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達國家的“三個門檻”

一些人總是把“富國”等同於“發達國家”,甚至把“工業國”等同於發達國家,其實邁入發達國家除了人均收入門檻,還有3個“富國”特別是“石油富國”難以企望的門檻。


發達國家的“三個門檻”

1、工業化

工業化要求工業總產值與工業人口超過農業總產值與農業人口。最早實行工業化的國家是英國,標誌是工業革命。英國的工業革命後來擴展到歐洲與北美,在1870年左右完成工業化的國家只有英國、法國、美國與德國,其他國家還“在路上”。率先完成工業化的英國成了19世紀的霸主,緊跟著英國完成工業化的法國成了“二號霸主”,19世紀基本上是英國與法國的“時間”,這也導致這兩個國家成為當時世界上最主要的殖民帝國。

第二次工業革命的“主角”是美國、德國與英國,並擴展到日本、俄國、奧匈帝國、意大利,其中日本、俄國則是兩次工業革命同時進行。中國的工業化開始於晚晴的洋務運動,但中國比起俄國、日本的工業化要落後得多,更遑論“第一梯隊”的美國、德國、英國、法國。這次工業革命中,美國與德國後來居上超過英國與法國,這也導致德國發動了挑戰英法霸權的兩次世界大戰。

第一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在蘇聯與日本如火如荼進行,美國、德國也在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到了1938年,全世界的工業國主要是美國、蘇聯、德國、英國、法國、日本、意大利,當然還有從奧匈帝國分離出來的捷克斯洛伐克、奧地利。第二次世界大戰時,美國、蘇聯能夠組織上千萬全副武裝的軍隊,而中國人口是任何一國的4倍以上卻只能組織六百多萬大軍,關鍵就是因為中國工業不發達。如果中國工業能夠為兩千萬軍隊提供武器裝備,則哪個國家能夠挑釁中國?

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工業化擴展到中國、印度與“亞洲四小龍”。中國優先發展重工業,很大程度上就是近代百年飽受武器精良的外敵入侵之苦。抗美援朝中國軍隊有能力對抗美國為首的“多國部隊”,固然是人民解放軍積累20多年的戰爭經驗處於巔峰時期,也是東北重工業提供了物質支持。蘇聯提供了30多個師的武器裝備算不了什麼,真正有用的是蘇聯提供了大量武器的設計圖紙,中國有能力仿製甚至改進。上甘嶺戰役美國為首的聯軍發射了190餘萬發炮彈、5000餘枚炸彈,但志願軍也發射了40餘萬發炮彈,其中25軍45師的3個團竟然消耗了10.65萬顆手榴彈、4.6萬顆手雷和1500餘根爆破筒,這是淞滬會戰時期的國民政府軍隊甚至斯大林格勒保衛戰時期的蘇聯守軍從單位時間的密度上無法想象的。

中國在“前三十年”基本就實現了工業總產值超過農業總產值,這才能在20多天的對越自衛反擊戰中傾瀉88萬發炮彈(不包括18萬枚火箭彈),而且只用了後勤儲備物資的六分之一,可想而知中國工業化帶來國防實力的提高。1978年的中國雖然貧窮,人均收入全球130多位,但中國基本上能夠生產當時各種武器裝備,中國戰爭潛力是任何國家都不能小覷的。中國長期不給予“進城務工人員”即“農民工”工人身份,也就導致直到今天中國工業人口都難以超過農業人口,中國的“工業化”還在路上。

2、後工業化

後工業化是對完成工業化建設國家與地區的要求,即第三產業的總產值與總人口超過工業總產值與總人口。第一批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是英法美德日意等老牌工業強國,這些國家“有閒階級”滋生。後來陸續進入“後工業化時代”的國家逐漸增多,最終形成了“24個典型發達國家”。

農業解決生存問題,工業化解決發展問題,第三產業發展則意味著整個社會進入“享受”階段。正因為第一產業、第二產業的發展,每天不足8小時工作甚至每週不足5日上班,都足以保障社會正常運轉,這就出現了“時間剩餘”。既然有大量的“剩餘時間”,這就使得服務業不再是為極少數達官貴人或者有閒階級服務,而是為整個社會服務。一線產業工人都可以通過每週不足40小時勞動滿足家庭需要,這當然導致他們有時間去“消費”甚至有“剩餘時間消費”的新需求。

產業工人收入的提高,讓他們有“剩餘時間”去消費,也有“剩餘資金”去消費,這就為第三產業的興起與繁榮創造了條件。工人既是勞動者也是消費者,提高他們的收入其實也是增加他們的社會購買力,縮短他們的勞動時間也是增加他們的消費時間。產業工人有時間消費,也有資金消費,這樣的社會逐漸進入後工業化時代。

德國擴張與蘇聯解體一個關鍵的因素就是過於重視工業而忽視了第三產業,這不僅導致老百姓的消費需求被抑制從而“國內有效需求不足”,而且導致第三產業難以發展從而大量人口不能從第一、第二產業轉移到第三產業。科學技術越發達,第一、第二產業所能容納的勞動者就越少,“工人失業”也就成為不可避免的困境,國內市場狹小更是導致這些國家不得不對外擴張尋找商品銷售市場。如果德國及時發展第三產業,這不僅會大量轉移“失業工人”,而且會充分利用本國六七千萬人口的龐大市場消費國內第一、第二產業的產品,哪裡需要對外擴張去挑釁英法霸權?

蘇聯也是如此,長期“擴大積累,壓縮消費”,問題是生產了大量的工業品該怎麼辦?海量的飛機坦克大炮甚至核彈頭,又不能吃又不能喝,能夠怎麼辦?如果蘇聯從赫魯曉夫時代就採取縮短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收入、放寬對第三產業的限制,那麼毫無疑問蘇聯就不再是“工業化”而是及時進入“後工業化”。農產業“夠吃就行”,工業產品“供應自己與盟國就行”,第三產業才是提高國民生活質量的關鍵。要知道蘇聯巔峰時期經濟總量相當於美國80%,而且這是第三產業不發達情況下實現的,可想而知蘇聯工業化的可怕程度。一個國家重工業超級發達,農業與輕工業落後,第三產業不發達,它就只有兩條路可走,一種是德國那樣發動戰爭從而被揍趴下,另一種是蘇聯那樣被經濟畸形發展拖垮。

中國進行了40年改革開放,是時候縮短勞動時間(厲行40小時工作周制)、提高勞動收入(薪酬的GDP佔比不能低於40%)、放寬對民間經濟的限制。這樣進行20年的“後現代化”,中國趕超美國才是理所當然。民間經濟才是“人民經濟”,老百姓富起來才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

三、城市化

城市化是工業化帶動的,大量農村剩餘人口湧現城市,城市人口逐漸攀升甚至超過農村人口,這就是城市化。英國的城市化是通過“羊吃人”的“圈地運動”來完成的,大量老百姓失去土地,被迫流入城市尋找生存出路,他們是最早的一批產業工人。美國、德國的城市化,而是市場刺激導致的,農民發現在城市做工比在農村更能獲得勞動報酬。

蘇聯的城市化則是通過“工農業剪刀差”來實現的,通過壓迫農民來積累工業化資金,因此能夠“進城務工”都屬於“國家工人”。中國大規模的城市化則是改革開放“鼓勵打工”來完成的,進城務工的收入遠遠高於在農村種田,這就導致數億農民進入城市“打工”。這些“進城務工人員”一小部分是“打短工”,大部分都是“長工”,甚至有些人在城市裡買房置業成了“市民”。中國房地產的發展,很大程度上就是這種“花錢買戶口”所導致的,“買房送戶口”成為改變身份的關鍵。

中國避免了英國城市化的“血淚之路”,也避免了墨西哥、菲律賓等國“大城市貧民窟”的災難,而是井然有序採取“雙軌制”模式,既避免了農民湧入城市制造“貧民窟”,也推動了城市化穩健發展。不過,中國的城市化相對於中國改革開放四十年經濟發展是不相稱的,這就需要加大力度推動城市化。例如戶可以採取“分段式管理”模式,在戶籍人口不超過200萬的城市連續居住滿12個月且有正常收入、在戶籍人口不超過500萬的城市連續居住滿24個月且有租房或者購房、在戶籍人口不超過800萬人的城市連續居住滿36個月且有租房或者購房、在戶籍人口不超過1200萬人的城市連續居住滿48個月且有租房或者購房、在戶籍人口超過1200萬人的城市連續居住滿60個月且有繳納個人所得稅,都可以登記為該城市戶籍人口。

城市化可以保持一定的規模,例如超過1200萬戶籍人口的“超級大城市”保持20個左右,這些城市授予省級(直轄市)待遇;戶籍人口超過800萬不滿1200萬人口的“大城市”保持40個左右,這些城市授予副省級待遇;戶籍人口超過500萬不滿800萬人口的“較大城市”保持80個左右,這些城市授予地級待遇;戶籍人口超過200萬不滿500萬人口的“中等城市”保持150個左右,這些城市授予副地級待遇;不滿200萬人口的城市,當然只能是“縣級市”。縣級市區別於縣,必須滿足“非農業人口過半數”,否則這種城市就名不副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