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7岁就任副所长,他却放弃"金饭碗"进入创投圈,投出数十家上市公司!

20多年的投资从业经历,公司累计管理的基金规模超过200亿人民币,投资培育了数十家上市企业,获评"中国创投金鹰奖杰出创业投资家"……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上海大学(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1989届校友周水文,用他的理性与稳健书写了一段创业传奇。本期推送,我们就来一起看看他的奋斗故事——

27岁就任副所长,他却放弃

把握机遇,敢于挑战

1989年,周水文从上海大学(原上海科学技术大学)生物工程专业毕业,被分配到了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从事药品生产管理和新药研发。加入上海三维制药有限公司仅4年,年仅27岁的周水文参与筹建了上海三维生物技术研究所,并担任副所长。他回忆说:"当时我们是国内较早一批搞基因重组药物的,那时候我们和北京的军事医学科学院合作,他们从事基础研究,我们搞产业化,开发的产品包括现在还在使用的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

这段听起来与投资管理毫无关联的工作经验,却是被周水文称为"无价之宝"的经历,为他在日后的项目投资中植入了敏锐的辨识力。1997年,上海市科委创办了上海新药研究开发中心,周水文被领导推荐前往任职。对于周水文而言,这算是他事业的转折点,因为当时该中心有一个职能是协助管理上海市医药产业基金,这个基金的职能是每年拿出几千万,支持企业、高校、研究机构等做生物技术和新药开发。因此,周水文成为了国内最早接触基金投资的人之一

两年后,上海联创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开始筹建。2000年,周水文正式加入"上海联创"。放弃"金饭碗",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要有胆识,更要有眼界和谋略。在周水文看来,一方面国内风险投资概念还很新,另一方面基金和管理基金的模式也比较创新,国家希望探索用市场化的风险投资机制来扶植创业企业。于是,他决定加入,从投资经理做起,先后担任了投资总监、副总裁、合伙人、管理合伙人等职务,参与和主持了多个项目。从国有企业到事业单位,再到市场化的投资管理公司,不甘于"稳定"的周水文总结说:"一部分原因应归结为大势所趋,刚好有那样一个节点,又有这样一个工作需求。"

27岁就任副所长,他却放弃

稳扎稳打,见解独特

二十多年的投资经历,使得周水文逐渐摸索出了属于自己的投资风格。关于如何选择项目,他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投资前,先从宏观上考察,着眼整个大行业,把握好大方向;再考察团队在同行中是否有竞争力,遇强则强,遇弱则弱,实力即自由,他更欣赏强者。

在周水文看来,"人"是关键。他表示:"如果一个团队最核心的领头人做事认真、果决,加上坚持不懈地努力,哪怕一开始方向错了,最后总能有一个好结果。"此外,信任也必不可少。周水文说,他会选择在全部相信的前提下考虑要不要投资。他之所以不担心被骗,是因为接下来有尽调(尽职调查)程序,等所有的数据和相关程序核实清楚后,他才会决定要不要投资。

说到尽调程序,周水文表示,刚毕业时在基层的经历让他收获满满。那时,他每天都跟着工人活跃在生产第一线,走访每一个车间,熟悉每一个程序。周水文说,当时他只觉得又累又苦,但现在回过头想想,才发现这些经验都是无价之宝,让他在以后的项目投资中具有更敏锐的辨识力。周水文举例说,后来在考察是否投资某公司时,就因为以前跑过车间,会看数据表,所以在核查时发现了隐匿的问题,最后这家公司他没有投。半年以后,它果然破产了。

根据自己这些年来的经验,周水文认为,有一些基层经历是有必要的。和互联网行业不同,实体企业的现场数据值得参考,但是不排除有些企业为了融资做假。如果投资人没有一点过硬的本领,就很容易被"忽悠"。

27岁就任副所长,他却放弃

自主创业,斩获荣誉

在上海联创发展更成熟后,周水文组建了自己独立的管理团队,开启了新事业。然而,这个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2001年,互联网泡沫破灭,投资行业也是一片狼藉。那段时间,公司甚至连员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周水文依然坚持,"即使这样,我们自己可以不发工资,但是员工的工资必须要发"。在最困难的时候,他觉得没有任何理由放弃,"我们受托管理着别人的资产,有责任来承担应该承担的",后来募集到新的资金才缓解了危机。

2017年,在证券时报、中国上市公司发展联盟等组织的"中国创投金鹰奖"评选中,周水文获得了"杰出创业投资家"奖项,是获得此奖项的20位国内知名投资人之一。面对荣誉,他坦言:"我只是做的时间比较长,没有大的纰漏,比较稳健而已"。周水文说,令他自豪的一点是他没有让基金出资人亏过钱,因此出资人对他都非常信任,往往前一期基金投了,后面还继续投。周水文说,这是作为一个基金管理人最大的荣誉。

从学业到就业,从就业到投资,再从投资到创业,虽然身份一直在不断转换,周水文却都能顺势而为、处变不惊。他说,正是在上大求学期间积累的科学思维方式、强大的领悟能力和学习能力、平和淡然的性格和专注的态度、长时间的行业经验积累、对人对事诚信负责,让他不管是就业、投资还是创业,都能在风口浪尖上保持一份悠然自在。

获取更多精彩内容,欢迎关注"上海大学本科招生"头条号!

(本文部分图文素材来自上海大学校友会、上海大学研究生、江山新闻网)


分享到:


相關文章: