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和“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这个经典的阳谋句式相比, #海底捞被质疑抄袭巴奴#这个热门题材就显得阴谋了许多。


巴奴官宣说,“海底捞开创了服务主义的先河……非常欢迎海底捞加入巴奴产品主义的阵营”,明面上颇显大气,实则是碰瓷和以己论人。

涉事方的海底捞未发声,事实也并未得到公平之论,巴奴就如此紧急地单方面定论,实在有自导自演之嫌。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海底捞并没有把“服务好”给专利化

说起来,这事情也不复杂。最近,一位名为“吃自己的饭让别人无饭可吃”的博主发了一篇博文,细数了海底捞新上市的几样菜品,它们和巴奴几个招牌菜的相似度很高。为此,他指责海底捞有抄袭巴奴菜品设计的嫌疑。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你说这就是抄袭吗?谁种的豆芽?

有的网友说,海底捞这样做,侵犯了巴奴的原创权,对于苦心创作出独门菜式的巴奴来说不公平。

如果要这样论,各大品牌通用的火锅造型又是抄袭谁的呢?透明厨房、热情服务、统一的服装、鲜明的视觉锤,又是谁在抄袭谁呢?

很多经验是餐饮经营的共识,上新和创造新口味、新产品、甚至新造型,都是争夺顾客、为其提供更好的服务的必然之举,这也是同业竞争、同质化竞争的必然之举。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想想京东和阿里的竞争,从产品到品牌、到品类齐全,再到物流服务,竞争必然促进企业围绕更好地服务消费者做出创新、发明。好在京东没有把“物流”给专利起来。

这些做法如果以原创、专利加以注册和保护的话,对消费者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好处。而且一旦被专利化,则意味着垄断,就像旭日升垄断冰茶、张裕垄断解百纳一样,最终,这个品类只有一人独舞,很难做出声量。

想想特斯拉,把电动汽车领域的许多专利给公开了,为的是大家共同做大这一品类。

同样,海底捞也没有把“服务好”给专利化,不光巴奴,恐怕多数餐饮都在学海底捞的服务。而且,“服务好”仅仅是指端茶倒水,而不包含菜品好、产品创新,海底捞又何来火锅霸主之位?

可见,学习、创新,都是企业生存、参与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论专利对后来者的伤害

跟大家说说抄袭与专利。可参考罗斯巴德的著作《人、经济与国家》之第十章“垄断与竞争”,核心是区分版权与专利权。本节讨论巴奴在菜品上的专利权是否成立。

抄袭就是隐性窃取,通常用于版权诉讼中,而且诉讼中原告必须有事实作为支撑。但如果前者是独立完成了同样的事情,是无法构成侵权的。比如你会做炒鸡蛋,我无师自通也会了,并且大卖,你是无法起诉我侵权你的,即便我们的手法类似。

而专利呢,是指发明人对发明的垄断。且看罗斯巴德的叙述:

“你为自己的发明、创新取得了专利,但在报纸上读到一条消息,即离你2000英里的地方,一个叫约翰的人发明了一种与你的发明相同或相似的装置,他还授权E公司制造……结果,大家都认为约翰是这种装置的发明人。他们可能因为侵犯你的专利而犯罪。”

什么意思呢?专利权是强力组织将特权授权了第一位发明者,后来的发明者无法将这些发明用于生产。因此,专利权阻止了一个人使用自己的发明,即便他没有公开或隐性地窃取第一位发明人的发明。

这件事是好是坏呢?

根据我对罗斯巴德的理解,发明、发现,是有概率的,你能发明,我也可能会有同样的发明。专利权将扭曲市场,激励企业额外研发支出的增长。如果专利权为某个报废的企业所有,其他良性企业无权将其市场化,这会给消费者增加更多的额外负担。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总之,动不动就拿原创、专利来挖苦别人,暗讽对手抄袭,不见得多么高明。做大品类,往往需要专利共享,而不是一家垄断。试想,毛肚肯定不是巴奴的发明,但后者却能以此为源点,建立起宏大的品牌战略,总得感谢一下自由市场允许你参考前人的发明吧。

好在巴奴也没有将小茴香油条、毛肚摆盘等申请专利,否则,我们就只能选此一家了。当然,能不能成为专利,还有的一说。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急着欢迎加入巴奴产品主义阵营

再说巴奴为海底捞下的结论。也就是事情迅速发酵后的第三天,巴奴毛肚火锅发布了一篇声明,对此事作出了明确的回应,还挺正式的。

先是表明了巴奴推出这些菜品的时间,又肯定了海底捞的服务主义,紧接着表示“欢迎海底捞加入巴奴产品主义阵营”。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这篇声明可以说是十分温和,既没有针锋相对,也没有说要律师警告,而是表示要携手共赢,欢迎海底捞跟巴奴在产品领域直接竞争,更好地服务消费者。

同一天,巴奴创始人杜中兵也在其微博上表示:海底捞能从服务走向产品是好事,不必夸大,也不必给谁带上一个不好的帽子。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海底捞从服务走向产品?这话是不是……?

自始至终,没见海底捞放个响屁,它的官博根本没有对巴奴做出任何回应,仍在自顾自地说着如何养生,推荐起自家的产品来,不可谓不卖力。

当然,像巴奴这样,硬说人家从服务走向产品,说欢迎加入巴奴产品主义阵营云云,实在是托大之言。

一则,没有理由说海底捞不讲产品主义,更没有理由认为,海底捞不属于产品主义阵营。顾客心智中,服务好,产品还能差吗?反过来讲,天天讲产品主义,就意味着不讲服务主义吗?这分明是以偏概全、糊弄看客的逻辑。

二则,这个产品主义阵营,即“做好产品”,是企业的通识,就像说质量、性价比、功能好一样,这是普适性的,不属于任何人的专利。任何企业都会追求好产品(或产品好的认知),海底捞怎么会愚蠢到只做端茶倒水表演拉面,不把菜品做好呢?

看了一下始作俑者“吃自己的饭让别人无饭可吃”,一个注册地为郑州的小号,粉丝313人,共发微博481条,仅指责海底捞抄袭这一条内容可见。大概率上,这并非一个资深博主号。小号发疑,官号下论,其谋可见。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服务不是我们的特色,毛肚和菌汤才是”,与这个经典大气的阳谋(差异化战略)相比,巴奴对海底捞的单方言论,折射(只能说是折射)出的不是巴奴的大气和智慧,而是处心积虑的碰瓷和轻伤对手。甚至也包括轻微地糊弄了吃瓜的各位消费者。

大胜靠德,不靠明尊暗讽,要小心掉粉。看看网友的反应,或可躬身自省。

巴奴再度@海底捞,“抄袭论”下小心掉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