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模塊化喊了多少年,在耳機圈一直是不溫不火的路子。來看看藍牙耳機線,絕大部分可換線耳機並沒有官方解決方案,仍需依靠第三方提供的藍牙模塊來完成切換。這樣的搭配自然會帶來不少問題,最典型的,自然是藍牙模塊本身的風格可不一定適合所有耳機。

因此,徠聲通過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的搭配,實現可換線+藍牙模塊/有線切換的思路,我舉雙手贊成。最重要的是,這款磁吸式藍牙模塊,除滿足RT-1本身的2 PIN耳機線外,後續還提供MMCX線材,看來是打定主意要將市面上大多數可換線耳機一網打盡。

這頗有些共享經濟的味道:我出藍牙模塊,各位的耳機想用請便。但請注意,本就逼格不低的圈鐵耳機,配上極富可玩性的藍牙模塊,價格卻算得上親民,這怎麼說都是一件喜聞樂見的事情。

把耳機當積木吧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要是單純看徠聲RT-1本身,突破性確實不那麼足。先不說更低價位的圈鐵耳機各位早就見過,再者繞耳式佩戴與可換線設計近年在低端耳機產品上也愈發常見。也就是說,其並非能夠作為有噱頭的產品,而是“該給的都給”類型的水桶作風。

圈鐵單元耳機常見,但良莠不齊的調音風格確實讓人難以捉摸。先看硬件,徠聲RT-1在物料上做的不錯,石墨烯材料動圈中低頻單元搭配動鐵中高頻單元,並採用60歐姆阻抗物理分頻設計,起碼比不知分頻為何物的所謂圈鐵高出個檔次。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在佩戴上,其腔體外部採用幾何切面設計,MIM合金質感突出。但靠近耳廓的一面依然採用仿生學設計,能夠較好貼合耳廓,配合外覆UV塗層的ABS材質,保證佩戴舒適度毫無壓力。此外,其還採用雙導管輸出,能夠保證更好的聲學效果,但出音口與渲染圖效果不同,顯得很毛糙。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其採用可換線設計,通過2 PIN接孔更換線材。原線採用無氧銅材質,並內置電容麥克風。不過,對這個價位的耳機來說,其升級潛力本就有限,可換線的意義並不在於對聲音素質進行提升(這份投資多半會變為沉沒成本)。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對徠聲RT-1來說,缺少AG1-BT藍牙模塊便顯得很不完整。前文提到的常見、亮點不足等缺憾,全部能夠為其所補足,在這裡不妨先拋結論:要買就買耳機+藍牙模塊套裝,否則便會錯失整套系統的便利。

在我看來。液體硅膠、藍牙4.0與10米工作距離這些參數都不重要,重要的是其完整的模塊化設計思路。先談些跑題的,有先見之明的哈蘇早早讓自家的中畫幅單反模塊化,鏡頭+機身+膠片後背的設計,在今天換個數碼後背就化身為數碼中畫幅單反的思路,恐怕是最具備歷史意義的。

為什麼用哈蘇舉例子?自然是因為與以往耳機藍牙線相比,其採用三段式設計。AG1-BT藍牙模塊能夠更換線材,也捎帶著能夠更換插針,就連其充電也通過磁吸模塊實現。簡而言之,藍牙接收模塊是一個單元,藍牙耳機線通過磁吸方式與之連接,腔體再與耳機線連接,只要符合接口標準,三者任意之一均可自由置換。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從這來看,便有些M42螺口相機的浪漫,即只要符合標準,那麼天下機身與鏡頭便可通用。但在這點之上,雖然AG1-BT藍牙模塊能夠通過更換不同部件來達到充分的模塊化,更重要的則是徠聲能不能實現標準化與普及化,如若不然,其與一體化設計的藍牙耳機線便沒有太多區別。

看起來很美好的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的搭配,最需要依靠的,還是未來的徠聲有無滿足其野望的實力。

圈鐵?一耳朵的事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圈鐵最大的優勢,不外乎是將動圈單元與動鐵單元在聲音表現上的優勢合二為一,使得短板得到彌補,優勢得以融合。但既然是發聲原理截然不同的單元,自然需要依靠分頻為其“分配工作”,不然聲音的銜接要出大問題。

徠聲RT-1的高頻很有動鐵味兒,清澈順滑的味道足夠濃,延伸也不錯;至於中頻部分,顯得稍弱勢,但人聲在流行類的表現完全可以接受;至於低頻,客觀說起來顯得發悶,但得益於圈鐵分頻結構,並不干擾中高頻,且量感優秀,但質感只能說一般,下潛則有些“泯然眾人矣”。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其素質在同價位算是不錯,但對這個價位的耳機來說,太過著重探討硬素質意義不大,畢竟其成本受到售價的限制。總而言之,其與同價位競品對比,在硬素質上並無劣勢,有這樣子底子便已經足夠。

不得不提的便是分頻這個老問題。即使是售價十倍於徠聲RT-1的耳機,分頻有時都不能令人滿意。其高頻和低頻顯得有些各司其主:也就是在高頻為主的樂器中,我完全感受不到低頻的存在;而在低頻為主的樂器中,我幾乎完全感覺不到高頻的存在。這雖然問題不大,但是聽得多自然一耳朵就能聽出來,多少有點奇怪。

徠聲RT-1依然是一款很流行、並且能夠做到一定程度雜食的耳機。在這個價位來說,恐怕沒有那麼多人希望找到聲音極富特色的類型,而更希望能夠充分滿足自己這有耳機的泛用性,滿足更多方向的聽音需求。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至於藍牙模塊的調音風格,與徠聲RT-1幾乎完全一致。換句話說,這是套西裝搭配,在使用上相對更加友好。無論在設計風格還是聲音上都能夠有相對有機的統一,而不需費心尋找合適的搭配。

由於藍牙模塊強烈的風格,其他品牌耳機腔體在連接到其上時也會受到強烈影響,畢竟AG1-BT藍牙模塊才算得上是其真正的前端。一些需要推力的耳機再此藍牙模塊上往往會出惡聲,對推力需求不大的耳機則會被其將聲音改頭換面,變為貼近這個藍牙系統原本的風格。

並且,受限於AG1-BT藍牙模塊在連接方式的限制,其聲音素質相比有線模式下有所下降,這是無可避免的。想追求更高音質,建議仍使用有線模式,但若想要追求方便,便是這款藍牙模塊大顯身手之時。

或許因為其工程機的身份,徠聲RT-1使用AG1-BT藍牙模塊時,在運動中聲音有時會出現斷續,而藍牙模塊的有線連接也可能出現接觸不良的問題。靠磁吸的方式進一步擴大藍牙模塊的泛用性沒錯,但其技術的成熟性與可靠性明顯仍有一定提升空間。

藍牙模塊才是基本盤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評測:這回嚐點新鮮的

對於徠聲RT-1來說,單純作為耳機的表現雖然還可以,但並不是其最大的亮點。相對的,AG1-BT藍牙模塊幾乎搶下大半風頭,即使身邊一些隨身器材動輒過萬的朋友,也認為其“很好玩”,並保持著高度的新鮮感,這在千元以下價位的耳機中不多見。

這樣的模塊化設計,自然為無線時代的耳機指出一條新路子:藍牙與有線的隨心切換、滿足絕大部分耳機需求的良好泛用性。這種自由的、開放性的做法,能夠讓我看到來自未來耳機設計思路。這樣的思維能夠來自徠聲這種體量並不大的廠家,訝異自然也會加倍。

徠聲RT-1耳機+AG1-BT藍牙模塊或許並不是足夠完美的產品,但確實是未來的探索者,我已經能夠在其上看到徠聲面向藍牙新概念的野望。但最重要的,自然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想把這樣的思路普及化,徠聲要乾的事情還有很多——例如先把出音口做得更紮實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