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人只知"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但下半句劉備卻一直不知道

《三國》是大家都很熟悉的書,不管是老版的還是新版的,還是此時的歷史書籍,這句話都很熟悉:"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實這是水鏡先生說的話,但當時有人就想了,臥龍鳳雛劉備都具有了,還剩下五虎上將,怎麼就沒辦法成功呢?其實這個原因有很多種,並不是一兩句話能說明白的。

世人只知

曾有一位隱士,雖然不曾輔佐過任何一個人,卻對天下大勢瞭如指掌,甚至早已算出三國最後的結局,此人就是司馬徽,又被稱為"水鏡先生"。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是三國時期司馬微說的名言,誇讚臥龍鳳雛二人才學顛絕,被世人稱之為三國時期最牛的兩個人,後面其實還有一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世人只知

關於"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實後邊還有另一句。臥龍鳳雛,得一人可安天下,子徹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

這就納悶了,為什麼劉巴和法正,如此重要?死一個,大漢就沒辦法中興?劉巴在劉備稱帝的第二年就病死了,法正在劉備攻取四川的時候,功勞是十分大的。

世人只知

此時,諸葛亮已經被劉備請下山,相當於是得到了一半的江山了。為此他要做的就是請出龐統,如此一來便可輕鬆得到天下。劉備真的可以一統天下嗎?答案出人意料,公元219年,大將關羽失利,兵敗樊城,身死臨沮。劉備,舉兵東征,又失利於夷陵。而龐統。

世人只知

字士元,道號鳳雛,與諸葛亮齊名,在劉備三顧茅廬後諸葛亮被其誠心打動,決定下山幫助劉備一起興復漢室江山。不過所幸的是,劉備得到了法正和劉巴,法正擅於奇謀,不過早逝,後來是由劉巴頂上的,不過 在劉備稱帝之後,劉巴就去世了,此二人如果有一個活著,諸葛亮就不會擔心蜀國後方之事了。

世人只知

老劉得臥龍鳳雛,不但沒有得天下,反而還丟失了天下。龐統的一生短暫有豐富,死時就只有35歲,這貌似再次說明了"天妒英才"這個成語,讓人心疼不已。就像劉禪身邊的那些黃皓奸臣,就不會再有很大的空子了,實在是可惜,臥龍鳳雛得一可安天下,實際上世人不知道在其後還有一句話:"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則漢室難興。"由此可見法正和劉巴二人,有著很重要的地位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