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了这么多干货,为什么还觉得肚子没货?

刚刚刷朋友圈时,看到好友小方已经不知道是第几次立下了早起阅读的flag,就和她私聊了一会儿。

她很郁闷地表示,自己看过的时间管理干货文少说也有几十篇,可是每天下班回到家依旧感觉不知道在忙什么,时间嗖地一下就溜走了,熬夜、早上起不来,却又一事无成的糟糕感觉一直缠绕着她。

为什么我们看了这么多的干货,却还是觉得自己肚子里没货呢?

干货的错误打开方式,到底问题出在哪里?

01 大部分的干货,不过是正确的废话

《奇葩说》海选中,有一期的辩题是“正确的废话要不要说”。

看了这么多干货,为什么还觉得肚子没货?

如果涉及到人情往来,社交沟通,有时候正确的废话的确是破冰和沟通的好方法。可是当我们想要获得成长道路中的切实指引时,正确的废话就显得有些鸡肋。

当我们打开一篇时间管理类文章,翻来覆去的都是早睡早起,专注工作不要刷手机这类“正确的废话”时,我们自然而然就会产生“道理我都懂,可我就是做不到”的感受。

真正实用的干货,恰恰应该是着力于我们生活中的一个小问题,小细节,提出切实可行的操作指南。当我们读完这篇干货后,可以马上运用到生活中去解决具体问题。

至于那些绝对正确却无实操法则的,不过是披着干货外皮的鸡汤浓缩包罢了。

就像《奇葩说》节目中选手说的:“正确的废话,就像国王的新衣。明明什么都没穿,还觉得自己拥有全世界最漂亮的衣服。明明什么都没说,什么都不太懂,却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知灼见和智慧。”

02 你的大脑,其实不喜欢“干货”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介绍说人的大脑中,有两个思考系统,一快一慢。

系统1更依赖情感、记忆和经验,容易被眼见为实欺骗,被情绪偏见误导,而偏偏系统1是更快的那个思考系统,我们在大部分时候都会第一时间近乎本能地选择通过系统1来思考和判断。

而系统2虽然更理性,相对更不容易出错,但是它更慢更懒惰,也更疏于纠正系统1的错误。

因为系统1的绝对优势,比起枯燥硬核的教科书,我们更喜欢看所谓的“一文说清xxx”,比起细致繁复的长篇大论,我们更喜欢浅显轻松的故事、段子、梗……

很多时候,我们表面上在浏览一篇篇干货,以为自己在学习,其实不过是为了获得一种“学习的感觉“。

看了这么多干货,为什么还觉得肚子没货?

虽然我在看综艺,可我看的是职场类综艺,一定对我的工作有帮助;

虽然我在水论坛,可我水的是干货类论坛,一定对我的人生有好处。

这就是一种“假装在学习“的状态,给我们带来了我们”真的在学习“的错觉。

真正的学习,应该是一种深入、系统性的学习,而我们大部分时候所谓的看干货,更多是一种蜻蜓点水,都谈不上入门,只能说摸到门槛的消遣类学习,目的不过是获得聊天时的谈资。

没有教科书、文献资料、经典著作的理论基础,而只有“细说xx史”和“xx学30讲”;

没有详细的推演和分析过程,而只关注最后的唯一定论,和下载了多少app,收藏了多少文章、听了多少门课等表面数据,来安慰自己毕竟学到了东西。

干货的正确打开方式,是什么?

01 选择性吸收,有舍才有得

打着“干货”旗号的文章、课程、书籍浩如烟海,如果不加以选择,我们能做的也只有收藏标记。

只有在学习前加以筛选,我们才能专注于我们真正学习到的干货。而这个筛选的标准,首选就是我们当下最迫切的需求。

如果我们正在为如何在初入职场时和同事、上司及客户有效沟通而苦恼,那我们就可以专注在职场人际交往以及高效沟通、表达方式、思维逻辑等方面,而对于其他方面的内容可以暂时先搁置。

在确立了筛选干货的第一层目标后,接下来我们就要判断干货的内容是否足够“干”。

是只有绝对正确的道理,还是有落到实处的操作指导?

是只能激发起我们的情绪共鸣,恨不得下一秒就跳起来拯救世界,还是关了屏幕后,能真正引起我们深层思考,引领我们一步步改变生活?

如果是后者的话,很幸运,你终于找到了你一直苦苦找寻的“干货“。

在时间管理经典著作《吃掉那只青蛙》中,作者把完成工作学习任务,比喻成吃青蛙,并指出:“你无法吃掉池塘里的所有蝌蚪和青蛙,但是在当下,你能吃掉最大、最丑陋的那只就够了。”

明确了学习干货的目标,确立了筛选干货的标准,抵制那些看起来有趣却肤浅的低价值伪干货的诱惑,才能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投入到真正值得学习的“干货”上。

看了这么多干货,为什么还觉得肚子没货?


02 系统性学习,建立知识体系

很多时候,我们看过的干货不是没有用,而是在需要它起作用的时候,却无法第一时间浮现在我们脑海为我们所用。

这就是因为,我们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这些干货,没有形成体系。

我们的大脑,不是一个搜索引擎,只要输入关键词就会立刻跳出相关内容;

更多的时候,我们的大脑像是一本书,需要我们在首页建立一个索引目录,然后引导我们在遇到相关问题的时候,找到具体的解决方法。

当我们学习完干货并且发现真的有用时,不是恍然大悟后点击叉叉,这样只会让我们刚刚学到的东西随着页面的关闭也消失得无影无踪。

我们完全可以利用现在各种电子笔记系统,把干货中有用的内容进行标注笔记,并定期进行主题性的归纳整理,也有助于我们在需要的时候搜索调取。

查理·芒格就曾大力强调过跨学科学习的重要性。

看了这么多干货,为什么还觉得肚子没货?

大多数人都只使用过我们专业钻研的一个学科的思维模型和思考方式,试图用一种方法来解决所有问题。

可是芒格不是。他不会对公司的财务信息做肤浅的独立评估,而是糅合各个学科的工具和公式,包括了历史学、心理学、生理学、数学、工程学、生物学、物理学、化学、统计学、经济学等等。

试想,如果我们在学习干货后,也能像芒格一样建立我们自己的多元思维模型,融会贯通,无疑对于我们提高思维能力大有裨益。

此外,在阅读完干货后,如果我们真的希望未来能够为我所用,那我们也不只是记下一句结论了事。

集锦型干货,是菜单,向我们展现出一个世界的宏观样貌后,更需要我们自己去扩展阅读去深入钻研;

攻略型干货,是导航,为我们指出关键路线,不至于让我们迷失在小路泥潭中,但我们不但要知其然,更要知其所以然才能举一反三。

03 输出输入互相促进

我们在学校学习的时候,总会被老师要求做各种各样的作业题目、小组汇报甚至是作文和考试等,老师也常常会说“听懂了有什么用?考试的时候碰到题目会做才是真的懂!”。

这就是输出的重要性。

当我们离开了校园自己学习的时候,就应该要自己为自己设置输出的目标,以此来促进我们输入的质量。

首先,我们为自己设置的输出目标要足够细化和量化。

比如看完一本书可以自己写一篇书评,或者做一份思维导图,这样才能评判我们是否吸收了自认为已经输入的内容;

其次,输出要尽可能有自己的观点和分析。

这里还会需要前面第二点的知识系统,旁征博引,比如看了一篇关于三国时期曹操屯田的文章,可以和汉朝刚开始创设屯田制度时做比较,分析其中的异同,就是很好地一种对输入的强化。

最后,输出要保持一定的频率。

有一种说法叫“输出倒逼输入”,比如要求自己在看完一本书后一星期内完成输出,在学习完一节公开课的三天内整理笔记等,而不是一味拖延,三天打鱼两天晒网,错过了输出反哺输入的黄金时期,也就是失去了输出本身的意义。

写在最后:

在百度百科中,干货的定义是“用风干、晾晒等方法取出了水分的调味品和食品。”。可见干货的关键有两点:

第一, 没有水分,与水货相对应;

第二, 最后成品是有价值、可食用的调味品和食品,而不是垃圾、废品。

干货,相较于“水货”,抖机灵,的确更有价值。可是干货,不该是学习的捷径,更不该替代真正循序渐进,日积跬步的学习。

如果把捷径当成了习惯,那很快它就会成为了我们唯一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