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在抗美援朝戰場上,在武器裝備上處於絕對劣勢的志願軍,在戰爭前期吃盡了聯合國軍的強大火力的苦頭。在朝鮮戰場上,聯合國軍充分將裝備優勢發揮到了極致,先後發動了“火海戰術”,“坦克劈入戰”,“絞殺戰”等一系列戰術,尤其是美軍指揮官範弗利特還創造了震驚世界的“範弗利特當量”。面對著聯合國軍的強大的火力,志願軍祭出殺手鐧“坑道戰”,成功抵擋住聯合國軍的炮火。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志願軍的殺手鐧

縱觀整個抗美援朝戰爭,志願軍在裝備極端劣勢的情況下,最終取得了戰爭的勝利,離不開志願軍的兩大殺手鐧。第一,是志願軍毫不畏懼的精神,第二,是志願軍靈活多變針對性極強的戰術。而坑道戰就是志願軍面對聯合國軍優勢火力創造出的戰術。

1951年6月,整個抗美援朝戰爭進入到新的階段。志願軍的戰略方針已經轉變為“持久作戰,積極防禦”,整體作戰已經由運動戰逐步向陣地防禦作戰轉變。面對著聯合國軍強大的炮火,志願軍各部紛紛開始構建防禦工事的構築。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在1951年夏秋防禦戰中,志願軍一線作戰部隊創造性地將防炮洞連在一起,形成了綿延曲折的小型坑道,這也創造了坑道戰的雛形。志願軍司令部看到一線部隊的創新之舉,充分肯定了這種坑道防禦的工事,並下令向全軍進行推廣。

1951年年底,打退了聯合國軍發動的秋季反攻後,志願軍開始在全線大規模構築坑道工事。在寒冬時節,土地早已凍得堅硬,而且聯合國軍還在不斷的用飛機大炮對我志願軍進行攻擊,就是在這樣極端的環境下,志願軍構築了大規模的坑道工事。

1952年4月,坑道工事已經在戰爭中獲得了驗證,坑道戰的戰術也逐步走向成熟。志願軍司令部充分總結坑道戰的作戰經驗,並下達了坑道工事要達到“七防”的要求,即防空、防炮、防毒(疫)、防雨、防潮、防火和防寒。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在隨後的志願軍兵團領導大會上,志司強調坑道工事必須與野戰工事相結合,成為能打(消滅敵人)、能防(保存自己)、能機動、能生活的完整體系。並在此次大會上制定了坑道工事的施工標準:

規定坑道頂部的厚度一般在30米以上,坑道口的防護厚度10~15米,坑道幅寬1.2米,每條坑道至少有2個以上出口。

隨著坑道戰的不斷豐富和成熟,一線部隊的坑道工事構築水平也在不斷提高。簡簡單單的坑道戰術已經發展成擁有火力點、觀察孔、居住室、糧彈庫、儲水池,防毒門的綜合立體工事體系。

1952年8月底,在志願軍的第2防禦陣地的坑道工事基本構築完成,共計構築坑道190多公里,塹壕、交通壕650公里,各種掩體1.2萬多個。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坑道戰大顯神威

1952年4月,聯合國軍組織了對志願軍陣地的進攻。在這波進攻中,聯合國軍採用了小股部隊配合重火力的配置進行多波次,多頻次的進攻。面對著聯合國軍的進攻,志願軍充分利用坑道工事進行有效防禦,不但打退了聯合國軍的進攻,而且還極大減少了志願軍的傷亡。

在著名的上甘嶺戰役中,志願軍堅守的597.9高地和537.7高地北山,就是依託陣地上48條坑道,抵抗住了聯合國軍猛烈的炮火,打退了聯合國軍數十次的進攻,併成功殲敵2萬餘人。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正是有了坑道工事,志願軍在防禦陣地中的傷亡明顯減少。有數據統計,1951年夏秋防禦作戰時,“聯合國軍”平均發射40~60發炮彈殺傷志願軍一人;1952年1~8月,“聯合國軍”平均發射660發炮彈,才能殺傷志願軍一人。

不但坑道工事可以有效的幫助志願軍堅守陣地,而且志願軍還可以依託坑道工事對聯合國軍發動主動進攻。1952年在經過了半年多的戰略防禦後,9-10月志願軍發起了全線大反攻,對聯合國軍的陣地進行全線進攻,成功佔領了17處陣地。

1953年夏季,志願軍發動了夏季反擊戰。在這次反擊戰中志願軍充分利用了坑道戰術。對於攻擊目標區域,志願軍首先在前沿坑道內囤積各種物資,進行戰鬥準備。其次,利用坑道,攻擊部隊潛入隱蔽區域。最後,戰鬥開始,攻擊部隊從坑道中出擊,給予敵人出其不意的打擊。


志願軍祭出“坑道戰”,讓聯合國軍的飛機大炮沒了用武之地


後記

坑道戰是我志願軍面對聯合國軍戰術創造性提出的戰術戰法,這套戰術不僅大幅度提升了志願軍的防禦作戰能力,而且還可以最大化的保證志願軍的有生力量。同時,這套戰術在戰爭中經過不斷豐富和改進,將坑道戰的作用發揮到極致。

坑道戰不僅是我志願軍戰術靈活多變的體現,同時對朝鮮戰爭的勝利也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是青城觀歷史,專注歷史事件背後的真相,歡迎關注我的頭條號,與我一起探索歷史背後的真實故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