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被和和爸興致勃勃的押運到電影院時,我以為迎接我的一部打打殺殺英雄救贖世界的中式好萊塢大片。

出其不意的,我看到的是一部優秀的家庭育兒大戲。

別人在劇情中看出了燃、看出了喪、看出了勵志、看出了對命運的抗爭。

作為媽媽,我看到的是一個渴求理解和陪伴的孩子,一對愛子如命的父母。

看到的是一個從出生就被貼上標籤的孩子,在愛與理解下,穿過黑暗而真實的人界與天界,穿過充滿偏見的人心,尋找自我的故事。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入戲比想象中快,哪吒娘一手雞腿一手大餅挺著大肚子一臉焦躁的跳進送子娘娘廟時,生過娃的都忍不住會心一笑(特別是預產期過了還沒動靜的那批淡定娃的媽)。

我們40+1還沒動靜就得瘋,哪吒娘這是40+365*2,那個年代還沒有剖腹產這一說,只能乾著急。

十月懷胎生下的都是寶貝疙瘩,別說三年了。

好不容易盼著孩子生了,這熊孩子一出生就自帶殺傷力,小拳頭一揮,不是這邊塌了就是那邊著火了,全世界都把他當做妖怪喊著要了結了他的性命。

千鈞一髮的時候,哪吒娘撲過來護住兒子:“不管他是不是魔丸,不管他會不會死,他都是我懷胎三年生下的骨肉啊!”

看向媽媽的眼睛一瞬間,小哪吒的眼睛也亮了,卸下魔性,不問來路,這一刻,他不是什麼魔丸轉世,他只是媽媽的孩子。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你還記得第一次看到自己的孩子那一瞬間嗎?我記得。

電視劇的戲碼裡,抱著自己昏天黑地死去活來生出來的娃,不都應該喜極而泣抱頭痛哭嗎?可是我沒有,和和被裹在一包布里被放到我懷裡時,我被宣佈自己從此不再是少女而是孩子他娘時,我完全是一臉的問號:

我是誰,我在哪,我在幹什麼?

這是誰,我的娃?怎麼這麼醜?

種種錯愕與震驚中,我忘記了哭。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可是這個哪吒和他娘對視的這一刻,我突然就哭崩了,兩年前該流的眼淚,突然回過神來,奔湧而出。

娃降生的那一聲啼哭開始,我為人母的使命就開始履行,終身不能卸任。我的生命,與這個小生命從此捆綁在了一起。

沒有誓言。但是,無論是好是壞、富裕或貧窮、健康或疾病。我都會愛他,至死不渝。

如哪吒爹孃所言:“無論是人是魔,都是我兒。”

我瞬間哭的聲淚俱下。

旁邊吃著爆米花的孩子他爹,還不知道發生了啥。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哪吒這孩子,天生就命運不公,一出生就被宣佈三年後死刑,而且是官方認證的頂級壞孩子。

娃一出生爸爸李靖就出了一年半載的長差,去天上求人情。

媽媽一邊工作一邊帶娃,既要為陳塘關百姓降妖除魔,同時也努力做到高質量陪伴,下班回家抓緊時間陪娃踢會兒毽子,一個電話又匆匆趕去加班。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在無法平衡的事業與帶娃中艱難力求兩全,不管是神仙媽、妖怪媽,還是我們這些肉體凡胎的媽,都並無二樣。

難得的是,這是一個懂得孩子的媽媽。

高質量陪伴,從來不僅僅時間、空間維度上的陪伴,而是父母對孩子心靈相通的懂得,是無時不刻的看見與傾聽。

縱使整個世界帶著有色眼鏡去看待這孩子,哪吒娘卻懂得,孩子的“不當行為”,不是因為他魔丸附體天生頑劣,而是來自於不被理解,不被認可。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當孩子受到忽視、偏見的時候,他們無法解釋自己內心承受的痛苦,而是會表現出各種惱人的行為。孩子擁有驚人的感受力與理解力,但他們內心的感受卻常常無法用語言表達,也不知道該如何排解與發洩。

哪吒用捉弄別人和假裝不在乎,來掩飾自己內心的渴望被認可。現實中的孩子何嘗不是如此?

孩子得不到東西就躺在地上大哭打滾,可能是因為之前媽媽說的“下次”沒有兌現。

孩子困到睜不開眼睛也不願意躺下睡覺,其實是想和白天上班的媽媽多膩一會兒。

孩子不願意去上幼兒園,可能是因為媽媽來接他的時候總是遲到,而等待的每一秒都很漫長。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行為後面,藏著的是情緒,是需求。這些無法言說的感受,導致的孩子種種“異常”,就是我們認為的“不乖”。

孩子的行為常常只是暗號,需要我們一層一層的剝開,才能看到這個暗號下面真實的需要、真實的擔心。揭秘暗號的密碼,是俯下身去,對孩子的愛和理解。

每一次,哪吒的內心被自己親媽說中的時候,臉上的表情都有微妙的變化。這些來自父母的懂得和理解,像一個一個的路牌,指引著哪吒與命運之路抗爭。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最深刻的愛,莫過於懂得與尊重:

我懂你天性使然,我懂你身不由己,我懂你表面不羈卻內心澄澈。

我不急,我就在你身邊,我聽你說,我陪著你。

孩子你慢慢來,慢慢走,當全世界不懂你,還有我們懂你。

父母發自內心的理解,和父親願意以命換命的愛,最終成了哪吒自我救贖之路的天梯。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哪吒爹的育兒觀也是通透和智慧,他明白,真正能讓哪吒找到自我的,不是“遊山玩水、消極避世、快樂成長”,而是通過自己的力量,實現自我的價值。

哪吒爹,雖然公務纏身,但育兒也不落下,早早參透了“正面管教”的精髓。

管教,不是用懲罰、打壓、強權,磨了孩子的脾氣秉性,讓孩子變成棍棒之下的孝子。

而是讓他學會運用自己與生俱來的力量,去建立自己的內在的責任感和價值感。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我們每個人都有一個本真的自我,一直試圖在家庭和社會生活中體現自己的價值,我們的孩子也是一樣。

真正的自信心與價值感,不是外人說出來的,而是自己一步一步走出來的,是從“我能做到”中提煉出來的定海神針。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反觀小龍王敖丙的家庭教育環境,雖也有深愛他的父親,和苦心栽培他的師父。

但沒人關心過他內心真實的想法,沒人傾聽過他的悲和喜,他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是一個揹負著使命的孩(gong)子(ju)。

敖丙小哥哥本是含著金鑰匙出生的那一掛,根正苗紅的靈珠轉世。顏值逆天、玉樹臨風,內心純良且武功高強,和頂著黑眼圈的紅衣服小屁孩兒比,龍王小哥哥簡直是活脫脫的別人家孩子。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從先天基因看,敖丙完敗哪吒。但敖丙小哥哥輸在了家庭教育上。

龍王把自己和整個家族遭受到的命運不公,“投射”到了自己的孩子身上,讓孩子小小年紀就承受著拯救父輩、拯救整個龍族的重擔。

最終,純良英俊的龍王小哥哥沒有抵禦住外界的唾罵與白眼,失去判斷能力,滅門陳塘關,變成歷史的罪人。

果然,父母才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之愛,才是孩子的護身符。

靈珠和魔丸,經過不同的後天教育催化,在命運的分叉口,幾乎走向不同的方向。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在哪吒身上,我看見了每個三歲小兒的影子。

精力無限,上躥下跳,破壞力驚人。

愛“逞能”,什麼都想自己做,自我意識爆棚。

情緒衝動,控制能力欠佳,情緒崩潰時殺傷力無限。


在哪吒父母與龍王身上,我也看到了為人父母者的眾生相。

或望子成龍,希望孩子扭轉和修補自己的命運。“老爸吃了沒有好好學習的虧,你一定要品學兼優。”現實生活中,很多這樣的縮影。

或愛子如命,卻也不忽視、不放縱。理解與接納孩子的生而不同,帶離他走出世人的成見,活出“我命由我不由天”的脫胎換骨。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爹一直對你很嚴,知道你心裡有氣。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你是誰,只有自己說了才算。永遠不要放棄!”

哪吒本以為自己從不曾擁有愛,最後才知道,這個生養了自己的嚴厲老頭,願意用自己的命換他的生。

從這一刻起,哪吒涅槃了。世間險惡,人言可畏,而御浪前行的勇氣,來自生命最初的那些深愛。


看《哪吒》最先哭的,一定是當媽的


看完了,我一秒都不想等,只想回家緊緊抱住我兩歲半的小魔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