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要拍成电视剧?撇开特效不谈的话,最大的难题是剧本改编

当我看到“《三体》要拍成电视剧”的标题时,内心第一反应是:假的吧?

作为热门IP,《三体》还承载着“国产科幻崛起”期许,一举一动自然是牵动千万粉丝。那这一次的电视剧拍摄到底有几分“确定性”?会不会又如当初闹得沸沸扬扬的“电影版”一般胎死腹中?

先来搞清楚三体影视化这阵风的由来。

6月18日,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以下简称“广电总局”)发布了5月全国拍摄制作电视剧备案公示,共65部剧在名单中,《三体》即是其一。报备机构是《三体》版权的持有方——上海游族文化传媒有限公司,而早在2014年,游族在当年获得版权之后,就公布了首批产品计划,其中就有《三体》改编的同名电影,但是距今已过去了5年,《三体》电影仍旧未能和公众见面。

广电总局电视剧电子政务平台资料显示,电视剧《三体》预计今年9月开拍,全剧共24集,制作周期是12个月。(这就显得有点匪夷所思了)

三体要拍成电视剧?撇开特效不谈的话,最大的难题是剧本改编

电视剧拍摄制作备案公示表显示,电视剧设定为2005年,地球基础科学出现了异常的扰动,一时间科学界风雨飘飘,人心惶惶。离奇自杀的科学家,近乎神迹的倒计时,行事隐秘的科学边,神秘莫测的《三体》游戏……

《三体》拍成电视剧这事能不能成?

能不能成有两层理解,一是能不能顺利拍摄面世;二是出片以后市场的反响。

非得要讨论必然是建立在剧集出来后的效果上,也就是能不能拍好这个议题。三体小说本身已经是一个极具价值的大热门IP,就算躺着随便动一下,都能招来量级的讨论和关注。即使游戏、电影、剧集没能攫取好口碑,同样也很难动摇这一IP在国人心中的位置。顶多骂骂编剧和制片方,然后期待更有实力的改编团队。

实际上,在读三体的小说时,我确实几度被很多脑洞大开的场景和情节震撼,比如水滴狂虐人类战队,纳米切割巨轮等,大格局,高视野带给了我很多奇特的阅读体验。但这份认可的前提在于,我在阅读三体前并没有接触太多科幻小说。

三体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打开了国人对科幻的兴趣和认知。在看完三体以后,我会有意识地开始关注更多科幻作品,比如《海伯利安》四部曲之类。

刘慈欣在三体中很出色地构建了两个文明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也将宏大的宇宙世界规则抽丝剥茧般呈现,这个层面上,是出色的。但是人物刻画上,真的有些尴尬。

读完三体,没有任何一个人物可以立体出来让我感受到“喜爱”的情绪。人物个性不够饱满,显得有些脸谱化,工具化。比如罗辑,行为动机十分牵强,从头到尾似乎只是一个保管“关键信息(真相)的载体”;章北海的大义凌然,从一而终;更不用说显得空洞刻意的圣母呈心。

虽然在刻画更宏大的宇宙世界中,牺牲人物的刻画在所难免,但我认为这将对作品影视化带来很大的制约。如果让观众记者的角色都没有,如何构筑一个动人的故事?

《流浪地球》实际上可以对三体的影视化改编带来很大的参照价值。读过原著你会发型,电影《流浪地球》跟原著电影版实际上没有几毛钱关系。

三体要拍成电视剧?撇开特效不谈的话,最大的难题是剧本改编

唯一套用的,仅有带着地球离开太阳系的设定,以及“刘慈欣”三个字。剧本对角色和故事推进做了高度的改编。但哪怕是经过剧本换血,《流浪地球》电影版脱掉特效的糖衣以后,真的仅剩一个千仓百孔、漏洞百出的剧本。

三体要拍成电视剧?撇开特效不谈的话,最大的难题是剧本改编

这个事实很可能在《三体》重演。目前三体制片方的实力未知,但作为电视剧,并且是在12个月内完成的电视剧,我觉得最终出来的效果必然很难媲比电影,特效上绝对不能对标《流浪地球》。

剧本上,很抱歉,我对国内的编剧水平还是抱着相对“不期待”的态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