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凤髻抛残秋草生,高梧湿月冷无声,当时七夕有深盟。

信得羽衣传钿合,悔教罗袜送倾城。人间空唱《雨霖铃》。

——浣溪沙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唐明皇、杨贵妃剧照

此词虽为唐明皇、杨贵妃之事而作,实则是借其情事述己悼亡之感。纳兰词风的形成期,正是与其妻携手双飞的时期,两人弹琴作赋,对弈言欢在纳兰词作中都有擦拭不去的痕迹,但正是两人笃厚的夫妻之情,在妻子卢氏去世后,纳兰“悼亡之吟不少,知己之恨尤深”。沉重的精神打击使他在以后的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这首词,便是为了纪念卢氏而作。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杨贵妃

作者以冷色调作起,并未着笔墨写曾经“如花似叶长相见”的美满,“凤髻抛残秋草生”似用了倒笔法,很有些“千古英雄只废丘”的相似感慨,只是那是风云气,这里却是儿女情,是人面不知何处去,但是也没了桃花依旧的景色,而是“秋草生”,斗转星移,物人两非,事事皆休了。起句只是一个引子,后则更入凄凉之境了。一个“高”写出梧桐的孤寂唐突,月是“湿”的,却又不知是月之泪抑或是己之泪了,或者物我两忘,各湿一行清泪吧。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接下来更点一个“冷”字,四周深秋的气氛渲染着,似乎万般凄冷,任是有情也不得不让人生悲凉之感。这一句通过几个意象的描述,在开篇之时就让全词弥漫着一股凄冷的气息,冷冷的秋月,静静的梧桐,使读者的心境一下就被带入了一种悲伤的情绪中,不能自己。整个上片,伤感之情愈写愈深,愈写愈烈。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当时七夕有深盟”。此句化用唐明皇与杨贵妃长生殿之典,既有当日之恩爱,又何来后日的马嵬坡之伤情,既有道士传其信物,却更教人悔不当初。通过此景想往情,使人心折骨惊,惆怅其情。彼时两情相望,各据一情; 此时天涯人远, 不得相亲,伤如之何!如此这般,魂飞魄散, 已是天上人间,纵使千万眷恋,纵有《雨霖铃》述明皇之忧伤,却是徒劳,佳人已然难再得了。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纳兰却是纵使寄情于千言万语,往昔的红颜与恩爱却是如烟如雾,隔山隔海。伤理万名,其情却一。纳兰曾因父母之命媒妁之言而娶卢氏,但短短三年时间香魂早早飘逝了。卢氏生时他不懂得珍惜,对她抱有很大的愧疚之情,常常在词中悔己之薄情,为她写过多首悼亡之词,此系其一。甚至曾经“愿指魂兮识路,教寻梦也回廊”,要招那去三冥的魂魄归来重聚,一片伤心,终也附于流水。从这首词可以看,纳兰是个极为重感情的人,所爱之人已经离自己远去,只能在伤心时写下了这首浣溪沙。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作为一个出身显赫的富家公子,虽然身世得到很多人的羡慕,但是自己却并不快乐。他是个率性而自然的人,然而不如意的爱情却让他饱受折磨。他自幼天资聪颖,读书过目不忘,数岁时即习骑射,后又入太学,举进士,成为皇帝的近臣,但是却十分厌恶官场的生活。加之婚姻悲剧事故的摧残,纳兰在之后所作的大部悼亡诗词中一再流露出哀婉凄楚的不尽相思之情和怅然若失的怀念心绪。他的悼亡之词婉丽凄清,真挚深切让人不忍卒读。这一首词也同样如此,毫无矫揉造作的成分,只有一份真情融在其中,令人读罢不禁黯然神伤。

作者借《浣溪沙》反面纪念亡妻卢氏,反复流露出哀婉的相思之情

义山有诗“劝栽黄竹莫栽桑”,沧海桑田,有几段感情经得起沧海桑田呢?世人最不愿看见的事往往是最常、最易发生的事。他现在为杨妃为之一哭,为亡妻为之一-哭,而其情又有谁可以为之一哭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