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1986年的南通市百货大楼(南通市城建档案馆供图)

在几代南通人的心中,购物天地只有一处——百货大楼。当年,百货大楼是南通及苏北地区规模最大的零售企业,每逢节假日,一市六县购物的和逛街的人都往这里奔,旺季时达上万人次的客流量。关于百货大楼的记忆,深深刻在南通人心里。

大楼开业 万人空巷

那是1959年11月初,新建的南通市百货大楼迎来了60个刚刚初中毕业的学生,还带着几分稚嫩的他们,是被劳动局分配到这条商业战线上的。一进大楼,他们忙着磨水泥地上的石子,打扫卫生,然后搬柜台、擦玻璃、整理货架。从各部门抽调来的老职工,也紧张地组织货源……这一切都是为百货大楼春节开门营业做准备。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南通市百货大楼

百货大楼坐落在繁华的南大街北首,西北两面朝向,对面是南通市标志性的建筑钟楼。大楼建筑面积5875平方米,营业面积3600平方米,一、二层是营业间;三层是办公室、仓库、宿舍;半个四层是商技室。这是1956年公私合营以后第一幢新大楼,也是当时南通市唯一的一座商业大楼。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网络图片

一转眼春节到了,百货大楼以崭新的面貌呈现在市民面前,进门的两根大柱子上盘着两条巨龙,活灵活现。店堂里张灯结彩,店堂外的六张大样橱,霓虹灯闪烁。市领导在大门口剪彩,爆竹声阵阵传来。柜台内、货架上,商品琳琅满目,明码标价,整齐有序。营业员各就各位,精神饱满,胸前配戴工号,副食品组的营业员还穿着洁白的工作服。顾客们鱼贯而入,人流涌动,有几张玻璃柜台都被挤破了。为消防和安全的需要,店里东西南北有四扇大门用作出口,疏散人流。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南通日报》对百货大楼开业的报道

大楼细分为百货、副食、针织、鞋帽、五金、文具、棉布、服装8个组,另外还增了一个侨汇供应专柜。全店经营品种共有10000多个。当时,大楼有近300名职工,包括后勤人员、运输工、管理人员。我被分到全店最大的组——棉布组,共有二十几个人。棉布组营业额高时日销售额有一万元,占全店的四分之一。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网络图片

初进店时我只有15周岁,比柜台高一点,够不到量布,脚下垫了块厚板。棉布组要学的东西还不少,量布、板布、算账、开片、套裁等,一匹30米的布,老师傅量下来只不到30秒钟,扳下来也只要50秒;珠算加减乘除,心算要快、准,还要学会简算。几年下来,我的珠算练到炉火纯青的地步,有时长长的顾客队伍,一个人卖,我一个人算,既快又没有差错。在1981年的全省13个大型商店技术比武时,我夺得珠算第一名,被评为一级珠算师,市里珠算协会特邀我加入。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网络图片

随着市场的需要,大楼还增设了服装加工场、眼镜专业店、套裁开片专柜、老年用品专柜、劳护商品专柜、早晩服务部等。眼镜专业店聘请附院眼科退休的医生进行验光培训,实行选配、销售一条龙服务。服装加工场,聘请了大来服装厂退休老职工,南通市做呢绒最有名的张师傅,为顾客定做呢服,量、裁、做、烫功能齐全,很受顾客欢迎。

三尺柜台 终生难忘

20世纪60年代初,好多商品都凭票供应,买布用布票,茶食用茶食票,还有烟票、酒票、肥皂票、糖票、粮票、油票等。为满足华侨需要,店里设了侨汇供应专柜,品种有20来个,抽调了最好的营业员陈娟、陈树英负责售货。陈树英也是和我们一起进店的,她为人沉稳,工作认真负责,后来被提拔为大楼党支部书记。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作者珍藏的购货证

侨汇供应专柜收回的票证比钱还宝贵,它关系到国家的供应政策,一张都不能少。谁也不敢动用,每张票都要剪角贴起来,然后凭票才进到货。棉布组同样每天都要从柜台上抽人到仓库剪角贴布票,收款台传票上打的布票数,与金额一样要和柜台传票一一核对,保证回收布票与账目吻合,才能在纺织品站进到货。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顾客购物

为给国家多回笼货币,大楼增设了高价、议价商品专柜,售卖茶食、烟酒等。我被调到高级茶食柜(简称高点柜),一块沙琪玛8毛钱、两个开口笑1元钱。一些个体手工业者,修钢精锅子的,裁剪师傅,敲敲打打的,职业收入浮动的,他们经常来买糕点,头伸得长长地挑选,指着较大的一块拿,差一点点就叫换。不是斤斤计较,是两两、钱钱计较,那时真不容易,因为每人每月只有二两油。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商店领导在现场研究工作

高点柜的柜组长戴玉英,别看她性格像个男孩,心可细呢,业务精,接口令快。每日进货都是她跑食品一、二厂,由专人王德顺运输回来,运输车都是包得严严实实的,怕路上出问题。回店后一一验收过磅,少了一块也逃不过戴玉英的眼睛。她有心地把茶食渣子收起来,聚了十几天,分成几个小袋。柜上的人和组长,每人给几毛钱就可以买回去,包一顿圆子吃,就是改善生活了。她后来是大楼第二代团支部书记。

到了春节期间,我们每天晩上都要加班包茶食,麻元、京枣、麻切、桃酥等,一斤一包。大家流水作业,有的装,有的称,有的扎,多数一手准,动作非常熟练。为了保证第二天的供应,我们都要包到十一二点钟,但再迟第二天也照常上班。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顾客购物

柜台供应茶食时,由于顾客多,营业员思想要高度集中,既要收钱又要收票,脑、手、脚、嘴并用。一人要照顾多人,我们管这叫“接一顾二联系三”:嘴里讲得不停,手里忙得不空,脚上跑得不息。卖完一格斗茶食又要搬货过来,整百斤的货都是我们女同志携手干的。

营业忙时,轮休换不过来,大家到食堂扒口饭,又上了战场。那时年轻,似乎也不知疲劳,坐下歇一刻钟,赶紧继续干。国庆、元旦、春节,节假日我们都泡在第一线。为了照顾一些年龄大的,有小孩的同志,年轻人都主动放弃公休、轮休,帮他们顶班。

回想那段日子,人与人的情谊那么纯洁、那么友善。大家从不嫌苦不叫累,积极向上,不甘落后。三尺柜台锻炼了人、净化了人、成长了人,让我终生难忘。

商业窗口 工业桥梁

百货大楼的柜台别简单地看着是买买卖卖,这里是南通工业的展览厅、信息站。它及时地把消费需求反馈给工厂,促进生产,使之生产的产品,适应消费市场的需要,克服盲目性。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百货大楼建店三十周年合影。最前排从左到右依次为瞿竹君( 第二任经理)、尤蔚如( 第二任副经理 )、朱竟成( 第一任书记 )、华尧祖(商业局局长)、冷克(第一任经理 )、严儒生( 百货站经理 )、吴美琴( 第四任经理)、吕萍( 第三任副经理),第二排左一为花幼明(全国劳模)。

大楼一直强调以地方工业为主,像南通色织布厂的色织布,印染厂的花布,通棉一、二厂的色布,南通床单厂的床单,五山毛巾厂的毛巾,港闸服装,通燧火柴厂火柴,通玻一厂的玻璃制品,酿造厂的酱油、麻油,食品一、二厂的饼干、糕点、冷饮,群力针织厂的袜子、手帕,生化味精厂的味精等等都一应俱全。

你还记得南通的百货大楼吗?

百货大楼建店三十周年大会作者留影

1981年7月,我依依不舍地离开了在这里成长23年的百货大楼,踏上了新征程。

来源:记忆南通 作者:夏美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