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皖勾結,段祺瑞第三次組閣!直桂聯盟,吳佩孚和陸榮廷議和!

因為府院之爭的失利,段祺瑞內閣第二次倒臺,王士珍成為國務總理。但是在北洋系督軍團的壓迫下,在對待西南的問題上,王士珍和馮國璋大總統不得不讓步。在馮國璋下達西南討伐令的當天,岑春煊提出了南北劃分的主張。當時和與戰的紛爭主要集中在湖南和湖北兩地,岑春煊呼籲南北維持現在的局勢,互不侵犯。

奉皖勾結,段祺瑞第三次組閣!直桂聯盟,吳佩孚和陸榮廷議和!

馮國璋在皖系的逼迫下,一會兒戰,一會兒和。沒辦法堅持自己的主張,結果主戰主和兩派對馮國璋都表示不滿。徐樹錚又勾結奉系張作霖,聲援段祺瑞,把奉系軍隊引入關內,直接威脅北京政府的安全。奉系入關,讓馮國璋大為惶恐,接著北軍佔領岳陽的消息傳來,讓皖系主戰派更是精神一振。

奉皖勾結,段祺瑞第三次組閣!直桂聯盟,吳佩孚和陸榮廷議和!

以曹錕為首的十五省三特區督軍聯名通電,要求段祺瑞再次組閣。在皖系和奉系的聯合下,馮國璋被迫請段祺瑞再次出任總理,段祺瑞又以勝利者的姿態站了出來,也宣告了王士珍的內閣解體。段祺瑞第三次組閣,所選的閣員全是由段系主戰派的軍閥或者效忠於段祺瑞的官僚政客組成。

曹錕跟吳佩孚都是直系馮國璋的人,攻克岳陽,收回長沙,佔領衡陽,戰功最大。但是段祺瑞把湖南的督軍和省長給了毫無戰功的皖系張敬堯。這就讓吳佩孚覺得十分不滿,馮國璋也屢次密電責備曹錕,這時候曹錕才意識到自己一直主戰,最終還是為皖系擴大了地盤。

奉皖勾結,段祺瑞第三次組閣!直桂聯盟,吳佩孚和陸榮廷議和!

在曹錕想通之後,便派人去京日使館,想要請日本轉告南軍謀求何談,不但被拒絕而且消息還被徐樹錚得知。徐樹錚為此做了一系列的措施來籠絡和監視曹錕,但是曹錕還是擅自離開了漢口回到了天津。吳佩孚則駐紮在衡陽,但是衡陽南邊有陸榮廷,北面有張敬堯,吳佩孚夾在中間也不好過。

這時候,陸榮廷認為吳佩孚的實力跟自己差不多,自己一時半會打不退他。湖南又沒有廣東富裕,不如退守廣東,保證兩廣的地盤穩定,於是就想跟吳佩孚講和。吳佩孚正對段祺瑞不滿呢,陸榮廷這個想法跟正和吳佩孚的心意,倆人一拍即合,就很順利的簽訂了停戰協議。

奉皖勾結,段祺瑞第三次組閣!直桂聯盟,吳佩孚和陸榮廷議和!

到了1918年的8月份,吳佩孚通電錶示主和,公開攻擊段祺瑞的“武力統一”政策。吳佩孚的這次通電得到直係軍閥的紛紛響應,南方護法軍也覆電表示贊同議和。吳佩孚和陸榮廷結成盟友,直桂聯盟的形成也加劇了直皖之間的矛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