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如果给刘备勾画一张脸,应该是什么样呢?

红色,白色,还是半红半白?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京剧里曹刘孙 只有刘备不是白脸

京剧 三国三巨头 只有刘备不是白脸

我猜很多人心里,刘备还是《三国演义》里那个:仁德、忠厚,除了哭啥都不会的模样。

但是,鲁迅先生却“嘲讽”说:(三国演义)欲显刘备之长厚而似伪!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这句评语真是一针见血,罗贯中就是这点儿不好,为了表现谁好,就一个劲儿的“夸”,但是夸得离谱了,就容易“假”,过犹不及嘛。

拿刘备来说,他一直以“仁义之君”搞外宣,高举两面正义的大旗: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他以汉室正统的身份振臂高呼,招兵买马、聚拢人才,但他实实在在做的事却常常“打脸”。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公元221年的夏天,刘备在成都即位称帝,而他登基的理由却很“牵强”,按照《三国志》的说法是:或传闻汉帝见害。意思就是听说汉献帝被杀了。

刘备就根据这么一个传闻,连调查都没调查,就马上成立治丧委员会,给汉献帝发丧,并还追了谥号。做就做全套,只有这样蜀中人才真相信嘛。我都怀疑这个传闻就是刘备集团的人“自制”的。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而其实汉献帝并没有死,他被曹丕封为了山阳公,活得比刘备年头儿都长,跟诸葛亮同年死的…

一个满口“尊汉”的人,汉帝被人赶出家门了,首先想到的不是接到自己这里来,而是把他“说死”,自己来继承汉朝名义上的“房产”。

这确实可以说有点“伪”,他是既想利用汉室来正名,又不想落下夺权的口实,真是矛盾!

其实,对于刘备的“伪”,庞统早就看出来了!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当初刘备夺了荆州之后,便打起了益州的主意,因为按照诸葛亮《隆中对》的规划,先占荆州,后取益州嘛。

诸葛亮负责出主意,刘备带着上战场打益州的,便是另一位大谋士——凤雏庞统。用的将领也都是荆州系,黄忠、魏延等人。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刘备一行人应刘璋邀请入川,从《三国志》记载来看,刘璋真是拿刘备当“亲人”。

先是派法正率四千人的队伍,带上“巨亿计”的见面礼,去打前站;然后自己亲自赶到涪城,亲自迎接刘备;最后刘璋推举刘备代理大司马,兼任司隶校尉,并给他增补兵源,还让他总督白水关的军队。

即使刘璋对刘备这么好,又是给兵、给钱、给官职,但是刘备却有自己的“小算盘”,他的目标不是张鲁,而是刘璋,是益州。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于是刘备到了葭萌关,没有去打张鲁,而是“厚树恩德,以收众心”。

刘备最擅长的就是收买人心,他这么一来,刘璋就紧张了,加上黄权等人的劝谏,刘璋并不像一开始那般对刘备了。

就在二刘相互防备之际,曹操赶来帮忙了,曹老板不知哪根筋搭错了,这时候发兵攻孙权,孙权赶忙招呼刘备回荆州,共防曹操。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刘备正好借此事对刘璋说,荆州可是我的大本营,我得赶紧回去,张鲁不过是个“自守之贼”不足为虑。你再给我一万兵马,多给点粮草,我回去收拾了曹操,再回来。

刘璋这时候不犯傻了,还要兵要粮?没有!我让你来打仗,不是要你来旅游的!顶多给一半!

刘备得知后大怒,把刘璋的回信撕了大骂道:我们大老远来到益州,帮刘璋对付强敌,舍生忘死;他可倒好,手里那么多金银粮草,却吝啬赏赐!就这还想着让我们去卖命吗!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其实,刘备这是在演戏,《三国志》说得很明白:“备因激怒其众曰”。刘备趁机激怒手下人才说了这番话。目的就是“拉仇恨”,在道义上先压刘璋一头。

此时,庞统给刘备出了上中下三策来对付刘璋。上策:选精兵,出其不意,袭取成都;中策:假装班师回荆州,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引出城关,然后抓起来,收缴他们的军队,再攻成都;下策:直接卷铺盖走人,这趟就算真来旅游了。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刘备是“求稳”的人,选了中策。中策为什么稳呢?因为他在葭萌关,一直在收买人心,高沛、杨怀就在其中,两人对刘皇叔那是一个敬重,所以对刘备不会有防范之心。

可是两人做梦也没想到,刘备利用他们的信任,突然出手,做掉了他们,这是真的惨……

之后,刘备玩了一招更狠的!

据《三国志·先主传》记载:“乃使黄忠、卓膺勒兵向璋。先主径至关中,质诸将并士卒妻子,引兵与忠、膺等进到涪,据其城。”

刘备派黄忠、卓膺发兵攻刘璋。他自己率兵直奔关中,并将益州将领与士卒的妻子、孩子扣押当作人质,然后引兵向涪县攻去。

根据《三国志·庞统传》记载,这一路上是“所过辄克”,所到之处无不投降,不得不说,人质的作用真大!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首战告捷之后,刘备便在涪城大宴群臣,而就在这时庞统与刘备吵起来了,庞统这才发现了刘备的“虚伪”。

庆功宴上,刘备喝了点小酒志得意满,对身旁的庞统说:今天的宴会,可真是让人快乐啊。庞统却脸往下一拉说:攻占了别人的国家,却认为是件乐事,这能称得上仁义之师吗?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刘备一听大怒说:武王伐纣,前歌后舞,难道不是仁义之师吗!滚出去!

庞统也不申辩,撩衣服就出去了。没一会儿,刘备后悔了,又把庞统给请回来。庞统回来后,啥也不说,也不理刘备,照吃照喝。

刘备就问他:刚才那番话,咱俩谁不对?庞统说:都不对。刘备听了哈哈大笑。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也就在这时,庞统才看懂了他主公的“真实人品”。

庞统说自己错了,是错在不该大庭广众之下,扒下刘备这张虚伪的脸,让主公颜面扫地。

而他说刘备错了,是错在哪儿呢?

裴松之给出的解释是:谋袭刘璋,计虽出於统,然违义成功,本由诡道,事同乐祸,自比武王,曾无愧色,此备有非而统无失。

也就是说,谋划袭取刘璋的地盘,计策虽然是庞统出的,即使成功了也是违背道义的,本质上属于诡诈之道,而刘备对待此事却幸灾乐祸,还恬着脸自比周武王,也不知羞愧,这就是刘备的不对了,而庞统没有什么过错。

攻下涪城后,庞统终于看清刘备的真实嘴脸,变向提醒孔明小心

可见,什么道义、仁德,在刘备的内心的分量其实没那么重要,有人、有地盘才是最重要的。

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刘备“说死”汉献帝来称帝;他要广布仁义的同时,却杀了杨沛、高怀;这些跟这次宴会上刘备的举动,都如出一辙。

所以,我一直都觉得,刘备嘴上挂着的“仁义”,不是他的理想,而是他为达目的的手段,而他的目的就是称王称霸。

庞统,看出了刘备的“伪”,但为什么当众揭穿呢?

或许是源自士大夫那种逆上直言的品格,也或许是给以后的同事们提个醒:刘备这个主子,要小心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