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從農業農村部獲悉,為了推進我國道地藥材基地建設,加快現代中藥產業發展,促進特色農業發展和農民增收,農業農村部和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編制了《全國道地藥材生產基地建設規劃(2018—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

道地藥材源自特定產區、具有獨特藥效,需要在特定地域內生產,才能保證其優良的品質。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道地中草藥

多年來,資源過度開發,一些野生藥材資源瀕臨枯竭。同時,適宜產區種植不規範,非適宜區盲目擴種,造成藥效下降、道地性喪失。

而推出《規劃》規範道地藥材種植,有利於提升道地藥材供給能力,保護生態環境,實現永續發展。道地藥材生產大多分佈在貧困山區,是當地的特色產業和農民增收的主導產業,對促進脫貧攻堅至關重要。

在《規劃》的規劃佈局部分,農業農村部提出三定

即:以品種為綱、產地為目,定品種、定產地和定標準相結合,優化道地藥材生產佈局。

定品種。通過歷代本草考證,參考道地藥材相關專著和標準,依據臨床使用頻次高、用量大的原則,選定一批重點道地藥材。

定重點縣。綜合考慮資源稟賦、生態條件和產業基礎等因素,並根據第三次、第四次全國中藥資源普查結果,確定道地藥材生產重點縣(市、區)(具體名單依據擬發佈的《道地藥材目錄》分批發布)。

定產區。將重點縣較為集中的區域,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按照因地制宜、分類指導、突出重點的思路,將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道地藥材基地區域規劃 -上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道地藥材基地區域規劃-中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道地藥材區域規劃-下

主要產區和優勢藥材品種分別是:

1、東北道地藥材產區

本區域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人參、鹿茸、北五味、關黃柏、遼細辛、關龍膽、遼藁本、赤芍、關防風等。

2、華北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黃芩、連翹、知母、酸棗仁、潞黨參、柴胡、遠志、山楂、天花粉、款冬花、甘草、黃芪等。

3、華東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浙貝母、溫鬱金、白芍、杭白芷、浙白朮、杭麥冬、臺烏藥、宣木瓜、牡丹皮、江枳殼、江梔子、江香薷、茅蒼朮、蘇芡實、建澤瀉、建蓮子、東銀花、山茱萸、茯苓、靈芝、鐵皮石斛、菊花、前胡、木瓜、天花粉、薄荷、元胡、玄參、車前子、丹參、百合、青皮、覆盆子、瓜蔞等。

4、華中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懷山藥、懷地黃、懷牛膝、懷菊花、密銀花、荊半夏、蘄艾、山茱萸、茯苓、天麻、南陽艾、天花粉、湘蓮子、黃精、枳殼、百合、豬苓、獨活、青皮、木香等。

5、華南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陽春砂、新會皮、化橘紅、高良薑、佛手、廣巴戟、廣藿香、廣金錢草、羅漢果、廣鬱金、肉桂、何首烏、益智仁等。

6、西南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川芎、川續斷、川牛膝、黃連、川黃柏、川厚朴、川椒、川烏、川楝子、川木香、三七、天麻、滇黃精、滇重樓、川黨、川丹皮、茯苓、鐵皮石斛、丹參、白芍、川鬱金、川白芷、川麥冬、川枳殼、川杜仲、乾薑、大黃、當歸、佛手、獨活、青皮、薑黃、龍膽、雲木香、青蒿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的25%。

7、西北道地藥材產區

優勢道地藥材品種主要有當歸、大黃、紋黨參、枸杞、銀柴胡、柴胡、秦艽、紅景天、胡黃連、紅花、羌活、山茱萸、豬苓、獨活、青皮、紫草、款冬花、甘草、黃芪、肉蓯蓉、鎖陽等。中藥材種植面積約佔全國的30%。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各藥材區圖

在保障措施中,

規劃提出:要重點培育種植大戶、農民合作社、龍頭企業等新型經營主體,推進規模化經營,引領標準化生產。

培育新型服務組織,開展種苗統育統供、病蟲統防統治、肥料統配統施、市場營銷等服務,提高生產組織化程度。

創新經營方式,推廣訂單生產、定製藥園等,構建新型利益聯結機制。

國家劃定為道地藥材重點產區,全國道地藥材基地劃分為7大區域

積極發展新業態,推進中藥材生產與產業扶貧、休閒旅遊、美麗鄉村和康養小鎮建設相結合,弘揚中醫藥傳統文化,培育和發展中藥材新業態新模式,提高綜合效益和競爭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