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隨著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現代的人越來越注重健康,越來越注重養生了。但什麼是真正的養生,如何科學的養生,現代人則知之甚少,迷惑不解。於是一些騙子、偽養生專家則趁機而出裝神弄鬼、大撈錢財。像轟然倒下神壇的號稱身懷“駕馭220伏電”的絕技的“神仙”李一,還有那被稱為“中醫食療第一人”的宣揚“綠豆治百病”而引發市場綠豆漲價的張悟本等。

打著養生幌子的騙子雖然最終被人們識破了真相,但人們卻越來越感到困惑了:真正的養生是什麼?養生之路在哪裡?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其實我們的先人早就給了我們答案。《太上隱書》曰∶天地以清濁為質,肺氣不足以運陰陽;日月以明暗分形,非氣不足以交魂魄……眾植凋殘,獨松柏而常茂者,氣堅也;群動滅寂,惟龜鶴之不悴者,氣任也。形為留氣之舍,氣為保形之符。欲留形住世,必先養氣。至大至剛,充塞乎天地之間;氣聚神靈,遨遊風塵之外。善養生者,養其形;善養形者,養其氣。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這段經文所要強調的就是最後一句話:善養生者,養其形;善養形者,養其氣。養生先養氣,氣是生命的本源。 和《易經》很有密切關係的一個概念就是“氣”。《易經》認為“氣”對生命有著重要意義。中醫認為,人的生命賴氣以生,氣存則生,氣失則亡。所以有“善養生者,必知養氣。”明代張景嶽說:“人之有生,全賴此氣。” 漢代王充在《論衡》中說:“夫稟氣弱則其體強,體強則命長。氣薄則其體弱,體弱則命短,命短則多病壽短。”可見,“氣”與養生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關於“氣”對人體健康的重要性的論述還有很多,中醫認為,“氣”既是構成人體的基本物質,也是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基本物質。《莊子•知北遊》:“人之生,氣之聚也;聚則為生,散則為死”,“人活一口氣”、“三寸氣在千般用,一旦無常萬事休”等,都是在強調“氣”在人體生命活動中的作用。

既然氣對於人有如此重要的作用,那麼中醫學中所謂的“氣”指的又是什麼呢?在中醫的理念中,氣是非常玄妙又重要的一個概念。很多時候我們講求養生的方法,就要從養氣入手開始培養。在中醫理論中,首先認為人的形體是由氣構成的,“氣聚則形成,氣散則形亡”,氣主宰著生命。不論是體表可以見到的皮膚、毛髮、五官和人體的生命活動現象,還是內在的肌肉骨骼、五臟六腑,都是由“氣”構成的。人體內的氣按來源分,氣有先天精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先天精氣,是父母給的、打孃胎裡帶來的;水谷精氣是從食物中汲取的氣;自然界的清氣可以理解成氧氣。水谷精氣和自然界的清氣又稱為後天之氣。這三種氣互相結合、作用,又會生成元氣、衛氣、真氣、營氣、宗氣。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元氣,又叫原氣,以先天精氣為基礎,受水谷精氣的滋養。元氣發源於腎,藏於丹田,通過經絡運轉到全身,是人體生命的動力源泉。因此,我們常在武俠小說看到,修煉武功要從“氣沉丹田”開始,而一旦“大傷元氣”,即便原本武功高強,戰鬥力也會急劇下降。衛氣,是水谷精氣經過脾胃運化而來的,這種氣運行於皮膚、肌肉之間,有保衛肌表、抗禦外邪的作用,因此稱為“衛氣”。從保衛人體的角度來說,可以把衛氣理解為人體消化吸收食物後形成的一種抵抗力。真氣,又叫正氣,基本上可以等同於元氣。不過真氣的概念,更多是相對於造成人體各種疾病的“邪氣”而言的。武俠小說中,也常常會寫到真氣,比如張無忌有九陽真氣護體,虛竹有北冥真氣護體。不過,這些“護體真氣”倒更像是一種特殊的衛氣。營氣是與血共行於脈中之氣,來源於脾胃運化的水谷精氣,由水谷精微中的精華部分所化生,分佈於血脈,成為血液的組成部分營運全身,具有營養和化生血液的功能。宗氣是積於胸中的後天宗始之氣,是由肺吸入清氣和脾胃化生的水谷精氣結合而成,胸中,貫注於心肺之脈,出肺上循咽喉,呼則出,吸則入;下蓄于丹田,注入足陽明之氣結而下行至足;貫注心脈者,經心臟進入脈中,推動血液的運行。宗氣的生理功能是走息道以行呼吸,貫心臟以行氣血。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明白了養氣的重要作用之後,下面我們再來談談如何來養氣。在人體所有氣之中,最重要的就要保護你的五臟之氣。《黃帝內經》告訴我們,保養我們的氣最重要的是我們要合理的愛護我們的器官,要心疼它。如果你過度地運用它,它亢奮以後,必然來的是衰竭,那麼它最後就給你罷工了。清代醫家黃凱鈞在《友漁齋醫話》中提出的“養氣訓”,對養氣的方法進行了概括總結。


養生說法各不相同,養生到底養什麼?

一少思慮養心氣。心氣泛指心的功能活動,現代也可特指心臟推動血液循環的功能。心氣不足,會導致一系列病症。《靈樞•天年》:“六十歲,心氣始衰,苦憂悲,血氣懈惰,故好臥。”人之思慮最易耗傷心氣。《靈樞•本神》:“心怵惕思慮則傷神”。《靈樞•口問》:“心者,五臟六腑之主也。故悲哀憂愁則心動,心動則五臟六腑皆搖”。怵惕思慮、喜樂無極、悲哀憂愁、恐懼不解等情志因素首先影響心,而後引發相關臟腑的病變。二莫嗔怒養肝氣。嗔怒是一種強烈的情緒反應,通常在自尊或受到威脅或損害時出現。嗔怒易導致兩肋脹痛、胸悶不舒,並常見消化機能紊亂或女性月經不調等症狀,嚴重的還會使血壓升高甚則猝死,此即《素問•生氣通天論篇》所謂:“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苑於上,使人薄厥”。可見,保持心態的寧靜與平衡非常重要。三薄滋味養胃氣。胃氣泛指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胃氣充足是機體健康的標誌。中醫認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死”。金元四大家之一的李東垣更明確提出“人以胃氣為本”。不禁口腹之慾,恣食肥甘厚味最易損傷胃氣,《素問•痺論》概括為“飲食自倍,腸胃乃傷”。四少言語養肺氣。肺主氣,司呼吸,主宣發肅降,通調水道。肺氣不足以咳嗽、乏力、畏風、自汗、易感等最為常見。除疾病因素外,話多語稠易耗損肺氣。中醫謂“多言耗氣”。孫思邈也告誡“莫多言”、“多言則氣乏”;宜“少語”,少語氣得充養,不致無謂耗散。五節房室養腎氣。腎氣指腎的功能活動,主要表現在生殖、生長和發育等方面。中醫認為“房勞傷腎”,主張節制性生活,寡慾葆精,精足、氣充、血旺,人體自然健康。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