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這樣發麵蒸饅頭的

蒸饅頭

今天要發麵蒸饅頭了。

我在山裡離市區太遠,想吃饅頭沒地方可買去了,只有自己去蒸啦。蒸饅頭又不是我的特長,今天是照本宣科,看說明去做。當然我是先要上百度了。百度確實是個好網頁,什麼都可以找到。看完了蒸饅頭的程序,然後著手開始準備發麵,以前在農村沒有酵母菌,全是用的老麵肥,也就是每次蒸饅頭留下一點發好的面。通常是把留下的發麵放在麵缸裡,讓乾麵把發麵水分吸乾,能放很久。等到下一次再蒸饅頭的時候,提前將這塊面放在水裡泡開,然後發麵,現在沒有了老麵肥,基本上全是用酵母菌。

我是這樣發麵蒸饅頭的


前幾天出山買菜,我讓同事買了一袋酵母菌。今天按上邊的說明開始做。取來面盆兒倒入40℃左右溫水。(不能太燙,太燙了酵母菌會燙死)。然後將酵母菌按說明倒入適量,然後用攪拌化開,如果要想讓面發的快一點,就加入一勺白糖化在一起。我發的面少,取了半小湯匙白糖與酵母菌一塊兒花開,然後和麵。用飯盆。取了三碗麵,將面和的軟硬合適不粘手且均勻後,用鍋蓋蓋上放在暖和的地方,估計到下午,就可以發了。晚上就可以吃到自己蒸的饅頭。

中午睡起來到廚房一看,面提前發了。又怕發的時間長會發酸,所以就提前在案板上撒上乾麵,將面盆中的面取出,然後拉開架勢用力揉麵。這裡邊需要介紹的,就是和麵有種說法,要做到手淨,盆淨,案板淨,不要粘的倒外都是。有力氣有耐心,用力地揉麵吧,這樣可以將面裡邊兒的空氣排的更乾淨,蒸出的饅頭會更白更細膩,像樹本年輪般分層,吃起來又宣軟又勁道。揉好的面稍微醒一會兒,就可以切小劑子,揉成饅頭上鍋蒸啦!

我一邊用力的揉著面,一邊收聽著年輕的女作家李娟的散文《九篇雪》。這是一個生活在新疆西北部阿勒泰,偏遠哈薩克牧民區的一個漢族小女孩,成長起來的散文家。她用細緻敏銳的觀查力,將自己生活中見到的牧民的生活及自己的生活感悟,珍珠般串成優美的像小說一樣的散文,娓娓道來。文筆流暢,感情深厚,寫的非常精彩。我很喜歡她的散文,今天邊和麵邊聽她的文章,也算一份兒勞動中的享受。一個小女孩兒能藐視生活的苦難,將寂寞,無趣且單一的遊牧生活,寫的甜蜜幸福詼諧有趣,積極向上,處處都是正能量。她對生活的渴望和樂觀向上的追求,我們都應該從中學到點積極的東西,感知生活真的沒有陰天,只有你心裡升不起太陽

我是這樣發麵蒸饅頭的

我的面行好啦,開始揉饅頭,將面揉成長條,切成一個一個大小均勻的劑子,揉勻揉圓放到鍋裡,少醒十分鐘,開大火將水燒開。等鍋中水大開上了氣,然後調成中火,大約蒸25分鐘可以關火。為了使蒸出的饅頭放涼以後,不至於變的又硬又瓷,不宣軟了,最好蓋著鍋蓋再等三五分鐘,然後起鍋取出饅頭。這時的饅頭又宣又白,一股面香,隨著蒸汽飄滿廚房。看來我蒸的饅頭成功啦!

老頭賣瓜自買自誇,我的饅頭可以上拿到集市上,賣給過往的行人吃了,賣饅頭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