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管理学中有个名词,叫鲶鱼效应。

沙丁鱼是挪威人喜食的一种食材,活鱼味道尤其鲜美,价格也是死鱼的数倍。但由于沙丁鱼生性懒惰不好动,运输过程中船舱又缺氧,到岸时大多奄奄一息。渔民们绞尽脑汁使其鲜活,但却徒劳。

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然而,人们却惊奇地发现,有一个渔民的沙丁鱼总是活蹦乱跳的。

原来,他的诀窍是,往沙丁鱼群中扔一条鲶鱼,因为鲶鱼生性好动,沙丁鱼会变得异常紧张,游动不止,同时促进船舱中空气的流通,于是活着到岸。

一个团队中,如果一个人选择做与世无争的沙丁鱼,而不做努力争夺资源的鲶鱼,那么他会被委屈、被边缘,最终被淘汰;而如果团队中的每个人都选择做沙丁鱼,那么,整个团队最终就会被瘫痪、被解体。

职场中,唯有竞争,才能成长。

01.对下级,责任担当需要强势竞争

腾讯公司前博客频道副总监和菜头曾开导一个刚升职但纠结于职场竞争的朋友,

“你如果以一个好人为满足,那么你的属下为什么要跟着你继续打拼呢?你对自己的属下都不能负责,在意自己的声名远甚于他们的利益,你如何能说自己是个好人呢?所以,麻烦你像一个真正的公司高管那样去钩心斗角,去争夺权利,去为你的部门争取更多公司资源,为你的属下争取更多部门职位,争取更多加薪机会吧!”

作为领导层,在激励下属努力工作、创造业绩的同时,更要为其尽力争取相应的酬劳和职位,否则,当下属意识到自己的付出和所得不成正比,且这种情形将持续下去,下属要么选择不再一如既往地付出,要么选择投诚他人麾下。

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史记》载,

谋士陈平背弃项羽而投奔刘邦后,刘邦问陈平自己和项羽的区别,陈平回答:“项王宽和,您粗野傲慢。”刘邦追问:“那你为何弃项王而投奔于我呢?”陈平答曰:“项王对于有功之人舍不得封赏,而大王您不吝恩赐。”

这个小故事,一方面说明项羽揽功自居,不懂犒赏三军的管理艺术;但另一方面,更说明项羽生性高傲,不舍得孤注一掷地为将士们争功夺利,甚至惨败后,也不舍得放弃名声背水一战,而选择自刎于乌江,虽给世间留下了霸王别姬的千古柔肠,却辜负了属下们的血气方刚。

02.对上级,获得关注需要主动竞争

职场中流传一句顺口溜,

“会做的不如会说的,会工作的不如会做PPT的”。

年少时,曾一度为这种现象抱不平,觉得是不良的竞争环境让老实人吃了亏,不分良莠的领导层埋没了默默无闻的人才,但当自己也置身其中,在职场打拼十几年之后,逐渐理解了这种现象存在的必然性和合理性。

作为领导层,虽然有责任了解下属的工作情况,但毕竟领导也是人,他的时间和精力也是有限的。

以一个中型企业的中型项目主管为例,他需要管理一支约10个人组成的项目团队,即使他每周抽出时间与10个下属分别谈话1小时,了解他们的工作情况,也需要10个小时,而10小时已经是他一周正常工作时间的四分之一。

而且,1个小时中谈及的内容,剔除人之常情的问候、领导的记忆曲线的过滤,所剩无几。

所以,现实情况是,领导对经常主动找时间向自己汇报,且汇报形式和内容生动的下属印象比较深刻,这正是所谓的“会说”和“会做ppt”。

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会说”,是用心组织语言、主动沟通的体现;“会做ppt”,是一种通过深入思考,让对方在有限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了解自己工作状况的汇报方式。

“会说”和“会做ppt”是职场所青睐技能的两个典型代表,除此之外,每个人都有自己属于自己的优势和弱项,想在竞争中取胜,要学会在自己的优势领域里精耕细作,挖掘并夯实自己的闪光点。

职场中竞争的本质,从微观上说,是运用自己的态度和能力,对领导层有限时间和注意力的竞争;从宏观上说,是发挥自己的思维和优势,对职场内有限职位、酬劳和资源的竞争。

03.对同级,丰盈成长需要擅用竞争

史载,

“秦有六国,兢兢以强;六国既除,沲沲乃亡”。意识是说,秦灭六国之前,一直兢兢业业,使国家强盛,但除掉六国之后,秦国不久就灭亡了。

过于自在舒适的环境,会使人丧失危机感,不由自主地滋生惰性;没有敌人的竞争真空,会使人不思进取,悄无声息地颓废自毁。

竞争和对手是一种别样的财富,但学会与财富和谐相处并借势成长,是一种难得的幸运。

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相信我们都曾经激情澎湃、豪情万丈,但或许是觉得自己成熟了,于是不屑于声嘶力竭地争夺;或许是判断自己不适合,于是心有不甘地暗自消沉,但

无论是“讨厌竞争”,还是“不屑于争夺”,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退缩掩饰和颓唐逃避的理由。

无论是美国高通公司的华裔工程师大卫·吴,还是中兴公司的程序员欧建新,都在人生的盛年,不约而同地选择以跳楼的方式结束自己的生命。

作为同龄人当中的佼佼者,他们选择永别家人,离开这个世界,相信背后的原因纷繁复杂,我们不妄议逝者的委屈和周遭的正义,但究其内心,根源在于他们在职场竞争中的不适。因为不适,所以逃避。

马云曾说过,

“你穷,是因为你没有野心。”

有野心,并使其成真的过程,需要竞争。但是,野心,这个字眼是我们今天羞于提及的。担心自己的野心被看穿,担心为实现野心的奋进言行被诟病,还担心一旦野心没能变成现实被嘲笑……于是,我们小心翼翼,徜徉着云淡风轻,与野心和竞争刻意保持着距离,但是,职位永远是有限的,薪酬永远是不够的,资源永远是紧缺的,所以我们在选择与世无争的同时,就会成为物质世界和精神世界的贫苦儿。

一个团队的不幸,往往从大家变得与世无争开始

松下电器创始人松下幸之助曾说:

“良好的竞争心理,正当的竞争精神,这就是使事业成功与督促个人向上的动力。”

身在职场,让我们都用一颗竞争之心,以竞争之道,一直成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