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3月份失业,正好和疫情赶到一起,然后到了10月底,才确定一家公司去上班。这中间对自己、对职场都有一些新的认识,这个认识对在职场中的人有一些借鉴作用,希望能帮助到一些人,因为我也从别人的分享里获得了有用的东西。

01 被裁员

我在一家大型外企干了好多年,外企的待遇虽然已经赶不上国内一线大厂,但是它的公司文化、隐形福利比如年假、正常上下班等等对那些年龄不小的人来说,非常具备吸引力。愿意呆在那里的人,都希望自己能干到退休,因为那里的工作强度,干到退休是完全没有问题的。

但是这几年,外企陆陆续续地将项目转移出去,我们公司的一些项目被转移到了印度、马来西亚、美国等等。

项目被转移出去,一方面有最高层决策者的原因,也有一些是因为中国区的大老板争不过国外的老板。我所了解的就是,争取到一个大型的项目,在中国这边成立了两个研发部门,算是一个很大的团队,这两个个团队的人忙了1年。这1年为了赶项目,在一段时间内也是经常加班,但是最后还是整个项目都转移到印度那边,整个部门解散,员工被裁。

在争取项目的时候,中国区的老板去了国外,做了很多工作,但是最终也没有改变结局。

作为局中人,再上层的原因我不也不清楚了,现实的情形就是很多大外企在不断裁员,一批批中年人被抛到市场上,我也称为其中一员。


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02 失业第一阶段,对市场和自我都没有正确认识

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在工作上也是如此。

去年被裁的一批人,在找工作时虽然有一些波折,但是最后多数还是不错的,有继续找到外企的,有的进了事业单位,也有年轻一些的进了那些钱多的大厂。

当我被裁的时候,虽然一方面惶恐于可能这个岁数找不到工作,另一方面又觉得进下一个外企或一个事业单位也是可能的。

在失业的最初2,3个月,网上投递的简历回复的还算有一些。但是那个时候,太心高气傲了,不是自己中意的,连面试的机会都不给,在第一轮的时候就干脆拒绝了,只有那些合自己心意的公司,才会去面试。

这里其实犯了一个很大的错误,没有珍惜各种面试机会。就算是你不喜欢的公司,不喜欢的职位,在没有敲定你的工作前,一定要多去面试。

一个很久没有出来面试的人,都没有面试技巧,也不熟悉面试官会怎样去考察你,也不清楚公司希望找什么样的人,只是希望公司主动来匹配自己的经验,没有相关改变自己去匹配公司的需求。

那时候的想法是,我的工作经验都写在简历里,你们能看到我的工作经验、知道我具备的素质,你们找我也是因为看上我的经验和素质。

其实这里有认知错误:公司是希望尽量找到匹配自己要求的人,他不可能通过你过去的资历来推断你将来的潜能,他们希望招过来的人是马上可以用的,至于将来是不是有潜能,这个谁也说不好,如果当前合适的,将来没有太大潜能,也不算吃亏。

我还有一个对自己将来职位定位的错误。我有一些管理经验,在简历中也有体现,但是在面试中又强调更想做技术人员。后来面试多了,渐渐明白,公司招一些有经验的员工,并不希望他仅仅是一个只会干活的人,更希望他承担一些管理职能。这个管理职能,并不是就给你一个管理的职务,是希望你在自我管理之后,有能力带新人,可以进行项目管理等等。

很多问题在面试多了后,经过自己总结,就可以进行更正,重新调整后就可以做得更好了。


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03 失业第二阶段:进入自我否定和迷茫期

失业的日子过去2,3个月后,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来。

疫情的原因,年龄的原因,面试的机会越来越少。

在BOSS招聘网上投完简历后,没有回响不是最可怕的,最可怕的是招聘的人冷冰冰地回一句:您不合适。我看我的简历非常匹配他们的要求啊,他们招聘要求上也没有注明年龄限制啊,怎么就不合适呢? 对那些拒绝委婉一些的,我尝试沟通一下,问他们我哪里不合适呢? 但是从来没有收到过回信。

这段时间,投递简历也成了一件痛苦的事情,就怕投递出去,马上收到“您不合适”的回复,于是渐渐减少了投递简历的频率。自己也陷入一种迷茫的无助的状态,感觉没有方向,不知道干什么,也不知道该学什么。

在这段时期,把重心转移到写作了。但是各个平台不断地变更规则,也让人无所适从。想要靠写作实现生存,目标看上去也是遥遥无期。于是在找工作、写作中间来回犹豫。

我不厌烦自己的行业,只是在社会发展的大潮中被抛到了岸上,所以我没有坚定的要转行的决心,如果有机会,我还是想在原来的行业上干下去。

这中间也咨询过找到工作的同事,想从她那里获得一些经验。同事把她的经验倾囊相授,但是,我只是学到表皮,并没有发生质的变化。


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04 失业第三阶段:静心学习

这个时候,朋友的朋友的老公所在单位正在大规模招人,通过朋友的朋友把简历递了过去。朋友的老公对我的简历提出了一些意见:背景很好,但是以前的工作太专了,年龄也偏大。年龄也变不了,但是工作经历方面可以包装一下,花3,4个月的时间去学一个正流行很有前途的知识。

终于找到了努力的方向,开始了在家潜心学习过程。在学习的时候,偶尔也会在内心产生想法:等我学完,他们公司的职位还在吗?每当这个想法涌现的时候,自己又说服自己,反正也没有更好的机会,先学着吧,如果能去他们公司,基本不用再担心将来会失业了。

于是花了3个月,每天花8个小时,周末也不停休的情况下,学完这个知识体系里比较重要的内容。

在沉下心来学习的时候,再也没有之前的浮躁,竟然觉得这样的日子还是不错,甚至产生过再去考一个博士的想法,后来想到,公司被裁的博士也不少,算了,再高的学历也帮不了自己。

学完这些知识,再去看朋友的朋友的老公公司的招聘职位,真的没有了。但是这3个月的学习,并不是没有任何收获的。

学习的3个月,带给我很多。第一个好处是:心比较静,不那么浮躁和焦虑了; 第二个好处:找到学习的状态了,知道自己还具备学习的能力,对将来在工作中未知的问题,有了信心,我知道我可以解决;第三个好处:心静下来后,对招聘市场和自己都有了新的认识,知道公司需要什么,自己应该做什么。


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05 成功上岸


学习也学完了,没有任何借口再继续呆在家里了,该尽全力找工作了,不管市场对自己的接受度如何,我都要争取一次,不想自己先放弃了。

改简历,看别人的面试经验,补充自己一些短板。

广投简历后,收到两家公司的面试邀请。

第一家公司稍微大些,也比较正规。我比较倾向于这家公司,但是遗憾,有些要求不太匹配。这个公司的HR人不错,实话跟我说,公司更倾向招一个男生,而且职位只有一个,如果有更合适的人就没有我的机会了。最后和老板面了,只是简单聊了几句,感觉这个老板是不愿意要我的,果真如此,没有了后续。

第二家公司很小,面试我的是从另一个外企裁员出来的人。其实他们工作的内容我平时并没有接触过,但是因为公司规模小,流程比较混乱,这个同是从外企出来的同事,比较认同外企规范的流程管理,所以希望我能把他们的流程搭建起来,于是向老板力荐。

我考虑了几天,觉得公司虽然不规范,但是基本社保是交的,还不用996,工资也谈到和以前差不多的水平,公司在赚钱,不担心拖欠工资,不担心马上失业;还有一个原因是,虽然这个公司不是我最想去的公司,但是,现在招聘的公司也不多,我不想再把失业的时间延长了,于是接受了这个offer。


失业8个月后重新上岸,一些经验和教训值得你借鉴

虽然不是十分圆满的结局,但是基于当下环境,也算是一个好的结果了。

希望这篇文章能给那些还在失业状态下的人一些帮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