職場心理—人在職場,你必須要了解的幾個真相

真相不好聽,不好聽的才是真相。

別動不動就說沒有成長

職場心理—人在職場,你必須要了解的幾個真相

成長確實很重要,但是我們要將成長放在合理的順序當中。在職場中,職業人士的首要責任是貢獻價值、通過自己的勞動賺取回報;其次才是有所成長和收穫。這個順序如果本末倒置,整天抱怨公司不給機會成長,就該成了職場巨嬰了。

站在公司的角度,公司是商業組織,好的公司在為社會創造效益同時,也為員工提供學習成長的空間。但公司終究不是學校,更不會讓你白拿錢去學習。

站在自己的角度,成長是自己的責任,是自己需要不斷地花心思、找機會的事情,而不是等著公司組織培、等著領導進行幫扶。

對於自己一段職業生涯的選擇,高收入高成長肯定是首選,低收入低成長肯定不選。往往讓我們糾結的是一高一低的情況,如果你眼下要還房貸,高收入低成長是最現實的選擇;如果有能力對自己進行長期投資,則可把低收入高成長作為一段能力投資。

別動不動就說人性薄涼

職場心理—人在職場,你必須要了解的幾個真相

在一段關係面前,總能映射人性的本質。好公司鼓勵合作與包容,但這並不意味著每個員工可以由著自己的性子。

職場關係的本質是競爭。大到公司與公司之間的競爭,小到團隊與團隊之間的PK,以及每個員工的績效排名。通過競爭,才能正向地鼓勵合作與包容。因此,自己如果沒有正能量地參與到競爭關係的本質當中,你一定會覺得人性不忍直視,哪來那麼多苛責與貪婪。

在職場當中,每個人的第一角色是你的title,是你的職銜所賦予你的使命。如果不負使命,也就不會覺得人性薄涼。往往是那些越自覺委屈的,才越倍感人性薄涼。

我們都希望在職場中除了工作關係之外,還能夠產生更多的良性關係,比如友情或愛情。但我們要清楚地知道,任何疊加在工作關係之上的良性關係,其基礎首先是通順的工作關係,否則沒辦法憑空冒出一段個人情誼。

純靠個人關係的職涯並不牢靠,更不會長久。在所有厚重的關係當中,都必需擁有一個純粹的關係基礎,否則便是空中樓閣。

別動不動就說壓力山大

職場心理—人在職場,你必須要了解的幾個真相

成年人的世界總有一個共同的規律:就是不斷解決一個又一個的問題。今天是工作的問題,明天是孩子的問題,後天是老人的問題;還有經濟的問題、健康的問題、工作生活平衡的問題……。沒有問題,就不是活的成年人。

問題就是,我們如何解決好這些問題。或者說,我們如何提高自己解決問題的能力,然後去駕馭這些問題,而不是讓問題駕馭了自己。所以問題本身並不可怕,哪怕是被裁員、被降職,這些都不是問題,只要你有能力重新建設你的人生。

那些被問題打倒人,就會覺得壓力山大。做好隨時迎接新問題的心理準備,再大的問題也不是問題。問題與快樂並不是矛盾,沒有問題不等於快樂,問題多也不代表著不快樂。快樂的本質不是擁有得多,而是計較得少。

作為管理者,往往並沒有專業技術人員的工作倖福感高。因為管理就意味著必需面對人性的弱點和醜陋,然後通過管理去解決這些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