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在北方,小時候只要聽見外面遠遠吆喝聲,就跟腿上安了馬達一樣嗖的跑出去跟著小販的後面學他們的叫賣聲。“賣老鼠藥嘞”最讓人記憶深刻的便是賣老鼠藥的叫賣聲,他們有一個喇叭,錄製的自己的叫賣聲,在放叫賣聲的之前會有一段音樂。說巧不巧,現在的灑水車在灑水的時候也會放這段音樂,但是這段音樂是什麼曲子就不得而知了。每每聽到灑水車的聲音都想跟著灑水車後喊上一句“賣老鼠藥嘞”。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其實除了賣老鼠藥的小販,小孩子愛追的還有就是賣梨膏糖的。以前的小販都有各自獨特的叫賣聲,賣梨膏糖的普遍都是有一個撥浪鼓,推一個二八大槓的自行車,在車坐上掛一大袋子梨膏糖,撥浪鼓一搖,一口不標準的普通話喊著“梨膏糖”三個字。他們的叫賣聲不大也不小,有一種波濤洶湧的黃河中夾帶著唐古拉山泉口的舒緩。記得小時候,只要梨膏糖來了,那家裡人肯定會給我買幾塊,說是可以清肺化痰的效果,反正很甜,也很粘牙。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收頭髮的簡直是小時候的噩夢,只要聽見收頭髮的吆喝聲“收頭髮,收長頭髮”。在農村以前經常看到騎著三輪車,滿村吆喝著收頭髮的商販們。他們給的價格也通常不算很低,價格少的也有個三四百塊錢,如果長髮及腰的那種價格起碼能達到上千,有很多小姑娘留了多年的長頭髮忍痛賣掉了,畢竟拿到錢可以去買自己想吃想用的東西,還能貼補家用。但是在小的時候不懂這些奇怪的阿姨收頭髮幹什麼,總覺得有一種恐怖的陰影,看見收頭髮的都是躲著走,也從來不學他們吆喝,因為這些人基本上都是外地人,學他們吆喝,他們總會兇巴巴的罵人。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說了收頭髮的,那剃頭擔子是不可缺少的。剃頭擔子一頭熱。過去剃頭匠挑著剃頭擔子,一頭理髮工具,一頭是煤火燒水,不光理髮還會給你刮鬍子,深得老一輩的喜歡,但是除了老一輩光顧之外,小孩子也是必須光顧的,一到夏天,小孩子的頭上就容易起痱子,那肯定就一個字“剃”。那時候的剃頭匠的刀子可不像現在的工具,時不時就在小孩的“光葫蘆”上開兩個口子,我是深受其“害”呀。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說完剃頭的,鄉村磨刀匠也是經典之一,他的吆喝聲高亢而悠長“嗆剪子嘞,磨菜刀”,其實小時候總是聽不清他們在叫賣些什麼,獨特的叫賣聲,也是小孩子學不來的。在孩子群體裡,這門手藝也是提及率最低的。但在大人的生活裡是不可或缺的。

在賣吃的方面還有就是賣豆腐的,之前在農村還流傳著做豆腐的老手藝,石磨做的豆腐異常滑嫩,平常商販們也會在村子裡面賣豆腐。賣豆腐拖著是老式的木頭車,邊走邊敲宣傳用的是木梆子。梆!梆!梆!聲音響起來四鄰八家都能聽到。端著一瓢黃豆換豆腐,那個時候叫換,都不叫買,拿著黃豆去換,根據黃豆的多少來給相應的豆腐。到逐漸發展到90年代的時候,基本都是拿錢買了。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其實在農村,走街串巷的小販還有很多,有賣東西的,也有賣技術的,補鍋匠,修車師傅,還有每逢哪一家有喜事或者喪事的前來“放它”的,提起放肆的就不得多說幾句,他們這個群體簡直是神一樣的存在,他會在沒任何邀請和通知的情況下前來,至今也搞不懂是怎麼回事。他們放的銃像極了左輪手槍,小時候蹲在他們旁邊看他們往裡面塞火藥,滿滿的都是崇拜感。到現在這個年代,放羊的是少之又少,很少會見到了。


農村磨剪子的老手藝人現在很少見了,吆喝聲你還記得嗎?


如今,社會在發展,時代在進步,這些手藝的人日漸稀少了,傳統的手藝面臨著後繼乏人的境地。而社會在進步,一些職業也經歷了改新換代。那些走街串巷的小商販和手藝人也逐漸一個個走進了歷史,成為了記憶中的一部分。你們還記得有哪些文中沒有提到的小販嗎?可以在評論區留言一起來回憶討論。南方的小販和北方的小販又有什麼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