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聊聊被忽視的界限感

1、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有人說,人際關係可以概括為“跟我有什麼關係”和“跟你有什麼關係”。

什麼意思呢?

“跟我有什麼關係”,通常說的是別人的事,你可以態度分明地表示支持、反對、尊重、接受,卻不能強加干涉。

“跟你有什麼關係”,通常說的是自己的事,只有自己才有權處理,也應該由自己負責,不能託付他人。

我們跟父母相處,雙方都不明白,關係再親也要互相尊重,有時我們會強烈反對父母的好意,有時父母會強行安排我們的生活,最終導致家庭不和睦。

我們和伴侶相處,總是喜歡牢牢地監視對方,無視對方的私人空間,無限放大猜忌、懷疑、小氣、自私等負面情緒,讓雙方的感情出現裂痕。

我們和朋友相處,習慣以自己特有的思維方式要求對方,用交情“綁架”對方,不尊重對方的感受,不顧及對方的難處,讓友情淪為人情買賣。

我們和同事相處,常常談論別人的隱私,指責別人的缺點,別人的功勞一點也不放在眼裡,自己稍有成績就大肆炫耀,結果大家全都陷入辦公室鬥爭中。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而想要親近地保持距離,最好的辦法,就是建立界限感。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聊聊被忽視的界限感

2、界限感,有多重要?

01、家庭界限感的建立,是孩子獨立的開始

在《巨嬰國》裡提到一個詞:“漿糊邏輯”,即,我和你是粘合在一起的。

界限感模糊最嚴重的地方,非家庭莫屬。

在我們傳統觀念裡,家人之間,是不該有隱瞞和私心的,而存在界限,似乎就意味著不再親密。

家庭之間必須時時相通,事事透明——這是許多家庭成員之間沒有界限感的根本原因。

其實不然,界限感,正是一個孩子長大成人的標誌。

父母事事過問,小至今天穿什麼衣服,大到選擇什麼伴侶共度一生,這樣環境中長大的孩子,真的能夠抵禦這個社會的複雜嗎?

家庭邊界感的建立,是我尊重你的隱私,你允許我的不同,在這條界限內,我們互不打擾,互不控制。在界限之外,我們仍然相愛,仍然互持互助,共同承擔家庭責任。

界限感不是自尋孤獨,而是讓自己有專屬的空間,能夠有空間、有能力去處理本該自己面對的事情。

家庭中,只有我們清晰了界限,讓孩子去接受該經歷的考驗,去承受該承擔的責任,孩子的獨立之路,才真正開始。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聊聊被忽視的界限感

02、界限感的建立,能夠幫助我們認識到世界的多元

當擁有了界限感,我們就更能察覺自己和他人的不同,也能認識到世界的精彩。

正如這個世界上沒有完全相同的兩片葉子,這個世界上也不會有完全相同的兩個人。

基因不同,早期教育不同,童年經歷不同,讀的書、接觸的人不同,自然,信念系統就會不同,看待問題的角度、解決問題的方法,就會有千差萬別。

如果一個人有清晰的界限感,他會意識到這種不同,並尊重這種差別。

如果界限感模糊,他會下意識地認為自己和他人沒有什麼不同,當面對差異,則會表現得非常痛苦,於是開始抱怨和不解:“你怎麼這麼辦事?”“你憑什麼這樣對我?”“你怎麼竟有這種想法?”“你的想法好奇怪!”

有了界限感,不僅能處理好屬於自己的事情,更能理解他人想法的不同。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聊聊被忽視的界限感

3、怎麼培養界限感——運用課題分離

心理學家阿德勒曾斷言,人的一切煩惱的根源就是人際關係。之所以煩惱,就是自我界限的模糊,希望別人能對自己的情緒負責,亦或是我們為其他人的事情操心。

想要改變這一點,阿德勒給出了一個具體的辦法——課題分離。

所謂課題分離,包含兩個關鍵:

一是劃清界限,你的事情與我無關,每個人都要為自己的事情負責;

二是要做好屬於自己界限之內的事情,比如,可以去安慰、理解、關心對方,但不能替對方做決定。

課題分離有一個樸素的做法,就是——誰痛苦,誰負責。這是一個看似簡單,實際操作起來並不容易的方法。因為我們在日常生活中,有兩個非常容易陷入的誤區——“我痛苦,他負責”和“他痛苦,我負責。”

01、“我痛苦,他負責”

當遇到事情時,大多數人第一反應總是會從其他方面找原因:

“為什麼會這樣?還不是因為你粗心大意嗎?”

“我為什麼生氣?還不是因為你考這麼差?”

“真倒黴,怎麼會遇上這樣的人啊?”

這些話都是認為“我痛苦”,卻需要別人來負責——因為這不是我的錯。

可一旦我們陷入“這不是我的錯”時,就相當於陷入了被動的局面——因為我們認為只有他人改變了,才能消除我的痛苦,主動權在於他人。

若我們嘗試運用“課題分離”,看看會有什麼不同?

“為什麼會這樣?還不是因為你粗心大意嗎?”轉換為“為什麼會這樣,因為我沒有好好監督你的工作,認為你可以正確無誤地完成。”

“真倒黴,怎麼會遇上這樣的人啊?”轉換成“真倒黴,我最不擅長與這樣性格的人打交道了。”

你會發現,當我們使用課題分離後,我們重新拿回了主動權,開始思考如何解決這些問題。那麼,我們就會化被動為主動,去採取一些措施,以防下次同樣的事情發生。

“人與人最好的關係,是親近地保持距離”| 聊聊被忽視的界限感

02、“他痛苦,我負責”

這是第二種非常普遍的現象——有時候我們看到了別人的痛苦,也會出於愛、勝任感、控制感,將他人痛苦的責任都背在自己身上。

對於孩子,我們會覺得他的事,就是我的事,如果孩子沒前途,那都是我耽誤的;

面對父母,我們會覺得如果我們沒有聽從他們的話,導致父母傷心了,那都是我不孝順;

同事接手的項目,如果我提供了建議,結果他卻失敗了,那都是我造成的……

認為別人的痛苦都是“我”造成的,“我”要來負責,這會讓我們揹負很多不必要的重擔,生活的很笨重,反而更不利於解決問題。

讓我們來看看,通過課題分離來思考,又會有什麼不同呢?

把“我耽誤了他的前途”轉換為“他選擇了他自己的前途”

把“因為我不結婚,我媽媽很傷心”轉化為“因為媽媽沒有解放自己的思想,我媽媽對我不結婚的事很傷心”

把“我給了錯誤的提議,導致他失敗了”轉化為“他認同了我的提議,導致他失敗了”

這就是“他痛苦,他負責”,無論我們之間的關係多麼親密,我可以在他提出需求的時候,竭盡全力地給予支援,但是不可以妄加干涉,更沒必要把別人的「課題」背在自己身上。

就像我一當老師的朋友說過:“我們做教育的也是一樣,我們可以教每一個願意學習的孩子,可是若孩子自己非常排斥學習,我們硬逼著他學,效果並不大。”

正如我們可以把馬帶到河邊,卻不能令它喝水。

課題分離也是如此,當我們面對其他人的問題的時候,我們更多的只是輔助,而真正做決定的,永遠應該是當事人。

課題分離的最大好處,就是建立明確邊界意識,各自為自己的事情負責,將自己從關係中解脫出來,不再為他人的問題而煩惱。

通過課題分離,秉持“誰痛苦,誰負責”的原則,建立好界限感,我們便能更好地生活,免去很多無謂的煩惱。

人際交往中,我們少不了界限感。

自己的事,別讓別人替你做決定;他人的事,不要強加自己的意志。

把握界限感,你就能打造完美的人際關係。


作者介紹:十九師兄,溫暖摩羯男,樂觀的理想主義者,寫溫暖的字,執筆走天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