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育兒三大夢魘是啥?

餵飯、哄睡、娃生病。

而三大夢魘之首則是娃生病。

不說凌晨 3 點還在醫院陪守的心酸,就是單單喂藥這件事就足以讓天下父母“盡折腰”。

這可是一場需要全家出動鬥智鬥勇,“驚天地泣鬼神”的轟烈戰役。

示弱裝可憐、表演 72 變、說學逗唱,使盡各種招數,但孩子就是不肯接招。

“為何哄娃吃藥我都想去進修表演專業,修煉孫子兵法了”

勸服無果時,爸爸媽媽們就會使用各種技巧類“強制措施”。

比如這招“偷樑換柱”: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比如這招渾水摸魚: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看照片時我們是會覺得很搞笑,通常寶寶吃下去之後才會知道媽媽在騙人。這樣雖然讓寶寶這一次吃下了藥,卻留下了一些隱患,例如寶寶會對媽媽產生不信任,或者以為有甜味的藥是糖果而隨意服用。

且並不是所有的藥品都適用於這些“巧招”的,正確的喂藥方式能讓孩子早日恢復健康,但錯誤的喂藥方式卻能將孩子命送黃泉。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捏鼻子灌藥、壓舌頭喂藥

最近一個悲劇上了新聞,一個窒息 15 分鐘的 2 歲寶寶被送到急診室了,原因是孩子生病不肯吃藥,家長捏著孩子的鼻子往下灌藥,一不小心藥跑到氣管,造成誤吸。

雖然第一時間送到醫院,但還是回天乏術,小天使最終還是離開了父母。

這次悲劇的“罪魁禍首”——捏鼻子灌藥,也是中國的爸爸媽媽最常用的喂藥方式。

當父母在孩子面前軟泡硬磨,用盡一切辦法都沒有用的時候,這招似乎是最快捷有效的一種方法。

由一人“綁架”孩子,另一人捏住孩子的鼻子,用小勺盛藥,壓住孩子的舌頭,順勢把勺裡的藥倒進孩子嘴裡,這樣孩子就會乖乖地把藥嚥下去,但這卻是非常危險的一種方法。

這樣的喂藥方式很容易使藥物嗆入孩子呼吸道,輕則咳嗽或引起支氣管炎、吸入性肺炎等,重則會堵塞呼吸道引起窒息。而且這樣做還會讓寶寶越來越害怕,並抗拒吃藥。

有些父母會在喂孩子吃藥前,先逗孩子笑,或者騙孩子把嘴張開,趁孩子不注意時把藥送到孩子口中。但這樣突然的喂藥極可能嗆到孩子,也會增加藥物灌進氣管的可能性。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藥與食物同食“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孩子為什麼不肯吃藥?”

“怕苦嘛。”

“那就加點果汁、牛奶?”

有些父母覺得將藥物混入果汁、牛奶、豆漿或飯菜裡,這樣孩子吃起來會容易得多,甚至在孩子不知不覺中藥就吃完了。

如果你也是這麼認為,那就要檢討了!這是一種非常不可取的行為!

果汁會導致紅黴素、氯黴素等藥物分解,影響藥效的同時還會產生有害物質。而果汁所含的維生素、礦物質等也會影響藥物吸收。

如柚子汁、橙汁和蘋果汁會抑制部分抗過敏藥、抗感染藥的功效。

當藥粉混入牛奶後,會降低藥物在血液中的濃度,降低藥效。

牛奶中的微量元素與藥物中的元素髮生反應,還會生成不利於人體消化吸收的新物質,對嬰幼兒健康造成影響。

“藥那麼苦大人都難嚥不下去,更別說孩子了,就不能讓孩子吃點甜東西,緩解一下嗎?”

可以是可以,但要注意少量事先諮詢醫生或藥師

有一些藥物是可以添加果汁的,在得到醫生許可後,粑粑麻麻可以在喂藥前後,給寶貝添加一點,或喂寶寶一點點葡萄糖,量不要太多,只要成功送服藥物即可。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讓寶寶幹吞藥片

在這裡首先要和爸爸媽媽們說一下 3 歲以下的孩子是不宜吃藥片的,首選的應是液體制劑、沖劑等。

如果是藥丸或藥片,應研成粉末,加水和糖調成稀汁後才能讓寶寶服下,調和藥物的開水要用溫涼的,熱水會破壞藥物成份,

吞藥片要到四歲左右才可慢慢練習。

(膠囊製劑、腸溶製劑、控釋製劑、雙層糖衣片劑等藥物不可掰開碾碎)

餵過藥的父母可能都會有這樣的體會,孩子在吃藥片時往往會只把水嚥下去了,藥片還留在嘴裡。

反覆幾次後,有些父母乾脆就讓孩子直接把藥片吞下去,但孩子還小,這種行為很容易引起誤吸,將藥片吸入氣管,藥片停留在消化道,還會損害寶寶的消化道黏膜。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成人藥物,孩子減半“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侄女有一次感冒了,嬸嬸覺得不是什麼大毛病,於是就想將家裡大人吃的感冒藥餵給孩子吃,我阻止後她還說:

“去醫院不是開一樣的藥嗎?就是給孩子吃一半大人的藥嘛,家裡還有藥就不要浪費錢去醫院了。”

在這裡要特別叮囑爸爸媽媽們,孩子絕不是成人的縮小版,爸媽們千萬不要擅自給孩子吃成人藥物,藥量減半也不行。

孩子的各個器官和系統都還沒有發育成熟,對藥物的解毒、清除能力還比不上成人,也不能阻止某些藥物對大腦的傷害,因此兒童用藥更應該慎之又慎。

針對非處方類藥物,我們儘量買兒童專用的藥物。有些藥物確實沒有兒童專用的,也應該讓醫生來判斷能不能給孩子用、該用多少。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幾種藥混吃

有些家長會有一種誤解:藥吃得越多,病好得越快。一種藥吃了感覺不見好,就又加一種。

事實上,很多複方藥成分類似,同時吃多種藥,可能會產生累積效應導致用藥過量。

而且,絕大多數藥物都要經過肝腎代謝排出去,孩子的肝腎功能還不健全,因此,應儘量避免多種藥同時吃,造成肝腎損傷。

舉個例子,退燒用的對乙酰氨基酚,也存在於很多複方感冒藥中。

如果吃退燒藥的同時還服用複方感冒藥,就有可能導致對乙酰氨基酚過量,造成肝損害。

所以,未經醫生允許,建議家長們不要給孩子吃超過 1 種以上的感冒藥,尤其是複方藥。如果病情需要吃多種藥,也應該請醫生來決定如何正確使用。

如何讓孩子安全吃藥?

一般情況下給寶寶的喂藥時間應選在兩餐之間,但如果怕孩子因吃食導致嘔吐,

可選在進食前 30 分鐘到 1 小時,因為此時胃已排空,還可以避免服藥引起的嘔吐。

某些對胃有較大刺激的藥物,如鐵劑等,可以選在餐後 1 小時喂服,這樣就可以防止藥物損傷胃黏膜。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喂藥準備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1、準備好給寶寶吃的藥,再仔細查看一遍說明書,核對一遍用藥量。

2、喂藥者需用洗手液認真清洗雙手。

3、清洗消毒喂藥需用的輔助工具,並放置在藥物旁邊:

湯匙適合新生兒至 1 歲以上幼兒;

針筒或滴管:對還不會吞嚥的嬰幼兒最適用;

藥杯:適用於已經學會吞嚥的 1 歲以上幼兒;

甜點誘惑:對 1 歲以上幼兒,可以準備小零食當作獎勵。

4、準備一些白開水和寶寶愛吃的餅乾或糖果等零食。

5、喂藥前應先穩定孩子情緒,讓環境輕鬆起來

父母心平氣和是孩子來最好的鎮靜劑,切記在孩子吃藥時生氣或者發脾氣。如果孩子哭鬧不止,父母應停止喂藥,可以唱唱歌,抱著孩子走一圈,等孩子情緒穩定時再進行嘗試。


“爸爸媽媽不要這樣給我喂藥,我很難受!”

喂藥姿勢

1、液態類的藥物(針對 1 歲以內小寶貝)

家長坐著,將寶貝半躺放在自己手臂上,使其頭部微抬高一些,家長可先用手固定新生寶寶的頭和手,然後用手指輕按孩子的下巴,當寶貝小嘴微張時,利用滴管或針筒式喂藥器取少量藥液,慢慢地送進寶寶口內。

最好將藥送入寶寶的舌頭後部,這個部位的味蕾少,寶寶會感覺不到那麼苦。

輕抬寶寶的下頜,幫助他吞嚥。將所有藥液都喂完後,再用小勺加喂幾勺白開水,儘量幫助寶寶將口腔內的餘藥嚥下。

2、喂片劑類的藥物

除膠囊製劑、腸溶製劑、控釋製劑、雙層糖衣片劑等藥物不可掰開碾碎,其他藥物可將片劑碾碎,並搗成散粉狀。

讓寶寶張開小嘴後,將藥粉直接送入口中。取裝有適量白開水的水瓶給寶寶吮吸,以利於寶寶將藥粉嚥下,家長應當儘量讓孩子在喝完藥之後喝一些清水,降低口中濃濃的藥味。

3、大一點的孩子應採取鼓勵的方式

3 歲以上的孩子已經能理解吃藥的作用,以及父母所表達的意思。父母可以多和孩子溝通,並採取鼓勵或獎勵的方式讓孩子吃藥。

比如吃了藥可以出去玩、看一會兒電視、聽一會兒故事或者吃一點好吃的當作獎勵,答應孩子的事一定不能失約哦~

如果孩子對去醫院和吃藥的恐懼心理比較嚴重,父母平時可以和孩子一起看一些與看病有關的圖書,也給寶寶一套針筒和聽診器玩具,讓寶寶玩醫生看病的遊戲,可以減輕孩子的恐懼。

還可以告訴孩子吃藥是在“闖關”完成任務。我女兒已經 3 歲了,現在我都是用這種形式讓她讓孩子自己乖乖把藥吃下去,會讓她覺得自己吃藥是在消滅壞蛋細菌,這種行為是很光榮、很勇敢的。

每每看到她一副“視死如歸”的表情,我都覺得好笑,但也真心省事不少。

希望這篇文章能解救深陷在喂藥困擾的爸爸媽媽們,當然我希望寶貝們都能身體健康,永遠不要吃藥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