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路更順暢 民心更舒暢——南昌45個城區交通堵點治理成效顯著

“暢通有序”,是“美麗南昌·幸福家園”環境綜合整治的重要目標,更是生活在這座城市裡百姓的迫切願望。

如何有效應對擁堵這一“城市病”,打造更加宜居宜業精緻精美的南昌?2017年,我市出臺《南昌市城區交通堵點專項治理工作方案》,梳理了城區45個交通堵點,並通過強化管理、工程建設、完善配套等措施進行專項治理,推動城市交通秩序好轉。

如今,一年多時間過去,“治堵”效果如何?45個城區交通堵點擁堵問題是否得到緩解?連日來,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對症下藥 路暢車通百姓點贊

3月23日,週六,中午12時15分,正是繩金塔周邊餐飲業火爆時間段。記者駕車從撫河中路進入站前西路,交通一路順暢。站前西路撫河中路口曾是老城區出了名的堵點。作為老城區交通要道,每天早晚高峰期以及節假日,這裡擁堵的車輛常常排到司馬廟立交橋引橋處。“自從拓寬了機動車道、增加了右轉專用道,這裡的交通比以前暢通多了。”家住繩金塔附近的李桂萍女士表示,如今,堵車問題大有改善,生活幸福感強多了。

據悉,針對站前西路撫河中路口的擁堵問題,西湖區相關部門對該路口進行了管線遷移、拓寬機動車道以及道路渠化改造。整治完成後,緩解交通擁堵成效明顯。

紅谷灘新區嶺口路曾是全市45個交通堵點中最為擁堵的道路之一。每天上下班高峰期,嶺口路與鳳凰南大道交叉口、贛江南大道交叉口均擁堵不堪,車輛排起長龍,附近居民苦不堪言。

去年,嶺口路的堵點改造工程也被提上日程。經過壓縮綠化帶,對交叉路口進行渠化、展寬等整治,嶺口路的機動車道由8米拓寬至10.25米、由雙向四車道改為雙向六車道,交叉路口增設了掉頭車道,大大方便了車輛通行。“以前上班必須提前半小時開車出門,否則就會被堵在家門口。現在方便了,在高峰期都不堵,我每天可以多睡半小時。”家住聯泰香域尚城的熊先生滿意地對記者說。

“目前,全市45個堵點治理項目(管理問題30項、工程項目11項、論證項目4項)已完成38項,有效緩解了周邊交通擁堵。”市城市管理局設施管理處處長王超介紹說。

 攻堅克難 7個項目年內完工

記者從市城管局瞭解到,因方案調整工程量增加、管線遷移施工難度大等原因,剩餘7個堵點治理項目將於今年內全部完工。

一直以來,非機動車由紅谷灘中心區經南昌大橋往返老城區必須橫穿贛江中大道,不但高峰時期會造成贛江大道交通擁堵,而且機動車與非機動車混行,存在較大安全隱患。

為此,紅谷灘新區實施了南昌大橋西橋頭非機動車道改造工程,打通南北雙向通行非機動車道,增設兩孔6米寬雙向通行非機動車、人行通道,增加相應道路及橋樑。“因路面沉降風險大、周邊環境複雜、施工場地極其狹小等因素,工程施工難度很大。”南昌大橋西橋頭非機動車道改造工程項目負責人胡鵬告訴記者,整個工程計劃今年4月完工。

“項目完工後,所有經南昌大橋過江的非機動車及行人將全部通過新建橋樑及涵洞立體跨越贛江大道,解決之前非機動車與機動車的平面交叉問題,使贛江大道機動車行駛更加順暢,非機動車及行人通行更加安全便捷。”胡鵬介紹說。

同樣,備受市民關注的廬山南大道瀛上橋拓寬工程正在緊張施工。原瀛上橋建於上世紀60年代,橋寬20米、橋長50米,雙向四車道,無非機動車道,交通運行環境不理想。因地處經開區和紅谷灘新區交界處,隨著車流量的增加,作為連接點的瀛上橋已無法滿足現階段的通行要求,成為制約廬山南大道整體交通的瓶頸。“這個項目,改造方案几經修改,市、區領導多次協調調度,並且項目範圍內涉及的強、弱電管線,燃氣、自來水、汙水管道、樹木等遷改工作量巨大。”南昌金開集團廬山南大道瀛上橋拓寬工程項目負責人李增京說,改造完成後,瀛上橋長120米,寬50.5米,實現雙向八車道通行,將大大提高廬山南大道的整體道路通行能力。目前,施工單位正在進行橋墩施工,計劃於2019年6月完成橋樑架設,國慶前後整體完工。

此外,由市城投公司負責實施的昌南大道交叉口設置互通立交項目,已列入昌南大道改造工程一併實施,計劃2019年底全面完工;由青雲譜區負責實施的城南大道拓寬工程已基本完成;由市教育局負責實施的兩個學校停車場建設項目,正在穩步推進。

持續發力 治理堵點仍在路上

“以前一些很堵的地方,現在明顯感覺暢通多了。”很多市民在接受採訪時這樣說。隨著一個個城市交通堵點的破除,南昌市民愈發感受到出行的便利。

儘管城市交通堵點整治取得了很大成效,但對標群眾期盼,還存在不少短板。今年,我市將繼續大力開展“治堵”行動,綜合運用好“加、減、乘、除”綜合法則,破解城市交通擁堵難題,即:加大交通基礎設施建設的資金科技投入,做好交通供給能力的“加法”;大力發展公共交通和完善城市功能配套,做好減少小車出行的“減法”;充分利用智慧交通、科技手段和精細治理,做好提高通行能力的“乘法”;通過城市科學規劃促進產城融合和職住平衡,解決跨區域長距離潮汐式交通問題,做好交通倍減的“除法”。

同時,我市將進一步加大交通基礎設施投入,優化完善城市功能佈局,大力發展公共交通,推進精細城市交通治理,重點完成69個新老交通堵點的治理,穩步推進“互聯網+交通信號控制”和立體監控體系建設,全力打造“智慧南昌交通”。

“今年的城市交通堵點治理工作任務更重。”王超向記者透露,目前市政府正在積極部署推進2019年城市交通堵點治理工作,力爭通過綜合治理給廣大市民營造更加順暢、舒心的交通出行環境。

道路更順暢 民心更舒暢——南昌45個城區交通堵點治理成效顯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