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

“支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

“支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

“支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进一步密切派驻第一书记后方单位党组织与驻在村党支部的联系,合力打赢打好脱贫攻坚战。5月23日,江苏宿迁市委驻宿豫区帮扶工作队来到关庙水汉村召开“支部共建”推进会。

市委驻宿豫区帮扶工作队以“支部共建”活动为载体,全面加强基层党组织的思想、组织、作风和制度建设,积极探索新时期党建工作新思想、新途径、新方法,按照“班子好、队伍好、机制好、业绩好、形象好”的“五好”要求,携手共创先进基层党支部,围绕组织共建、阵地共建、载体共建、业务共建,全面激发社会力量参与脱贫攻坚、结对帮扶、乡村振兴。驻水汉村第一书记蔡海涛详细介绍了水汉村开展“支部共建”助推精准扶贫工作。

一是书记+书记,强领航。充分发挥第一书记在方向把握、政策理解、资源联系、沟通协调等方面的优势,对接支部书记情况熟悉、群众基础好、实干精神足等方面的强项,互相支持、同频共振、形成合力,不断强化把方向、出思路、谋大事等方面的能力,实现“1+1>2”。融合思路,“结对书记”走村入户,实现走访全覆盖,对村居地理布局、资源禀赋、产业现状、致贫原因等进行详细摸排,把影响发展的症结找准。方法融合,充分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到田间地头,到群众中听取意见和建议,接足“地气”。力量融合,统筹前后方单位两股力量,邀请专业规划设计单位,对水汉村发展目标、产业布局、居民点建设、土地利用、基础设施等进行通盘考虑、一次规划为新村发展描绘发展蓝图。

二是干部+干部,快落实。分别明确后方单位领导班子成员和村组干部这两类干部的帮扶责任,强化对应的村组干部的联系指导,形成捆绑效应为具体工作突破打牢基础。联系得紧,实现了前后方单位的无缝对接,完成以方优势和力量的高效传导。压实得紧,以协作组为单位,量化分解年度帮扶任务,项目化编排落实帮扶计划、帮扶项目。推动得快,依靠班子成员和村组干部这个中坚力量,村居发展中的一批龙头项目、重大项目推进迅速、成效明显。

三是党员+群众,优服务。在“一对一”结对低收入农户的基础上,把联系村组的普通群众网格化划分至每一位党员干部。办实事,先后协调资金,为稻虾产业提供配套。解难题,高度关注那些涉及面广、成因复杂、内容敏感的老问题,重视搬迁安置、土地流转过程中出现的新问题,分类梳理、集中会办、及时回应。(张煊 蔡海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