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说话》:好的语言,既能赋予权力,又能产生信任及鼓励

一直以来,很多人都觉得“说话”那不是很容易的事么?我们每个人都有一张嘴,上下嘴皮一动,话就出来了,但是至于说出来的话是好是坏,就没有过多的思考和反思。

我们经常可以听到这么一句话“说话都不经大脑的”,也听到过这么一句话“狗嘴吐不出象牙”,这在一方面突出了“说话”的重要性,另一方面也可以看出“说话”其实还是需要技巧的。

前段时间在带班的过程中,就经常有学员找我倾诉,在人际交往上就是不懂得“好好说话”,经常得罪人,问我怎么办才好,这还有得救吗?

我说,“说话,咱们都是可以学习的,你可以看看马东、马薇薇、黄执中、周玄毅等大咖著作的《好好说话》,从中好好体会下,平时我们与人交往的时候,要如何‘好好说话’。”

今天将我在阅读《好好说话》这本书过程中的感受和笔记,分为两篇文章展现出来,希望能够与更多的伙伴们一起交流、探讨:你在说话方面是不是也存在困扰呢?

《好好说话》:好的语言,既能赋予权力,又能产生信任及鼓励

第一章:五维话术 在任何场景好好说话

【喜欢的内容】

1.“好好说话”的原则是科学,也是技术,既有理论基础,也有生活中的直觉感悟。

2.掌握语境,说话才有效果。

3.好的语言,既能获得也能赋予权力,也就是能让对方从中获得力量,产生信任,受到鼓励。

4.说服的关键,就是要尊重并且利用对方的自主性,使其从自身角度出发,心悦诚服地接受我们所希望其接受的观点。

5.常见的沟通,有情爱沟通、亲子沟通、危机沟通(避免争端与形象修护)等。而进一步来说,沟通不只能解决我们与别人之间的摩擦,还能解决我们与自己的摩擦。

【思考与感悟】

一说到“说话”,大多数人都会这么说“平时我们就在说话,这个有什么难的?”

是的,说话不难,但是说出的话语如何能够让对方心甘情愿的接受,甚至在聊完之后还“余音缭绕”,觉得非常有道理?这个就是门学问。

一直以来,在与人交流沟通的时候,说话总是直来直往的,而有时候说完之后就开始后悔,觉得自己刚才不应该那样表达,应该这样表达会好一点。但是也就是那么一瞬间,觉得这是个性耿直导致的,别人听完之后估计也不会放在心上,最多以后少说就是了。

认识的我人,就知道我说话其实没有恶意,只是不太关注他人的感受,而在学习了人本主义心理学之后,换个角度去思考,站在他人的角度去思索,就知道很多时候我们说话该怎么说,该如何与他人建立起关系,对我们产生信任。

好在,用心去体会之后,我们的学员大多数都能够与我们袒露心扉,将自己内心的疑虑说出来,而她们说的最多的就是“班班,是因为你说的话鼓励了我们,让我们犹如如沐春风,意识到了自己的内心的不足和学习的重要性。”

从那个时候起,我就知道了“好好说话”的重要性,这个是需要练,需要有技巧的练。只有用心的“好好说话”,才能让我们更好的与自己、与他人相处,建立信任关系。

《好好说话》:好的语言,既能赋予权力,又能产生信任及鼓励

第二章:沟通 将双方置于同一平面

【喜欢的内容】

1.沟通不只是一般人眼中的说话技巧,更是一种帮助你打破自身局限、在交流中实现自我,并且进一步帮助他人自我实现的技能。

2.制造意外、引发好奇、回应主题,将原本紧迫的沟通机会争取扩大,让对方不由自主地想听下去。

3.“感受的预防针”的好处正在于,预先照顾到了容易被引爆的情绪,从而让理性的沟通有了接下来延展的空间。以”对人不对事“为切入,最终达到了”对事不对人“的沟通效果。

【思考与感悟】

说到在与他人沟通的时候,经常就是未能考虑到对方的情绪,而是跟着自己的节奏走,忽略了对方听了自己的话之后产生的情绪。

当在工作的时候,经常会遇到所谓的”背黑锅“事件,领导让下属”背黑锅“,而下属觉得被冤枉了,去找领导,结果反而把事情越弄越大,这其中在于沟通的问题,说话未能互相尊重,而出了事故或意外,领导只会将责任推卸给下属,而下属却不愿甘心就这么承担责任,觉得自己是按照领导说的做,出了事不是自己的错,这在于“说话”的技巧。

“好好说话”,尊重他人,也尊重自己,从情绪预防,找出彼此的自我,取得自己想要达到的沟通效果。

《好好说话》:好的语言,既能赋予权力,又能产生信任及鼓励

第三章:说服 将观点植入对方心中

【喜欢的内容】

1.人不是只有改变了主张才叫改变;当你既有的信念加深了,当原本抗拒的事物变得没那么讨厌了,其实也都是一种改变。

2.能改变、被改变,是必然;不变,才是偶然。

3.一切的说服都只是为了找到一个切入点,好让对方能从中为自己找出一个去做的理由。

4.要改变提问的方向,来引导对方从“为什么我不能”转变为“为什么我想要”。

5.说话技巧的核心,就是主动发现并拔高对方的价值,一方面,让对方在恭维中态度有所软化;另一方面,也促使对方在戴上高帽之后采纳我们的观点。

【思考与感悟】

“好好说话”,一门学问,同时也是一门技能,在职场、在生活、在与人交往过程中,说话看似很简单,但是往往用错一个词、用错语言、用错情绪,就会让听的人产生不同的想法。经常存在本来是好好规劝、为他人好的想法,但是因为说话方式的问题,导致他人对自己产生了误解,将自己的好意当成了敌意,甚至觉得是一种挑衅。

在职场中,因为工作内容、时间等情况,与领导、与同事会产生不同的见解,而在学习方面也一样,我们本意都是为了他们好,但就是因为说话内容的不合适,导致对方产生了敏感,这是近段时间感触最深的。很多人直接就会回复“没钱”、“没时间”、“没精力”,无法戳出他们的痛点,无法说服他们改变,主要还是未能找到切入点,这是需要好好学习、好好琢磨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