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資品牌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

如果您喜歡,就請關注我!

截止到目前,大部分電動車玩家還都是中國本土品牌,俗稱自主品牌,而合資品牌鮮有涉足。隨著雙積分政策的實施,合資品牌感受到了巨大的政策壓力,進而轉向電動車型的研發。

合資品牌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

本次上海車展上,很多合資品牌紛紛推出了自己的電動車型,而這些車型大部分都基於原有的燃油車車型改款而來,這樣的合資電動車真的可以吸引到消費者嗎?合資品牌該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呢?

合資品牌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

經過對消費者的調查我發現,現階段中國大部分消費者都認為,自主品牌電動車實力強於合資品牌。原因很簡單:那就是造車歷史。我們從幾年前就開始研發和製造電動車,積累了很多造車經驗和電池技術。反觀合資品牌,截止到目前也只是剛剛起步,雖然其造車實力比自主品牌強,但現階段,自主品牌和合資品牌的造車工藝差距在逐漸縮短,況且合資品牌在電動車領域中沒有任何優勢可言,所以這才是現階段大部分消費者認為自主強於合資的原因。

合資品牌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

基於傳動燃油車的外觀製造電動車的做法,自主品牌與合資品牌都在使用,這樣可以降低造車成本,畢竟電動車是一個新興行業,需求量不會很大,為其專門打造一個平臺會產生巨大的成本,得不償失。另外,消費者普遍可以接受傳統燃油車的樣子,如果另闢蹊徑打造全新的屬於電動車的外觀設計,消費者恐怕很難接受。

合資品牌如何進入電動車市場?

記得在採訪一個行業專家時,他說道:合資品牌若想進入電動車領域,需要首先殺入15-25萬價格段,佈局的車型多為小型SUV或A0級車型。因為這個價格段正好處於自主品牌A級車和緊湊型SUV的價格段,合資品牌可以嘗試用較高的產品質量去與之進行正面對抗。另外,合資品牌的車型比自主品牌車型高一個級別,價格屬於同一範圍,品牌形象也得到了樹立,為以後進入更高級別領域打下基礎。

以上就是我對合資品牌進入電動車市場的一點拙見。

如果您喜歡,就請關注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