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企和民企,何去何从?-1

本来以下这篇文章是准备过一段时间再写的,但昨天在头条发表一个评论后,发现大家对这个话题还是蛮感兴趣,也许是更多的人正在面临这样的选择和彷徨,因此今天择日不如撞日和大家就进行一次探讨。

  1. 外企-已是明日黄花了吗?

我本人于2001年加入了外企,第一家公司是中美合资的,工作了三年,随后在第二家纯美资的外企工作了12年。在这两家公司中,从应用工程师,做到了技术部经理,生产部经理,到运营经理和运营总监,算是基本经历了生产制造型企业的全部职能,包括生产和计划,应用和技术,质量,供应链(客服、采购,仓储和物流等),精益生产,新产品引进和开发(NPI/NPD),新厂房的筹建和产线的建立等等工作,也正好赶上了外企在中国跑马圈地的那一波扩张,随着业务的增长、职责的增加,个人综合能力也在工作中得到不断地锻炼和成长,自己也将青春岁月基本献给那家企业了,绝对的好坏难以定论,但至少不管在收入和个人能力上都有很大的收获,从这点来看,应该知足和感恩吧。说说外企的好处吧,1. 相对高的薪酬福利,在第二家外企进去是工资一下子翻了三倍,这完全出乎我的预料,从没想过一次跳槽收入有这么大的增加,当时兴奋和激动的心情到现在仍记得。同时公司提供班车,过年过节的福利,远胜法律法规要求的休假制度等等,和现在流行的“996”的理念格格不入;2. 良好的培训体系,在外企跨入管理者行列后,公司提供给了我完整的管理者初级培训和高级培训,精益生产的全球培训和实践活动,其他各类专业类培训,以及公司付费的国内著名大学的运营培训和研究生进修,这些不仅公司要花很多钱,还需要员工脱岗学习,成本是巨大的,但是公司就是舍得在员工身上花钱;3. 人性化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尊重员工,相信员工,和谐的员工关系和舒适的工作环境,员工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得到极大的发挥,充分发挥“管理就是激发人的善意”的理念。4. 有很多国外出差机会以及和国外同事的沟通和学习的机会,了解外面的世界,西方人的文化、工作哲学和思维,学习他们科学和现代化的管理方法和职业精神,这些都是我认为自己在外企工作中得到的最重要的东西。

但问题来了,这么好的外企,我怎么会离开而去民企了呢?很简单,就是要搬到外地去了,为什么要搬呢?因为企业高层政治原因和成本的要求,前者又是主因,这样的主因我觉得在民企内根本不可能发生,所以引出另外一个话题,外企是否已经是“明日黄花”?

回答这个问题,要回到当初外企蜂拥而入的原因了,一是国内改革开放,为吸引外资,给外企超国民待遇,享受了很多的优惠政策;二是中国人口多市场足够大,外企看到了巨大的红利,而国内的企业在那时候刚刚起步,即便今天很多企业如华为都已经成了巨头,当初外企的技术、资金和现代化的管理体系可是直接碾压国内的企业。但似乎美好的日子总有尽头,这几年很多外企开始纷纷撤离中国,究其原因,一是成本的增加,特别劳动密集型企业的成本在中国已经没有任何的优势;二是国内的企业经过二、三十年的发展的积累,已经累计了一定的资金和能力,可以和外企一扳手腕,产品性能和质量有了长足的进步,同时熟悉外企现代化管理的人员也纷纷加入民企,加快了一些民企的的正规化发展;三是外企的超国民待遇的取消,外企盈利能力下降;4.外企的正规军打法遇到茁壮成长起来的民企游击打法,不适应不断丢失市场,就像当年国共解放战争初期和后期的变化。

那是不是外企就真的是“明日黄花”了呢?我觉得应该视情况而定,缺乏技术的劳动密集型企业,是这样了,但对于具有深厚的技术积累和文化价值观的企业,未必,只是和民企的差距不像20年前那么大,距离在缩短,但对于我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经历的大多数的高端制造型企业,如果说要和外企平起平坐,尽管未来很有可能这样,但目前肯定不是,对于高端制造,西方百年工业革命以来的雄厚积累,靠弯道超车的理论(走捷径)可能会让我们差的越来越远,如果具备“工匠精神”的民营企业家多了,那么追赶甚至超越反而是越有希望,因为和西方人相比,国人历来是勤奋和聪明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缺乏的是耐心,缺乏积累,缺乏沉下心来长期做一件事的坚持。

外企这一块先说这些吧,后面会写过去几年自己的民企制造业遭遇到的种种挑战和不适,外企和民企在各方面存在差异的深层次原因,这些原因在加入民企之前自己曾思考过,但现在来看太肤浅了,并不是完全是想象中的那样,最后会谈一下给对民营企业主和希望在民企工作的人的建议。

待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