妃子戚夫人遭到吕后的谋害,其身前一位侍女贾氏被逐出宫,嫁与贫民为妻。贾氏便把重阳的活动带到了民间。

贾氏对人说:“在皇宫中,每年九月初九,都要佩茱萸、食篷饵、饮菊花酒,以求长寿。”从此,重阳的风俗便在民间传开了。

“重阳节”始记于三国时代。曹丕《九日与钟繇书》中载:“岁往月来,忽复九月九日。九为阳数,而日月并应,俗嘉其名,以为宜于长久,故以享宴高会。”

晋代文人陶渊明在《九日闲居》诗序文中说:“余闲居,爱重九之名。秋菊盈园,而持醪靡由,空服九华,寄怀于言”。赏菊饮酒习俗应从此始。

唐朝时,重阳节才被定为正式节日。宫廷、民间一起庆祝重阳节,并且在节日期间进行各种各样的活动。宋代,重阳节更为热闹,已经成为民间重要节日。明代重阳,皇帝还要到万岁山登高览胜,以畅秋志。清代,明代的风俗依旧盛行。

故事:九月初九祭重阳

九月九正值仲秋时节,秋高气爽,登高远望,益于健身。古代风行九九插茱萸的习俗,茱萸入药,可制酒养身祛病。驱虫去湿、逐风邪、消积食,治寒热。与登高相联系的有吃重阳糕的风俗。高和糕谐音,取步步登高的吉祥之意。

重阳日,历来有赏菊花的风俗,所又称菊花节。农历九月俗称菊月,节日举办菊花大会,倾城人潮赴会赏菊。从三国魏晋以来,重阳聚会饮酒、赏菊赋诗已成时尚。在汉族古俗中,菊花象征长寿。

河南开封自1983年起,每年举行一次中国开封菊花花会。清丰县儿童于重阳节放纸鸢为戏。2005年12月4日,该县被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命名为“中国重阳文化之乡”。2006年3月,上蔡重阳习俗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为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2011年6月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天又逢重阳,老叟已然将入七旬。我今天与老妻同去大连,向刚去世的姑母坟前拜祭。姑母两周前长逝,她享年95岁,系高寿善终之人。重阳正逢姑妈“二七”之祭,我从小与姑妈感情极深,她老人家离去我未赶上,便决定“二七”重阳之日向其拜别。

故事:九月初九祭重阳

我的父母及祖父母的坟墓与姑妈、姑父之墓地相邻,借重阳之日一并祭拜。如今我已经步入老年人之行列,更思念父母先祖。借此节日祭祖,更愿天下儿女皆尽孝,愿天下父母皆宽心。

昔日人们重阳登高,赏菊饮酒,为求长生。今日老汉在祖茔前祭祀先人,同时纪念已经离世安息在近处的二弟及表妹,以寄托我对亲人的哀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